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有人說台灣生技的未來不是製藥

看板Bioindustry (生物科技)作者 (最初的起點)時間20年前 (2005/12/23 01:14), 編輯推噓4(4012)
留言16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5/29 (看更多)
回推文 真的太天真了嗎? 已經具備技術的人才不需要traning就可以上手 台醫是大公司 當然燒掉的錢多 100萬不夠嗎? 一組phage display kit只要一萬 LB 養菌的耗材 一些有的沒的 不會超過 10萬 protein purification, construct 所需 也不會超過10萬 利用這些東西就可以找到target seq 做單株抗體 有經驗的人來操作 做出有用的mAb 也不會超過50萬 當然 要找到真的非常棒的東西能夠有效用在臨床 需要運氣 但如果要做出不錯的東西 賣專利 我覺得不要太滅自己志氣嘛 100萬真的不夠 300萬一定夠 不要拿學術單位來比擬 學術單位是燒錢來培育人才 幾個已經被training very well的博士生 我覺得是有可能做出一番東西的 這也是我的夢想 希望更多裝備自己 走向這條路 而不是只被侷限在paper published 或是只能抱怨 國內生計環境 ^^ ※ 引述《apoptosis (最初的起點)》之銘言: : 看到大家討論好久 : 政府怎樣怎樣 環境怎樣怎樣 : 其實我常常想 難道不能幾個不同專長博士班學生 : 找到金主 其實 認真的做 只要100萬就能做出東西 (當然不包括-70度冰箱那類的硬體) : 我們只需要做到動物實驗 : 就可以把專利賣給美國藥廠 : 美國有很多小生技公司就是利用這種模式 : 幾個人就可以做大事 : 不需要全部都包 其實以目前台灣的狀況 根本不太可能做完臨床測試然後上市 : 想到天邊遠了 這是經營多年的老藥廠 有雄厚資本在做的事 : 我們只需要賣專利 : 其實這真的不難阿...還是我太天真了...呵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4.48.160

12/23 02:09, , 1F
單就專利而言,想一下你的專利基礎是建立在廠商商業專利產品
12/23 02:09, 1F

12/23 02:19, , 2F
照你以上說法,把mAb直接拿來商業化會比你文中的想像更真實
12/23 02:19, 2F

12/23 08:47, , 3F
還是太天真!難道博士一出手就一定保證拿A洗嗎?又不是賭神~
12/23 08:47, 3F

12/23 08:48, , 4F
這個不是在滅志氣,先要想想這行的門坎有多高.這行就是要做
12/23 08:48, 4F

12/23 08:50, , 5F
很簡單, 但要成功就難上加難了.
12/23 08:50, 5F

12/23 08:52, , 6F
可以去查美國一年開多少新的生技公司,倒掉的有多少間.
12/23 08:52, 6F

12/23 08:52, , 7F
答案是不成比例的.
12/23 08:52, 7F

12/23 11:36, , 8F
我絕得有可能啊 邰港的螢光魚應該也是這樣搞起來的吧
12/23 11:36, 8F

12/23 11:37, , 9F
不要一昧的想走製藥 光是FDA那關就沒什麼公司負擔得起了
12/23 11:37, 9F

12/23 11:38, , 10F
應該走比較消費性的產品 避免跟大藥廠硬搶新藥市場
12/23 11:38, 10F

12/23 11:54, , 11F
如果是消費性的產品;小弟想的到的只有種苗公司,園藝作物。
12/23 11:54, 11F

12/23 11:54, , 12F
如果為了一個新奇的idea,產值不知有多少,貿然成立一間公司
12/23 11:54, 12F

12/23 11:55, , 13F
我想是很難募資的。
12/23 11:55, 13F

12/23 11:59, , 14F
要賺錢不能只賺一陣。不能今天弄個閃光水母,明天弄個斑馬魚
12/23 11:59, 14F

12/23 11:59, , 15F
改天再弄個螢光水蚤之類的;這樣反而入不敷出。
12/23 11:59, 15F

12/23 22:55, , 16F
原作沒算到目前生技公司燒錢的一大部分=>人事費~~
12/23 22:55, 16F
文章代碼(AID): #13gjy0a1 (Bioindustr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3gjy0a1 (Bioindustr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