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發展石岡農作新特色 農友推廣種植銀耳、黑木耳

看板Agriculture (農業議題)作者 (最愛天使帝國IV)時間8年前 (2017/02/21 16:2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080011 〈中部〉發展石岡農作新特色 農友推廣種植銀耳、黑木耳 〔記者歐素美/台中報導〕石岡區農友莊文豐研發種植銀耳成功,採用全環控栽培室,一 年四季皆能採收,每日可生產約一公噸,產量高居全國之冠;另名農友林鎮城則研發打造 全自動噴灌系統種植黑木耳,生產的黑木耳比人臉還大,經濟價值高,他希望在當地推廣 種植,讓黑木耳成為石岡梅子社區的農特產,嘉惠農友。 莊文豐研發2年 成功種出本地銀耳 莊文豐從高中時期就跟著父親種香菇,並成立「隆谷養菇場」,與產銷班農友一起種植柳 松菇、杏鮑菇、鴻喜菇、金針菇及銀耳。莊文豐說,銀耳需與香灰菌一起栽培,種植不易 ,他研發快兩年,終於成功量產,因纖維細緻,味道口感佳。 莊文豐表示,早期台灣銀耳多是從中國進口的乾貨,為求顏色漂亮持久,常會採用硫磺熏 過,對人體健康比較不好,現在國內種植成功,新鮮美味吃得到,除了傳統煮成蓮子銀耳 等甜湯外,也可加入莧菜等煮成羹,甚至汆燙後涼拌或沾芥末,或直接煮火鍋,涮五秒即 可食用,也可裹上酥炸粉油炸,同樣美味。 林鎮城生產的黑木耳比人臉還大 石岡梅子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林鎮城,鑑於石岡區土地面積不大,農村人口老化,種梨的 同質性過高,種植黑木耳省工且所需土地不大,運用其建築營造的專業,研發打造自動噴 灌系統,以符合黑木耳所需的潮濕環境,種植的黑木耳比人臉還要大,每朵重達四到六台 斤,品質好、價格高。 林鎮城希望推廣種植黑木耳成為梅子社區的農特產,目前除梅子社區總幹事廖汶楠也投入 種植外,還有年輕人特地前來拜師學藝。林鎮城說,一開始廠房設備投資約需三百萬元是 門檻,但若產量及品質控管好,一年種植兩期就可回本。 (自由時報 106-02-2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241.208.4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griculture/M.1487665790.A.B7A.html
文章代碼(AID): #1Og_f-jw (Agriculture)
文章代碼(AID): #1Og_f-jw (Agricul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