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bi Mania
近年來大家特別重視分子生物學,
是一個明顯的趨勢
但是,與其去批評重視分生矯枉過正的一些看法
不如想想,為什麼分生會這麼受到重視?
特別是這個學術自由的年代
我覺得這要先從所謂「學術領域」開始去想
科學,或是說生物吧,本身是沒有自然的劃分領域的
一個「領域」其實是人為的劃分
劃分的依據往往是人們掌握科學的能力。
像是20世紀初,胚胎學跟遺傳學是「兩門學問」,但是現在已經被發育生物學整合
行為學跟演化也是壁壘分明,但是現在已經綜合探討
劃分的原因不是因為它們不相干,
而是因為我們還不能掌握其中之間的關係
那麼回到「分生」這個領域
以前細胞學家跟生化學家是不相干的
現在已經整合成細胞分子生物學(雖然依主題,研究方向還是不盡相同)
而且是學界流行的領域
分生跟其他領域的最大差別?
我覺得是有機化學的雄厚基礎,
讓分生的所有現象,都可以向分子之間的化學反應逼近
而沒有跳脫或是抽象的哲學or經驗性假設
所有現象都可以歸為化學的反應
並且用化學反應的規則去得到標準化的答案。
所以分生領域的邏輯頗清晰
分生領域的現象與模型,描述的也頗精確
相較之下,生物學更高層次的基礎,似乎就沒有如此紮實
像組織跟生理學,也有很好的邏輯跟科學實驗發展
但是常常流於生物太過複雜,而沒有標準化的答案。
組織學的基底是細胞,對細胞還不夠了解,對組織的行為就只能先臆測
邏輯中的「因為(細胞如何如何了)...所以(組織出現了某某現象)」
^^^^^^^^^^^^^^這就是不確定所在
所以學術領域的推進隨著層次而提昇...
(這裡牽扯到一個問題,為什麼物理次原子的性質不了解,
而化學界還可以穩如泰山?
因為化學的模型實在是太有力了,自己就可以做很好的基礎)
現在很多領域「應用」到分生,是怎麼說呢?
很多人說「分生只是工具,我們要好好的用它」我覺得這樣說怪怪的
因為分生本身是一個層次,哪ㄍ層次自己有自己的現象,
怎麼會只是工具?
現在生態、醫學、育種都「應用」分生
其實是藉重分生的化學基底,去建立十分穩固的模型
像考古定年,用地質的分析可能偏差較大
分生的分析不是萬無一失,而是相對的可靠
演化的DNA定序,比起型態和其他的證據的特色就是
它可以量化,所以意義跟誤差同時都量化了
這個基礎是其他分析所不及的。
同樣醫療的原理,從物理性的評估、診斷
到分生的檢定,分生是反映細胞直接的狀態,邏輯很好遞移
其他的症狀也非常有價值,那是更整體的評估
但是,其中對於病情的推移,邏輯上就隱含了一層層的不確定
所以說,學習分生的好處,是讓我們從物理化學分生的層次連接起來
使它能做為高層次的發展基礎,穩固所有的邏輯和誤差
便於量化、分析、建立模型
只學好分生只是打好基礎
對於生理、生態、演化、行為學等等領域來說
這個基礎還要該領域的專業研究去往上伸展,
才能算是完成科學研究的工作
所以分生很重要,如同以上所述,但是絕對不是一切...
我聽過一個演講:該主講說:21世紀的生物學只有2個重點:
molecule biology and biodiversity
我覺得這果然是20世紀的說法^^|||
21世紀的生命科學是跨領域且跨層次的
在也不會像19世紀一樣,被喻為集郵了.....
(這是當時一位物理諾貝爾得主所評論的)
--
天下最難的事,就是享受最簡單平凡的日子
而最簡單平凡的日子,往往是天下最單純的幸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09.32.3
Biology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18
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