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有人說台灣生技的未來不是製藥
※ 引述《TsaoHS (TOEFL 聽力~~慘!)》之銘言:
: 標題: Re: 有人說台灣生技的未來不是製藥
: 時間: Mon Dec 19 18:20:08 2005
:
: ※ 引述《GLNVA (自游自在)》之銘言:
: : ※ 引述《Lingsam (Lingsam)》之銘言:
: : : 也不是化學藥品 而是草本的養生配方
: : : 但是這有很多問題點在 因為美國 營養食品廠已經是太多了
: : : 而且投資跟規模都很可觀
: : : 但是台灣有中國本草的知識(理論上,真的懂的人也是很少)
: : : 還有關鍵點是 自然的物品就不能用提煉的化學方法
: : : 這樣就很多 化學 程序不能做 但是要保持原本營養
: : : 跟物種的搭配 又牽涉到營養學 跟人體實驗
: : : 真的能了解的人 在台灣可說是寥寥可數
: : : 所謂的營養學家 也是根據自己似是而非的觀念 而未經證實
: : : 還有 每個人的體質 也不同 要去做調整適應 是一個相當難的課題
: : : 比較有可能是從營養師出發 但是走研發創新的路線 搭配中醫師 跟生醫 人才
: : : 才有可能發展完成..
: : 以讀完藥學系和藥理碩士後,更加確認台灣無法獨立製藥,而且現在坊間的生技公司
: : 也漸漸走向健康食品的道路了,本身是做新藥開發的人來說,製藥是需要投入一筆相當
: : 大的資金和時間,台灣還未有那麼大且專門的藥廠,不過將來如果真的有了這樣的公司,
: : 應該也是台灣的經濟環境又恢復的相當好,且技術成熟,才有可能會出現。
: : 現今的台灣還是只能合成一些過專利期的藥物,總之,耐心的等等看吧!
: 說到這裡實在忍不住想要對政府抱怨
: 生技產業在十年前已經有看到發展的遠景了
: 但是十年來 生技產業在台灣根本沒有出現過
: 台灣的教育環境非常優良也培育出相當多的生技人才
: 但是這些人才培養完之後 卻面臨沒有工作 不知何去何從的窘境
: 就以藥廠來說,台灣本土的藥廠有哪些?這些藥廠做什麼?
: 其實都只是在"代工"階段,在實驗室的東西,全是外商的型錄。
: 大家都知道,要研發一項產品是要頭入大量的人力與資本,以台灣這樣中小企業為
: 主的環境中,只要三年不賺錢,這家公司就要面臨倒閉,就算不倒閉,有誰敢增資?
: 燒錢像在燒金紙,現在上市上櫃甚至於不在台面上的生技公司哪一家不是苦哈哈。
: 而且生技產業這麼籠統,應該擬定一的策略,要發展什麼東西,我記得早期台灣蘭花
: 技術世界知名,也賺進很多外匯,精緻農業是一塊,但是後續的策略是什麼?
: 醫療產業,除了台灣的醫療環境可以比上先進國家,台灣醫療技術也都是舶來品。
:
: 在工業界,電子產業早期政府有策略與前瞻性在新竹成立科學園區,把相關電子業統合
: 有工業研究院,資策會做技術移轉,念工學院的人畢業後有"產業"可以去,
: 但是生技的"產業"似乎只剩下研究助理,沒有產值。念生命科學領域(理農醫)畢業
: 後這些人才沒有辦法適得其所,大才小用。所以只能靠具有專業性、排他性的證照
: 保護好自己的飯碗。
:
: 我認為既然政府看到生技產業這一塊,應該有遠見一點,整合出一個可供產業利用的
: 生技環境,有一個全國生技人可以展望的目標。就像在金融風暴後的韓國,
: 全國專攻遊戲軟體,電影娛樂,電子產品,韓國在短短10年起死回生,韓國能台灣人
: 會什麼不行? 所以應該要好好鎖定一個目標,資源做好分配,把產業的環境搞好,
: 只要是能賺錢的行業,有誰不會想共襄盛舉。我也相信台灣人很有韌性,上一代
: 沒做好的,我們這一世代來搞,努力去發現生技產業的藍海。
:
: 灑狗血結束,歡迎討論與批評。
:
: --
:
:
: 風大雨大太陽大 誰卡大聲誰就贏
:
: 天大地大我最大 歹人看到阮嘛皮皮挫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 From: 140.112.17.247
: 推 a64toto:工研院有生醫中心ㄚ...汐止也有生技中心ㄚ... 12/19 18:27
推原文...
眼看台灣生技業的確有泡沫化的危機...
但大學教育培養出來的生命科學相關學生卻越來越多...
這些畢業生在僧多粥少的就業市場下...
不是往更高深的學問(學位???)繼續邁進(為興趣???)...
不然就是認賠殺出及早轉業...
少見能找到在相關領域裡一份穩定的工作...
a版友指出的兩個就業方向...
1.工研院的生醫中心的確是一個不錯的環境...
不過近來工研院內部大改組...
人事凍結...
而預算也遭大幅刪減...
再者...
生醫中心再大也只是一個機構...
沒有辦法容納這麼多的就業人口...
2.DCB...
就我從師長以及與對DCB有認識的朋友得知...
DCB以培植生技產業的角度來看...
長期以來未能扮演恰如其分的角色...
再者...
以就業的角度來看
其員工福利也因預算受限...
之後有每況愈下的情形...
這一行的就業門檻太高...
但出口又太窄...
或許在有慢慢消退現象的生技產業迷思熱潮之下...
生技人該有另一份省思...
以上文章若有任何錯誤...
敬請各位不吝指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96.6.167
※ 編輯: imufo 來自: 140.96.6.167 (12/20 17:14)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6 之 29 篇):
Bioindustry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