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網站流量 為何變不大?

看板toberich (創業)作者 (在冷靜與熱情之間)時間16年前 (2009/01/05 08:29),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iDestiny (My Destiny 請Q我)》之銘言: : 鬼扯 隨意閒聊 我想可以這樣解讀同質性的服務或平台彼此的排他性 互補性產品就先不提 這個排他性可以導回入口網站這種商業模式 提供一次到位全面滿足的服務 目的就如同各位所知 希望藉此提高網站的sticky 這樣就可以銷售廣告 從portal的例子中又可以再往下看各項服務 電子郵件是Nielsen NetRating等幾家研究公司在做online use pattern時最常舉的例子 每個人或多或少都使用了portal提供的各項服務 在分布上各有不同 而電子郵件卻是人人都會天天使用的 其次是搜索 因此排斥這些服務的產品 也都是相似的產品 例如hotmail、gmail、Yahoo mail的關係 這些例子讓我想到 假設我們今天提供了某種新聞服務 要帶動流量到底該怎麼做 這個排他性很顯然必須基於作為原本服務未滿足使用者需求才有可能帶來正向的結果 換句話說在使用者與系統互動這個關係中可以直接對類似服務取而代之的替代品 這個替代品可以滿足需求曲線中沒被注意到的問題 例如digg跟ohmynew這樣的服務跟傳統新聞媒體的關係 還有差異化的特性本身存不存在一個對應的需求 很理所當然的我們的時間非常有限 這就是為什麼我同意排他這個說法 與資訊、內容這些呈幾何級數增長的東西比起來 我們的注意力怎麼看都著實不多 因此一個針對性的替代品 可以使那些原本別無選擇而使用某些服務的人 轉而選擇一個使用經驗更好的產品 那麼它的流量怎麼從一小戳人開始成長呢 端看這個替代品在functional feature上可以替代原本的產品多少而定 這些不只跟產品設計有關 在增長週期上也涉及行銷與公共關係怎麼跟roadmap整合得更好 而排他性的立論基礎是產品或服務彼此類同又互相競爭 這個競爭不是意願問題而是市場問題 尤其對需求廣泛的服務而言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4.63.131 ※ 編輯: alighieri 來自: 219.84.63.131 (01/05 08:50)

01/05 09:27, , 1F
01/05 09:27, 1F
※ 編輯: alighieri 來自: 219.84.63.131 (01/05 20:35)
文章代碼(AID): #19OLHE5q (toberich)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OLHE5q (toberi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