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清空收件匣 inbox zero
昨天線上收看David Allen一場演講,發現他提到inbox zero這個字(中文為清空收件匣),強調我們可以藉此降低壓力,管理好我們的生活。我實踐時間管理已經很久了,深深覺得能夠清空收件匣,把事情整理到系統之中,確實是降低壓力的好方法,因此也寫出我在這方面的心得和大家分享。
(1)清空電子郵件的收件匣
打開我的email信箱,您會發現裡面稀稀疏疏的沒有幾封信,因為我有一個清空收件匣流程。
和一般人最重要的不同是,我把要做的事情,先轉到一個"行動清單"的收件匣,只留下今天我就會處理的信件,這樣一個簡單的動作,讓我在開啟電子郵件時,一看到的就是最新的信(而且沒有幾封)。而且時間管理很重要的就是預解問題,我也會常常檢視自己的"行動清單"的收件匣,可以行動就馬上去做。
網站43 folders 的創辦人 Merlin Mann曾經到Google演講,主題正是inbox zero (投影片見此 ,演講影音 ),詳細解說了他如何透過系統性的方法來處理email,
頗值得一看。歸納演講的重點,他對於一封email他採取五種行動,刪除、授權他人處理、立刻回覆、馬上採取行動、暫緩處理。因此每封信處理過後,就不會堆積在收件匣中,因而做到inbox zero的境界。
暫緩處理,就是和我把不緊急的事情,轉到一個"行動清單"的收件匣的方式類似。這樣的方式,讓自己專心清空收件匣時,不會看到其他的信件,影響我們的專注力,是很有效的方法。
(2)清空雜事收件匣
我對於虛擬雜事的收集,已經有五年以上的經驗了,目前我使用的是皮夾式的小記事本(見上圖),隨時紀錄我對自己及別人的承諾。雜事收件匣在時間管理系統很重要,我們把雜事放在腦袋以外的地方,自己就不用記憶,可以有效降低壓力。
有一句俗語是"好記性不如爛筆頭",隨時養成收集的習慣,這也是一般人最不容易養成的,因為這需要自律。我們必須把這個小記事本隨時放在身邊,和他人交談時,自己有點子時,就要紀錄在上面。並且要找時間,定期清理這些想法。以我多年和網友互動及開研習會的經驗,這並不容易,但是,時間管理就是自律的訓練,我們必須有小犧牲,才能養成好習慣。
我也把記帳的支出寫在收件匣中,老婆也每天會寫她的支出,這樣子就可以一起記帳,這也算一種批次的處理。
結語
inbox zero(清空收件匣)與其說是一種工具的介紹,不如說是一種習慣的養成,固然思考那一種收件匣最好,然後架構好自己的收件匣很重要。但是日積月累的收集及清空雜事到系統中,並運用系統採取行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絕對更為重要。前面提到,這是一種自律,沒錯,時間管理的一部分其實是要我們養成自律的習慣。
期許大家都能夠養成良好清空收件匣的習慣,這樣的益處是,讓頭腦清空,能夠更加專注的面對眼前的挑戰。
圖文並茂版
台灣
http://blog.xuite.net/twhsi/Blog/16825214
大陸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9105b6b01009fa2.html
延伸閱讀
twhsi時間管理線上課程(6) 加工處理雜事
如何成為時間管理的黑帶高手—Diddlebug實戰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224.98.60
t-management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