Re: [新聞] 月薪5萬難買房 專家:全台同病相憐、未來恐有兩大隱憂

看板home-sale (房屋交易)作者時間8小時前 (2025/07/23 07:39), 5小時前編輯推噓42(5614110)
留言180則, 69人參與, 42分鐘前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yokann (我怕練太壯)》之銘言: : 月薪5萬難買房 專家:全台同病相憐、未來恐有兩大隱憂 : 連結:https://udn.com/news/story/7241/8886420 : 內文:近年全台房價大幅上揚,民眾哀嚎越來越買不起房,亦有台中人直指「月薪只有5萬元, : 房價一坪卻要50萬元」,全向科技房產中心總監陳傑鳴指出,儘管近年全台經濟成長與所 : 今年房市已有反轉的跡象,提醒民眾如今買房要更加小心。 : https://i.meee.com.tw/9HXP5S6.png
: 心得:月薪五萬是真的沒啥好買的啦....薪資太低了 除非去買偏鄉老公寓 : 但偏鄉說不定連五萬都沒有 lol 還是那個結論 我認為收入在10萬以下,並且沒有上一代財產可以領的家庭 節育買間自住房是最人生實在的選擇 1.節育可以讓你降低買房500-1000萬的難度 (無需小孩少個5-10坪價值至少300萬,人生多的時間、金錢至少價值300萬) 2.如果都覺得買房都這麼痛苦了,就避免下一代跟你一起承受同樣的痛苦 3.台灣數據顯示房價不影響生育率,所以其實節育買房還很多人不知道這個方法 4.我認為出生數長年向下,台灣房價長年向上 所以少子化是推升房價上漲的原因,因此要救房市 就靠更少的出生數。 5.很多報告顯示,現代人不生是因為太幸福不是因為高房價, 那就把這個世界上出生數最低所以最幸福的台灣, 留給願意生小孩的人就好,讓他們慢慢幸福慢慢玩。 再次結論:買房節育是中產以下最佳解。 認同幫我推一下,因為很人多看不慣別人說實話, 也沒能力提出什麼具體可行的方法,只會一腦叫別人要努力要檢討自己的亂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2.117.201.17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53227577.A.A73.html

07/23 07:56, 7小時前 , 1F
養小孩是我人生最值得的事 原本我也是像你這麼認為 養二個
07/23 07:56, 1F

07/23 07:56, 7小時前 , 2F
老婆專職帶孩 有陣子 人生真的很難 現在回想沒小孩 賺錢的
07/23 07:56, 2F

07/23 07:56, 7小時前 , 3F
動力會少很多 財富也會少很多
07/23 07:56, 3F

07/23 07:59, 7小時前 , 4F
收入不高 就住偏一點就好 騎車開車多數地方也能到
07/23 07:59, 4F

07/23 08:01, 7小時前 , 5F
收入不高 住偏還要通勤
07/23 08:01, 5F

07/23 08:01, 7小時前 , 6F
我怎麼看都很可憐
07/23 08:01, 6F

07/23 08:01, 7小時前 , 7F
自營商 自己做生意 反而才可以住偏
07/23 08:01, 7F

07/23 08:04, 7小時前 , 8F
上完班回家跟小孩互動感覺很棒啊。老婆小孩真的是
07/23 08:04, 8F

07/23 08:04, 7小時前 , 9F
推動賺錢的能量來源
07/23 08:04, 9F

07/23 08:09, 7小時前 , 10F
你人生沒有希望和要做的事才會選擇生小孩開始寄託你做不到的
07/23 08:09, 10F

07/23 08:09, 7小時前 , 11F
不要鼓勵絕子絕孫,你會有報應,不要不信
07/23 08:09, 11F
如果你相信報應,你可以回頭看看,窮人被生下來是苦難比較多還是快樂比較多 另外我只是在ptt跟網友打打嘴炮 2015年台灣出生數21萬人 2025年今年預估台灣出生數11萬 你要檢討我之前 有曾經檢討過是誰、什麼制度、什麼現象 讓台灣10年出生數少10萬嗎? 因果輪迴先生 可以增加福報的機會 但你肯定沒有這麼做對吧? 最後 如果我有報應,也到我這代為止 但如果我是對的,因為你而被生下窮人的小孩他們的苦難 那您的後代不就要承受您的報應了?阿彌陀佛 不要不信

07/23 08:09, 7小時前 , 12F
不管怎樣都是拿你的生存資源和有限時間去投在養育小孩這項目
07/23 08:09, 12F

07/23 08:10, 7小時前 , 13F
你還有要做的事情的話 全部資源和時間都會投在你要做的事上面
07/23 08:10, 13F

07/23 08:12, 7小時前 , 14F
每個人有自己的價值觀,這種硬塞絕子絕孫概念的,真
07/23 08:12, 14F

07/23 08:12, 7小時前 , 15F
的在造孽..
07/23 08:12, 15F

07/23 08:14, 7小時前 , 16F
生小孩是我這輩子做過最正確的決定,比考上台大還值得百
07/23 08:14, 16F

07/23 08:14, 7小時前 , 17F
07/23 08:14, 17F

07/23 08:15, 7小時前 , 18F
建議要不要生是取決於喜不喜歡討不討厭小孩不要因為
07/23 08:15, 18F

07/23 08:15, 7小時前 , 19F
錢,20幾歲賺五萬不代表40幾歲還是五萬,你說的小孩成
07/23 08:15, 19F

07/23 08:15, 7小時前 , 20F
本300萬是攤到20年還也還好,車子房子省點預算或多貸
07/23 08:15, 20F

07/23 08:15, 7小時前 , 21F
幾年即可
07/23 08:15, 21F

07/23 08:17, 7小時前 , 22F
只是個選擇 沒什麼對與錯 生育率低跟大環境也有關係 無法強
07/23 08:17, 22F

07/23 08:17, 7小時前 , 23F
求過去能克服的 現在也能克服 畢竟世代剝奪感太重 強加過去
07/23 08:17, 23F

07/23 08:17, 7小時前 , 24F
於現在 也不盡公平 每個人都得面對自己的世代 盡量正面看待
07/23 08:17, 24F

07/23 08:17, 7小時前 , 25F
解決
07/23 08:17, 25F

07/23 08:18, 7小時前 , 26F
我房客最近也生小孩了,我還送補品去給她
07/23 08:18, 26F

07/23 08:19, 7小時前 , 27F
要不要生育後代是個人選擇,跟什麼因果報應無關
07/23 08:19, 27F

07/23 08:21, 7小時前 , 28F
如果要說大環境不好,那人類歷史上真沒有任何一個時間點
07/23 08:21, 28F

07/23 08:21, 7小時前 , 29F
是適合的
07/23 08:21, 29F

07/23 08:23, 7小時前 , 30F
這個建議真的母湯
07/23 08:23, 30F

07/23 08:23, 7小時前 , 31F
沒錢就不要買房 台灣還是租房的天堂
07/23 08:23, 31F

07/23 08:23, 7小時前 , 32F
如果因為買房不生,後悔的是老年的自己
07/23 08:23, 32F

07/23 08:23, 7小時前 , 33F
愛還是要做,小孩還是要生,生命要延續,生生不息,
07/23 08:23, 33F

07/23 08:23, 7小時前 , 34F
國力強盛!
07/23 08:23, 34F

07/23 08:25, 7小時前 , 35F
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本來就是天經地義,自己能力差養
07/23 08:25, 35F

07/23 08:25, 7小時前 , 36F
不起不要怪人
07/23 08:25, 36F
老哥 那我的想法跟你一樣該被淘汰的人就不要勉強了 違反你的是那些叫該被淘汰者生小孩 讓小孩繼續被剝削 這樣想起來 他們才是真正邪惡的對吧? 你的邏輯

07/23 08:26, 7小時前 , 37F
是還沒看過哪個沒生的老年出來說後悔
07/23 08:26, 37F
還有 103 則推文
還有 18 段內文
07/23 10:39, 5小時前 , 141F
原來是登入不到兩千次的菜G,小朋友旁邊玩沙吧
07/23 10:39, 141F

07/23 10:40, 5小時前 , 142F
還小孩帶財咧,要檢查一下智商,非洲想必世界最富?
07/23 10:40, 142F

07/23 10:40, 5小時前 , 143F
但不妨礙我對九年級年輕人大力宣揚絕子絕孫才能搶救房價
07/23 10:40, 143F

07/23 11:03, 4小時前 , 144F
少子化就純粹女權跟自我主義關係 然後少子房價一定跌啦
07/23 11:03, 144F

07/23 11:04, 4小時前 , 145F
需求都沒了還推升房價 這幾年漲是因為少子的還沒長大
07/23 11:04, 145F

07/23 11:04, 4小時前 , 146F
國高中大學生買什麼房
07/23 11:04, 146F

07/23 11:07, 4小時前 , 147F
把實際的話講出來是造孽,那造成實際的人,造什麼?
07/23 11:07, 147F

07/23 11:10, 4小時前 , 148F
生下來有負責就好,只怕生下來放生的那種父母
07/23 11:10, 148F

07/23 11:12, 4小時前 , 149F
真希望我父母生下來就把我放生 我寧願當孤兒
07/23 11:12, 149F

07/23 11:25, 4小時前 , 150F
我有一個三歲兒子 還是推節育哥觀念
07/23 11:25, 150F

07/23 11:27, 4小時前 , 151F
這篇不錯,不錯好笑
07/23 11:27, 151F

07/23 11:30, 4小時前 , 152F
房版確實一直說沒關係,就連戶數的判定都差很大
07/23 11:30, 152F

07/23 11:37, 4小時前 , 153F
如果有報應民進黨應該全死光了
07/23 11:37, 153F

07/23 11:58, 3小時前 , 154F
其實每個年齡想法都不一樣啦,我20多歲沒錢也是這樣想
07/23 11:58, 154F

07/23 11:59, 3小時前 , 155F
現在快40資產累積破千萬了,會覺得有小孩其實還不錯
07/23 11:59, 155F

07/23 12:00, 3小時前 , 156F
你可以用租的啊?為什麼一定要節育?
07/23 12:00, 156F

07/23 12:00, 3小時前 , 157F
而且生小孩也不是想生就生
07/23 12:00, 157F

07/23 12:05, 3小時前 , 158F
2
07/23 12:05, 158F

07/23 12:25, 3小時前 , 159F
認真問 不生小孩的人 人生其他動力是什麼? 出國 打炮
07/23 12:25, 159F

07/23 12:25, 3小時前 , 160F
遊戲感覺都玩過了 後面四五十年要做什麼?
07/23 12:25, 160F

07/23 12:30, 3小時前 , 161F
這種文章發錯版了吧?不生就不生,牽拖房價毫無意義
07/23 12:30, 161F

07/23 12:30, 3小時前 , 162F
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好嗎?牽拖房價不就為怪到他人頭上去
07/23 12:30, 162F

07/23 12:30, 3小時前 , 163F
你生不生小孩是根據能否買房及政府誰當家來決定?很淺
07/23 12:30, 163F

07/23 12:30, 3小時前 , 164F
07/23 12:30, 164F

07/23 12:37, 3小時前 , 165F
中肯,有多少能力做多少事,沒錢就是不要生
07/23 12:37, 165F

07/23 12:39, 3小時前 , 166F
推節育哥,回文也有風度
07/23 12:39, 166F

07/23 12:54, 2小時前 , 167F
魯蛇整天交配 亂生人礦+奴隸
07/23 12:54, 167F

07/23 13:03, 2小時前 , 168F
幫推,讓更多人看到
07/23 13:03, 168F

07/23 13:57, 1小時前 , 169F
生小孩自己的人生才有動力? 把小孩當自己的資產嗎?
07/23 13:57, 169F

07/23 14:15, 1小時前 , 170F
不生小孩是對當下以及未來大環境的不信任 沒辦法相信未來
07/23 14:15, 170F

07/23 14:15, 1小時前 , 171F
身邊的條件會變得更好
07/23 14:15, 171F

07/23 14:15, 1小時前 , 172F
現在的房價是不是讓人覺得生活艱難大家心裡有數 現在都艱
07/23 14:15, 172F

07/23 14:15, 1小時前 , 173F
難了 要怎麼有信心小孩不會過得更苦
07/23 14:15, 173F

07/23 14:25, 1小時前 , 174F
這結論是看人 如果人生沒有其他想法 有家庭小孩是賺錢動
07/23 14:25, 174F

07/23 14:25, 1小時前 , 175F
力 如果有很多興趣夢想要花錢完成 那就不適合組家庭 結
07/23 14:25, 175F

07/23 14:25, 1小時前 , 176F
論是看人而非階級去定義
07/23 14:25, 176F

07/23 14:48, 57分鐘前 , 177F
中肯 垃圾黨害的
07/23 14:48, 177F

07/23 15:03, 42分鐘前 , 178F
收入不高還要每天通勤兩小時以上去公司??? 那還是換
07/23 15:03, 178F

07/23 15:03, 42分鐘前 , 179F
家裡附近工作比較好吧
07/23 15:03, 179F

07/23 15:03, 42分鐘前 , 180F
來回公司家裡
07/23 15:03, 180F
文章代碼(AID): #1eW24vfp (home-sale)
文章代碼(AID): #1eW24vfp (home-s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