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請問大家現在會用什麼理由勸說孩子讀書?消失

看板tutor (家教)作者時間8年前 (2017/11/12 03:40), 8年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就我自己出社會到現在的感想 我認為與其告訴學生要好好讀書、讀書有什麼好處 不如引導他開始尋找自己的興趣、規劃自己的人生 對自己未來的人生有目標,才能思考現在的自己需要些什麼 讀書固然是吸收知識的手段,但或許他需要的不只是讀書 在10歲以前,大家被問到「你以後想做什麼」的時候 通常都還有很多樣化、充滿想像力的答案 到了國、高中以後,不僅是沒有答案,其實連被問這個問題的機會都很少 取而代之問的是「你能考上哪一所高中」到高中就問能考上哪一所大學 誰還真的關心你心裡對自己的人生有什麼期待、你喜歡些什麼 所以很多學生也不太關心自己的興趣對未來的人生有什麼影響 可是其實生活最重要的就是興趣啊 離開學校以後,能夠在社會中謀生是最重要的 為了謀生而選擇的工作,對我來說有著等級之分 最好的等級:你的興趣就是你的事業(career),而且能夠靠它賺一點錢 你願意一輩子做這件事情,退不退休都無所謂 次之:你的工作(job)有著足夠的穩定性 讓你在閒暇之餘可以從事自己的興趣 再次之:你的工作雖然佔據你生活大部分的時間 但你也許可以在退休後開始從事自己的興趣 後面就不再列了,再列只是傷心...... 我覺得從探索興趣開始 再選擇一個適合發展為職業(餓不死)的興趣作為一生的事業 是我非常希望在小時候有人可以指導我的事情 我之前在家教時也會經常向學生提到這些想法,希望他們尋找自己的興趣 (最近一年已經沒有再接家教了) 但在還沒尋找到自己的事業 或者是還不清楚自己的事業需要什麼資源/技能的時候 好好讀書在國中階段還是一件cp值不錯的事情 舉我自己為例,我是在研究所畢業以後才認識到自己的興趣 現在正在將興趣打造為事業 在我從事的行業中所需要的背景知識,如果以國中科目來區分 涵蓋了數學、理化與生物 國文與英文更是吸收新知的必備工具 歷史、地理、社會則是創作的養份,但我當年沒學好......(掩面) 我很慶幸有用心讀國文、英文、數學、理化、生物 能靈活應用這些知識真的對我現在的事業頗有幫助 有些數學思考方式也是透過解題訓練出來的 其實大意也就是: 當你還不清楚自己需要什麼的時候,就讀書把知識廣泛地收集進來吧 不過高中程度的知識,在我的經驗裡應用比例就比較低了 大學,我更覺得是沒想清楚興趣的人不該輕易踏進的地方 為了讀沒興趣的東西白白浪費四年,不僅你痛苦,也是浪費資源 ※ 引述《elseif ()》之銘言: : 這標題是純粹閒聊, 想了解各位家教老師的看法. : 以前我們在小時候, 老師無非告訴我們要好好讀書 以後能找個好工作 過好日子 : 可是現在大家也知道就業環境如此艱辛 : 大家還講得出好好讀書能找好工作過好日子的話嗎? : 與其說好好讀書 不如告訴小孩好好思考自己的人生 : 又回歸到一個問題了, 如果不是為了找好工作 那讀書考好試的意義又在哪裡? : 就老師自己本身飯碗而言 當然還是得讓學生考好試 : 只是大家對於考試本身的價值, 又是如何去看待的呢? : 畢竟6-70%的學生是不適合這種考試制度的 假設勉強用填鴨式教育 : 將小孩送上了大學 送上了一個不適合的地方 這樣對他們真的好嗎? : 其實將來工作用的上的 也不過就是一些很重要的基礎觀念 那練習許多解題技巧的意義 : 又是什麼呢? :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17.6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utor/M.1510429202.A.E2D.html ※ 編輯: DKer (61.230.17.62), 11/12/2017 03:42:36
文章代碼(AID): #1Q1r8Iuj (tutor)
文章代碼(AID): #1Q1r8Iuj (tu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