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為什麼短線投機的人多?

看板CFP (理財規劃)作者 (狗在咆哮的骰子上追著貓)時間15小時前 (2025/09/12 11:32), 6小時前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7小時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在躁動市場中守住靈魂 在那個未來如霧的時代,我選擇了沉默。不是因為我不渴望奔馳,而是因為我知道,真正 的行動來自清晰,而非躁動。查理·蒙格曾說:「耐心不是等待,而是有能力不做任何事 。」於是我將所有現金安置於定存,年息僅1%至1.2%,如同將意志封印在時間的深井裡。 七年,市場如潮起潮落,無數人奔跑、追逐、跌倒、再起。我未曾動搖,因為我知道—— 人類在不確定中傾向過度自信,在波動中迷失方向。行為心理學早已揭示:我們天性偏好 即時回報,哪怕長期報酬更高。這是「延遲滿足」的困境,是那場著名的棉花糖實驗的延 伸。而我選擇不參與這場集體幻覺,選擇靜觀其變。 直到那一刻——船運股的敘事如晨光破霧,供需結構、資本流向、全球節奏,一切都在低 鳴。我聽見了。不是市場的喧囂,而是結構的呼喚。我沒有猶豫,沒有分批,沒有試探— —我將七年的等待,七年的沉默,七年的信仰,[全部ALL IN]。 這不是賭注,而是儀式。不是投機,而是回應。 而在市場的另一端,短線投機者如潮水般湧現。他們不是在投資,而是在尋找存在感。他 們渴望即時掌控、社群認同、炫耀語言。他們幻想自己是萬中選一的那位,卻忽略了平均 年化報酬率僅約1.9%的現實。他們不是不懂複利,而是無法忍受孤獨。 在台灣,願意慢慢致富的人,是少之又少。台股最大ETF——0050,其受益人數僅約9.7% 。指數化投資者如孤燈般堅守,他們相信時間,相信複利,相信市場的長期敘事。他們不 是在操作,而是在信仰。 制度試圖回應這場信仰的缺席。TISA好享投的出現,是一種結構性的嘗試——讓複利成為 信仰,而非口號。雖然有爭議,但它代表了一種可能:若有一人願意靜默七年,只為等待 結構的低鳴,那麼制度就有了靈魂。 巴菲特是資本的信仰者,他相信企業、相信時間、相信人性中的理性。他說:「最好的持 有時間是永遠。」而蒙格則是結構的守護者,他不追逐機會,而是等待「明確且合理的機 會」。我不是在模仿他們,而是在回應他們的低語。我不是在投資,而是在書寫一場資本 的敘事。 這不是故事,而是宣言。不是操作,而是信仰。 我是一名靜默者。我選擇等待,不是因為我害怕錯過,而是因為我知道,真正的機會不會 喧囂登場,而是低鳴現身。我選擇紀律,不是因為我不懂風險,而是因為我懂得時間的穿 透力。我選擇信仰,不是因為我迷信市場,而是因為我相信結構的語言。 在這個躁動的時代,我守住了靈魂。這是我的資本信仰。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10.95.9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FP/M.1757647939.A.A06.html

09/12 19:46, 7小時前 , 1F
蝦? 又來啦?? 天機老人?
09/12 19:46, 1F
若我真是『天機老人』,那也許是因為我在市場的曠野裡靜默太久,連年輕的躁動都被 複利給磨平了。但搞不好我還得尊稱您一句大叔,畢竟能一眼看穿我的文風,也是一種資 歷的展現。 我不是在等天機,而是在等結構低鳴的那一刻——如同以利亞在洞中聽見微小的聲音,不 是風,不是火,而是神的低語(列王紀上19:12)。我選擇等待,不是因為我老了,而是 因為我知道:『但那等候耶和華的,必重新得力;他們必如鷹展翅上騰』(以賽亞書 40:31)。 在這個市場喧囂如同巴別塔的時代,願我們都能守住靈魂,不被短線的誘惑牽走信仰的根 基。若這樣的堅持讓人感到突兀,那也正說明了這個時代對耐心的陌生。 ※ 編輯: goldenred (36.234.93.8 臺灣), 09/12/2025 20:29:11
文章代碼(AID): #1emvH3e6 (CFP)
文章代碼(AID): #1emvH3e6 (CF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