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房貸熱潮,重演消金風暴

看板money (賺錢)作者 (要學理財找我)時間19年前 (2006/10/29 23:46), 編輯推噓5(5020)
留言25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 (看更多)
當銀行的放款成長緩慢,為何房貸卻一枝獨秀? 從今年以來,各國已不斷發出「房地產泡沫」的警訊 過去銀行為了衝雙卡業務而闖出大禍的例子 是否會在房貸再度上演? 【文/楊淑娟 圖/邱劍英】   今年夏天,一名上班族想在台北市買個房子。 他告訴房屋仲介,希望看要價一千四百萬以內的案子,但是不少仲介帶他看的, 盡是一千五、六百萬以上的個案。   「價錢可以談啊,而且可以貸款嘛!」 不少仲介回答︰「我們公司都可以貸九成以上」、 「每貸六百萬,只要繳一萬而已,先繳利息就好,大家都這樣。」   他覺得這樣實在太冒險。可是,事後卻聽說,身邊真的有上班族貸款一二○○萬、 甚至一八○○萬,因為台北市一間像樣的房子都要一五○○萬~二○○○萬以上, 一個月的房貸支出是六萬多、九萬多。   「台北有這麼多人繳得起這麼高的房貸嗎?是不是要泡沫了?」   他不是唯一如此質疑的人。 「金管會應該查一查銀行做房貸時有沒有查清楚,」一名銀行高階主管也擔心, 銀行衝雙卡業務時疏忽而釀成大禍的例子會再重演。 銀行搶攻房貸業務 今年上半年,許多銀行因為雙卡呆帳而虧損,但銀行堆滿的資金還是要有地方去, 所以就趁著房地產榮景拚命搶房貸業務。 今年以來,金融機構對民間的放款成長緩慢,甚至時有衰退, 但是對房地產的放款卻一路上升。   令人擔心的是,現在的房貸市場,跟過去很不一樣。   以前,買房子的人多半要有三成左右的自備款。但是現在,貸款八成五是家常便飯, 很多銀行也都有一○○%、甚至一一○%房貸,連裝潢、保險都可以貸款。   另外,麥格理證券的報告指出,由於游資氾濫,銀行的價格戰已經延燒到房貸。 目前多數銀行前半年或第一年的利率都在二%以下,比一年期定存利率還低。   最近勞委會公布勞工住宅貸款利率,也由於銀行搶生意, 一口氣從二.七四%降為二.二四%。   「很多客戶都多貸一點錢,存成美元定存,利率有五%,」一名土地代書發現。   雖然房價與貸款成數高,卻沒有加重房貸戶的負擔。 因為銀行都提供只還利息、不還本金的寬限期二~七年, 在寬限期內,每貸六百萬元,每個月只要付一萬元左右。   更不用說銀行為了挖競爭者的客戶,祭出許多轉貸優惠。 有的銀行主張第一年利息全免,有的銀行送代償金,最高可達五十萬元。 全球買房熱 警報響起 放眼全球,這些現象可能不只在台灣上演。因為二○○○年網路、科技泡沫後, 各國央行接棒降息,全球資金流入房地產,買房幾乎成了全球運動。   「只要你有脈搏,就可以貸到錢,」美國桑保恩房貸公司總裁梅納田形容的景象, 幾乎全球適用。   但是各國已經不斷提出警語。   因為美國就曾因此演成危機。在一九八○年代末與一九九○年代初, 房地產崩盤導致兩千多家銀行與地方儲貸機構倒閉或需金援,最後由納稅人買單。   因此,近來包括前央行總裁葛林斯班與現任的柏南克均已放話, 將對銀行發布指導方針,也會主動查核銀行有沒有浮濫放貸, 尤其是只繳利息不還本金的房貸。銀行如果要繼續承接新房貸, 必須增加資本或進一步提出風險控管證明。   在韓國,金融監督管理局也已經在查核主要銀行的抵押貸款,風險會不會太高。 另外,韓國還提高擁有較多房屋的屋主的稅率,也緊縮住宅重新開發的規定。   在中國大陸,政府則發布貨幣信貸指導原則,要求嚴審房貸, 降低商業銀行對房貸的依存,避免銀行的放款因房地產放款而波動。 台灣呢?   「寬限期的結構性風險」已經浮現。 一名銀行從業員指出,許多人在寬限期後,該開始還本金時, 馬上繳不出幾乎是原本三倍的房貸。 在超低利率下,銀行的房貸早就不賺錢了,只要有呆帳都會虧損。 政府該如何管制?   金管會副主委張秀蓮曾提及,如果政府特別撥款成立的優惠房貸已經達成振興房地產、 協助民眾買房的目標,優惠房貸可以不用再辦。   然而消息一見報,馬上有工商團體反對,認為這將導致房地產崩盤,而使金管會澄清, 並未建議停辦優惠房貸。   另外,根據《銀行法》,銀行承做房貸金額不可以超過存款與金融債券總額的三成。 「銀行會自己調整,」張秀蓮指出。 房貸餘額已達雙卡的四倍 只是,房貸餘額是雙卡等消費信用貸款的四倍,如果雙卡可以令銀行虧損, 房貸何嘗不會? 因此,銀行內部控管愈發重要。例如, 復華銀行推出首年利率只要一.六八%的房貸方案時, 就要求客戶要同時投保歐美行之多年的房貸壽險,客戶一旦不幸身故, 可由保險理賠清償房貸。   這項方案開辦迄今一年半,已有客戶申請理賠。 「當客戶接過保險公司的支票,眼眶都含著淚,」復華銀行副理王國維說, 不管客戶或銀行,都免了財務壓力。   另外,銀行也規定貸款戶不能在某一段時間內清償所有的本金, 以免少了利息收入,使得第一年流血祭出的低利率成了淨損。   「房貸早就不賺錢了,」多名高階銀行主管都感慨不已。   如果銀行繼續用低價與低風險管理的模式搶房貸業務, 真的難保房貸會不會是下一波消費金融風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5.83

10/30 00:26, , 1F
不一樣,房貸有擔保品,繳不起就通通打入法拍變價
10/30 00:26, 1F

10/30 00:27, , 2F
利率也不會變成18%、20%等高循環利率,而且貸款期間,購屋
10/30 00:27, 2F

10/30 00:28, , 3F
人繳不起也可以轉售,繳款期間自己還可以住居或出租收益
10/30 00:28, 3F

10/30 00:29, , 4F
(不過只還息不還本金,真的太蠢了......唉,還是要做功課)
10/30 00:29, 4F

10/30 16:51, , 5F
2008就知道會不會爆發了..利率5%就要跳樓了還18%
10/30 16:51, 5F

10/31 08:52, , 6F
借了一千萬買的房最後剩下五百萬有擔保有什麼用
10/31 08:52, 6F

10/31 20:57, , 7F
當然有用, 至少還有一半以上可以收回來 消金風暴很多卡債
10/31 20:57, 7F

10/31 20:58, , 8F
族根本連10%都繳不出來....
10/31 20:58, 8F

11/02 16:36, , 9F
銀行不是笨蛋,它會貸出1000萬就是認定貸款當時有這個價值
11/02 16:36, 9F

11/02 16:37, , 10F
還剩500萬繳不出來,銀行是把整個房子拿去拍賣,估價上千
11/02 16:37, 10F

11/02 16:37, , 11F
萬的房子,會拍不到500萬哦?真的價格被砍也可先養著,等
11/02 16:37, 11F

11/02 16:38, , 12F
價格好了(或是稍加整修)再拿來賣,除了地震火災之外的不可
11/02 16:38, 12F

11/02 16:39, , 13F
抗力因素讓房子價值減損(不過地價不會動)外,有房屋擔保絕
11/02 16:39, 13F

11/02 16:40, , 14F
對是合算的交易(對銀行來說),被銀行拿去拍是貸款人倒楣
11/02 16:40, 14F

11/02 16:40, , 15F
銀行從頭到尾都把債權保護得很好,別當精明的銀行是笨蛋
11/02 16:40, 15F

11/02 16:44, , 16F
如果我是銀行也會狂推這種有擔保品的長期貸放業務,比推信
11/02 16:44, 16F

11/02 16:44, , 17F
用卡、信用貸款等等有保障得多(現在誰的信用還值錢?還是
11/02 16:44, 17F

11/02 16:45, , 18F
相信有實物的擔保品比較有保障吧,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
11/02 16:45, 18F

11/02 16:47, , 19F
如貸款人繳不出來了,銀行會賺更多房地呢,一拍二拍再拍,
11/02 16:47, 19F

11/02 16:48, , 20F
拍不掉就養著,不想養就便宜賣給資產管理公司,怎麼都合算
11/02 16:48, 20F

11/05 12:07, , 21F
銀行不是笨蛋??雙卡風暴不是他們搞出來的囉
11/05 12:07, 21F

11/09 00:13, , 22F
法拍的價格只有抵掉未還款的部分,譬如借1000萬
11/09 00:13, 22F

11/09 00:14, , 23F
假設法拍500萬,中間已經還本金200萬,那債務應該還有
11/09 00:14, 23F

11/09 00:16, , 24F
300萬要還,並不是消失。(印象中如此,如有錯誤請糾正)
11/09 00:16, 24F

11/14 21:15, , 25F
請教一下,過去房地產泡沫破滅的情況會不會再次發生呢?
11/14 21:15, 25F
文章代碼(AID): #15HCp7mQ (money)
文章代碼(AID): #15HCp7mQ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