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慶堂:技術入股課稅 影響外商意願

看板tax (稅板)作者 (瀟灑走一回)時間21年前 (2004/03/26 03:45),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記者王茂臻/台北報導 投審會執行秘書黃慶堂昨(24)日指出,外國營利事業技術作價入股台灣企業,有利保障 國內投資者權益,並吸引技術持有者入股。他認為,作價入股須課稅,可能延後國外先進 技術引進台灣,不利企業提升競爭力。 財政部規定從今年1月1日起以技術等無形資產作價入股,屬於財產所得必須課徵所得稅。 去年第四季有八家企業趕搭舊法列車提出技術作價入股申請,接近去年整年度申請案的一 半,但今年至今為止,則尚未有任何新申請案。黃慶堂說,「新制的確會對外國技術入股 造成影響。」 黃慶堂表示,技術作價入股可分為專利權和專業技術兩種,前者價值判斷尚屬容易,後者 價值判定就很困難。過去就曾碰過專業技術入股高達總股本九成,其中明顯存在弊端,財 政部修正技術作價入股不能免稅,應是考量上述問題。 技術作價入股不能免稅實施後,投審會接到不少企業陳情,表示新制影響外國技術持有者 入股台灣企業意願。 黃慶堂認為,新技術剛發明尚未商品化,距獲利還有一段時間,此時要求技術持有者必須 先拿錢出來繳稅,的確有些強人所難。 黃慶堂表示,據他瞭解有許多等待國外新技術的台商,自己拿錢出來幫外國技術持有者繳 稅,並以現金向國外技術持有者購買,以縮短新技術取得時間。 黃慶堂指出,台商「代墊」技術作價稅金,並以現金購買技術對企業原始股東不利,一來 新技術能不能順利商品化回收成本尚難斷定,其次外國技術持有者已經「現金落袋」,後 續情況非台商能掌握。技術入股不但讓台商資金調度靈活,外國技術持有者入股後成為企 業生命共同體,對台灣投資者也較有保障。 對於技術作價價值難判定,黃慶堂建議政府應建立公正客觀評價體系,「讓國內投資者不 會吃虧」。此外,政府也應從嚴審核企業技術作價入股投資計畫書、企業提供的財務報表 、會計師審閱意見書、專家鑑定報告書和股東同意書,才能避免技術作價入股可能產生的 弊端。 【2004/03/25 經濟日報】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3.86.217
文章代碼(AID): #10OpR6ox (tax)
文章代碼(AID): #10OpR6ox (ta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