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剛性需求」是房市護身符還是政策漏洞?學者痛批:新青安貸款正在養大房市風暴

看板home-sale (房屋交易)作者 (AMD really sucks)時間8小時前 (2025/09/01 21:02), 8小時前編輯推噓19(21234)
留言57則, 21人參與, 6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動動你的腦 M傳媒 = 賣厝阿明 連結:https://94m.com.tw/articles/51d646 內文: M傳媒 房地產社群專業新聞媒體 總編輯 2025/08/29 00:00 「剛性需求」是房市護身符還是政策漏洞?學者痛批:新青安貸款正在養大房市風暴 台灣銀行董事長凌忠嫄提出房市「價穩量縮」說法的同時,強調對首購族、新青安貸款戶 等「剛性需求族群」的支持。然而,這番言論卻引發經濟學界激烈論戰:所謂「剛性需求 」是否已成為投資客的完美掩護?新青安貸款的美意是否正在醞釀下一場房市危機? 新青安貸款成效驚人?還是危機驚人? 台銀數據顯示,今年前7月房貸餘額新增1300多億元,其中新青安貸款就佔了521億元。這 項被政府視為協助青年購屋的德政,卻遭學者質疑已成為投資客的溫床。 經濟學者直言:「新青安提供五年寬限期、低利率與高成數貸款,看似幫助年輕人,實則 讓更多資金流入房市。投資客利用人頭戶申請新青安,已經成為公開的秘密。」他警告, 這種政策可能正在重演美國次貸危機的劇本,將貸款提供給還款能力可疑的借款人。 「剛性需求」定義模糊淪為漏洞 央行第七波信用管制嚴格限制多戶貸款成數與寬限期,卻對「首購」與「自用」定義寬鬆 。實務上,投資客透過人頭戶、親友名義申請首購貸款的情況屢見不鮮。一位不願具名的 銀行房貸主管透露:「我們經常遇到年輕申請人,名下無房卻能一次購買多戶預售屋,頭 期款來自父母或第三方,明顯是投資行為。但根據規定,我們還是得將其視為『首購族』 提供優惠貸款。」 交屋潮來臨的系統性風險 凌忠嫄提及的「交屋潮」正在成為另一個隱憂。根據內政部數據,今年前七月全國住宅類 使照核發量,台中市超過1.4萬戶為大宗,桃園、新北緊隨其後。這些預售屋將在未來一 年內陸續交屋。問題在於,許多投資客在預售期間購買多戶,原本計劃在交屋前獲利了結 。但在當前交易量縮的市場環境下,轉手困難。更嚴重的是,央行限貸令使得這些多戶持 有者面臨貸款成數僅剩3-4成的困境,極可能出現無法撥款的交屋違約潮。 銀行兩難困境 台銀董事長強調對剛需族群的支持,但銀行業正面臨兩難:一方面要配合政策支持首購族 ,另一方面又需管控風險。 實際情況是,許多銀行已接近《銀行法》第72-2條規定的房貸上限,導致即使是想買房的 真實首購族,也面臨撥款排隊或貸款困難的狀況。這也是為什麼行政院長卓榮泰會公開呼 籲「金融水龍頭要開大一點」。 唯經濟學者警告「當前房市就像溫水煮青蛙,表面穩定但底下暗流湧動。新青安貸款雖然 短期刺激買氣,但若利率回升或經濟下行,這些高槓桿購屋者將首當其衝。」 建議政府應該: 1. 嚴格定義「自住」資格,設立更嚴格的審查機制 2. 對新青安貸款設立轉售限制,防止短期炒賣 3. 建立跨銀行貸款歸戶系統,堵截人頭戶漏洞 4. 將支援重點從購屋轉向租屋市場,提供更多元居住選擇 未來展望:軟著陸還是硬著陸? 房市能否實現軟著陸,取決於多種因素。台銀董座凌忠嫄認為「房價已經穩住,沒有再一 直往上走」,但這種穩定是否以未來風險為代價,仍有待觀察。值得注意的是,商用與工 業地產市場因AI產業爆發呈現截然不同的景象。這種住宅與商用市場的分化趨勢,可能預 示著台灣房市正在進入一個新階段,住宅市場回歸居住本質,而投資資金轉向更具生產性 的商用領域。 M傳媒觀點 我們認為,當前房市政策存在明顯的矛盾:一方面打擊投機,另一方面又通過新青安等政 策注入大量購屋資金。這種「一邊煞車一邊加油」的做法,可能讓市場陷入更複雜的困境 。 建議政府: 1. 重新檢視新青安貸款資格標準,防止投資客利用政策漏洞 2. 建立更細緻的剛性需求認定機制,避免資源錯配 3. 加速社會住宅與租賃市場發展,提供購屋以外的居住選擇 4. 透明化房市數據,讓民眾能夠做出更理性的決策 房市健康發展需要的是健全的制度而非短期刺激,與其追求價穩量縮的表面平衡,不如建 立能夠長期穩定的市場機制。 心得: 1.稻草人來了, 狗屁新聞 上半年七個月,新青安放款占了521/1300, 所以新青安正在醞釀一波大的房市風暴 其他779/1300在幹嘛? 重申只打貸款小蟲掛一購置, 不打現金大戶掛四增貸 2.稻草人又來了, 你們首購害的啦 一位不願具名的銀行房貸主管透露:「我們經常遇到年輕申請人,名下無房卻能 一次購買多戶預售屋,頭期款來自父母或第三方,明顯是投資行為。但根據規定 ,我們還是得將其視為『首購族』提供優惠貸款。」 請問是依據什麼規定? 一次買三戶不就是一間一屋, 另一間第二屋, 再一間第三屋 三間通通給首購, 天條可以自行解讀嗎? 3.經濟學者可以具名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2.79.15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ome-sale/M.1756731747.A.5AE.html

09/01 21:03, 8小時前 , 1F
經濟「學者」就只是學者而已
09/01 21:03, 1F

09/01 21:03, 8小時前 , 2F
違約率0.07%,專家還是去洗把臉清醒一下
09/01 21:03, 2F

09/01 21:04, 8小時前 , 3F
沒有風險的東西,要恐和為難甚麼
09/01 21:04, 3F

09/01 21:04, 8小時前 , 4F
這種蛋頭學者很多啦
09/01 21:04, 4F

09/01 21:04, 8小時前 , 5F
整天危機的話,台灣把企業全關了好了,看看最近傳產風暴xd
09/01 21:04, 5F

09/01 21:05, 8小時前 , 6F
也不要開店了,那個危機都超大
09/01 21:05, 6F

09/01 21:05, 8小時前 , 7F
還「交屋前獲利了解」,低能學者不知道什麼是禁轉嗎?
09/01 21:05, 7F

09/01 21:06, 8小時前 , 8F
等下有沒有哪個認識那個學者的,轉貼文給他看
09/01 21:06, 8F

09/01 21:07, 8小時前 , 9F
自己寫一個故事,然後說故事劇情這樣發展很危險,然後都不
09/01 21:07, 9F

09/01 21:07, 8小時前 , 10F
看現實數據
09/01 21:07, 10F

09/01 21:07, 8小時前 , 11F
這ChatGPT的文章嗎?
09/01 21:07, 11F

09/01 21:08, 8小時前 , 12F
那我也會寫,外星人攻打美國和中國,台灣最後統一世界
09/01 21:08, 12F

09/01 21:08, 8小時前 , 13F
所以快投資台灣,中美都要亡國了,風暴要來了,就在明天
09/01 21:08, 13F

09/01 21:11, 8小時前 , 14F
M傳媒 = 賣厝阿明
09/01 21:11, 14F
※ 編輯: AMDsucks (111.242.79.153 臺灣), 09/01/2025 21:18:21

09/01 21:19, 8小時前 , 15F
預售多屋也只有一間首購 然後勒?
09/01 21:19, 15F

09/01 21:19, 8小時前 , 16F
我看是有一堆智障 真的把自住賣了
09/01 21:19, 16F

09/01 21:20, 8小時前 , 17F
哪個學者囑名阿
09/01 21:20, 17F

09/01 21:20, 8小時前 , 18F
寬限期過就還不出來銀行一開始就不會貸
09/01 21:20, 18F

09/01 21:20, 8小時前 , 19F
不要在期待次貸了
09/01 21:20, 19F

09/01 21:21, 8小時前 , 20F
台灣授信超嚴格
09/01 21:21, 20F

09/01 21:21, 8小時前 , 21F
你信用卡有一期遲繳都可能害你貸款下不來
09/01 21:21, 21F

09/01 21:22, 8小時前 , 22F
拜託風吹大一點,洗腦一些沒在市場混的屋主丟出來
09/01 21:22, 22F

09/01 21:26, 8小時前 , 23F
腦多:新青安絕對沒有投資客
09/01 21:26, 23F

09/01 21:27, 8小時前 , 24F
空空可以去看去年10月抓出幾個新青安投資客
09/01 21:27, 24F

09/01 21:27, 8小時前 , 25F
之前查過一批都有數據,省得對空氣打手槍
09/01 21:27, 25F

09/01 21:28, 8小時前 , 26F
哪間不敢具名的銀行主管?不是才有一篇新聞說公務員財
09/01 21:28, 26F

09/01 21:28, 8小時前 , 27F
力不足不給貸款嗎?你們要不要去打架?
09/01 21:28, 27F

09/01 21:35, 8小時前 , 28F
舉例真的超白痴 名下無房買三間首購 啊後面兩間貸款時
09/01 21:35, 28F

09/01 21:35, 8小時前 , 29F
候就是二屋三屋了啊 有問題嗎
09/01 21:35, 29F

09/01 21:37, 8小時前 , 30F
專家就是專門害人人家!上一個聽信房產專家屎味的人,都
09/01 21:37, 30F

09/01 21:37, 8小時前 , 31F
不知氣死幾次了!
09/01 21:37, 31F

09/01 21:37, 8小時前 , 32F
為什麼年輕人買房爸媽幫出頭期就明顯是投資行為? 難
09/01 21:37, 32F

09/01 21:37, 8小時前 , 33F
道要讓年輕人一輩子買不起嗎
09/01 21:37, 33F
這部分屬於贈與稅,自有國稅局查核 出售時被課稅,到時候再哭就好。

09/01 21:45, 8小時前 , 34F
智障文 ㄧ堆洞
09/01 21:45, 34F

09/01 21:48, 8小時前 , 35F
怎沒把新青安之前的數據拉出來前後比較?難怪不具名
09/01 21:48, 35F

09/01 21:49, 8小時前 , 36F
網路媒體的文可以貼?
09/01 21:49, 36F
※ 編輯: AMDsucks (111.242.79.153 臺灣), 09/01/2025 21:52:16 ※ 編輯: AMDsucks (111.242.79.153 臺灣), 09/01/2025 21:54:01

09/01 21:52, 8小時前 , 37F
哈哈哈哈 踩到蟲蟲的尾巴
09/01 21:52, 37F

09/01 21:56, 8小時前 , 38F
反正金管會會收拾 全貸啊 乾脆不用自備款也能買房
09/01 21:56, 38F

09/01 21:57, 8小時前 , 39F
AI阿明
09/01 21:57, 39F

09/01 22:10, 7小時前 , 40F
又有人滑坡到全貸、不用自備款買房,為什麼蠢人可以
09/01 22:10, 40F

09/01 22:10, 7小時前 , 41F
這麼多,我們的義務教育是不是有問題?
09/01 22:10, 41F

09/01 22:10, 7小時前 , 42F
……怎麼突然冒出硬著陸……?
09/01 22:10, 42F

09/01 22:10, 7小時前 , 43F
因為人家是空空
09/01 22:10, 43F

09/01 22:31, 7小時前 , 44F
哈欠 慢慢崩吧
09/01 22:31, 44F

09/01 22:33, 7小時前 , 45F
青安政策從2010年開始至今都15年了,
09/01 22:33, 45F

09/01 22:33, 7小時前 , 46F
怎麼,現在才發現新大陸啊!?
09/01 22:33, 46F

09/01 22:35, 7小時前 , 47F
40年是第一次
09/01 22:35, 47F

09/01 22:52, 7小時前 , 48F
40年早就有了 哪是第一次
09/01 22:52, 48F

09/01 22:53, 7小時前 , 49F
青安不只15年 只是用這個名字差不多15年
09/01 22:53, 49F

09/01 22:53, 7小時前 , 50F
首購就一次而已,條件算嚴格了...
09/01 22:53, 50F

09/01 22:58, 7小時前 , 51F
應該說,青安開40年是第一次。其它40年是本來就有沒錯
09/01 22:58, 51F

09/01 22:58, 7小時前 , 52F
不過核定條件跟青安比是天差地遠
09/01 22:58, 52F

09/01 23:00, 7小時前 , 53F
那你也可以說十幾年前的青安開30年也是第一次...
09/01 23:00, 53F

09/01 23:01, 7小時前 , 54F
核定條件其實差不多吧 能不能40年最主要都是看 年齡+年限
09/01 23:01, 54F

09/01 23:01, 7小時前 , 55F
有沒有超過銀行設定的門檻
09/01 23:01, 55F

09/01 23:01, 7小時前 , 56F
腦多: 放寬首購 我的人頭貸不到啦
09/01 23:01, 56F

09/01 23:02, 6小時前 , 57F
通常門檻就是75-85
09/01 23:02, 57F
文章代碼(AID): #1ejPbZMk (home-sale)
文章代碼(AID): #1ejPbZMk (home-sa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