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有人說台灣生技的未來不是製藥
共 29 篇文章
內容預覽:
我分享一次經驗好了 雖然我非生科系學生. 我有去參觀過一家藥物代工場 聯亞. 第一廠長帶我們參觀藥廠. 可以透過玻璃看到員工的工作情況. 整間廠是瑞士人設計. 其實感覺蠻不錯的 很乾淨. 藥物是從攪拌機裡面(當然好幾台 每一台不盡相同). 上千上萬顆出來的. 有些藥是黃的 當然就看到黃色的藥. 如果
(還有496個字)
內容預覽:
在下老闆曾在政府藥政單位工作過。. 台灣未來的製藥產業在何方?. 不訪去打聽一下,雖然是從事學名藥生產,但是可為國外大廠生產原料藥;. 這之中的利潤也不可小覷。. 另,想想,有多少種藥物可以用來治療 AIDS? 當然這專利大都掌握在跨國. 藥廠手中;但是,那些跨國藥廠有能力供應非洲數以千萬計的 AI
(還有151個字)
內容預覽:
推原文.... 眼看台灣生技業的確有泡沫化的危機.... 但大學教育培養出來的生命科學相關學生卻越來越多.... 這些畢業生在僧多粥少的就業市場下.... 不是往更高深的學問(學位???)繼續邁進(為興趣???).... 不然就是認賠殺出及早轉業.... 少見能找到在相關領域裡一份穩定的工作....
(還有340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