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在海外教華語的一些感想

看板ChineseTeach (華語教學)作者 (Apple)時間13年前 (2012/02/14 06:09),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lovelyamy (hello)》之銘言: : 現在人在英國讀書 : 最近學校語言中心中文班的老師生病 所以我有機會幫忙代課 : 在海外的華語班 當然是教漢語拼音簡體字 : 之前在台灣時候就有上過師大的華語教學實務班 也考到的教育部的證照 : 自己自學了一下簡體字 就上陣了 : 剛開始時當然很緊張 因為一方面其實還沒有正式課堂教學經驗 : 另一方面是擔心學生突然問我什麼字什麼詞怎麼寫 我一下子可能寫不出簡體字 : 今天 學生問我一些發音的問題 : 我教他們念生詞 "音樂會" : 有一兩個英國學生露出了奇怪的眼神 : 後來有一個人舉手請我念"英國" 然後問說為什麼我沒有發"y"的音 : 他問我說怎麼念才對 是要發"y"的音還是不用 他說聽我唸感覺出明顯的不同 : 我當下還真是傻了 有點不知怎麼應對 心裡想說"難道是台灣口音嗎" : 但我覺得我唸的是對的啊 怎麼可能把"y"發出來 很多餘耶 : 我就有點想模糊地帶過說 其實沒什麼太大的分別 幾乎是一樣的音 : 他是說因為英文裡有"y"的音 所以他可以感覺到不同 : 然後他又特別說聽我唸感覺很不同 好像之前那個老師都有發出"y"來一樣 : 我也不敢說哪個對哪個錯 就先這樣帶過了 : 後來我自己查了查 "y"根本就只是寫上去而已 不用發音的 ^^^^^^^^^^^^^^^^^^^^^^^^^^^^^^^^^^^^^^^^^^^^^^^^^^^^^^^^ 對啊,如果只寫 i- 怕外國人看不懂或念錯。 : 所以我是對的沒錯! 但站在講台上教著不是自己從小學的東西然後被質疑的時候 : 真的會沒有自信起來 : 剛剛讓我不禁感嘆 啊 如果他們學注音的話 就不會有什麼"y"發不發音的問題了 ^^^^^^^^^^^^^^^^^^^^^^^^^^^^^^^^^^^^^^^^^^^^^^^^^^^^^^^^^^^^^^^^^^^^^^^^^^^^ 真的!   雖然注音與漢拼各有利弊,兩者都不完美。 但外國人看到拉丁字母,讀說時絕對受到他們的母語影響。 注音符號是以新的符號讓他們去記憶新的發音,至少在閱讀時不會受到母語影響; 注音符號隱含筆畫寫法、筆順、漢字結構的概念,寫注音等於預習漢字; 注音跟漢字一樣可橫書也可直書。 光憑這三點,注音就大勝。   我覺得漢拼只適合當中文音譯至羅馬拉丁字母的系統, 或者頂多當中級以上的輔助系統。 初學者應該都先學注音符號,等到語音穩定後, 再學任一套羅馬拉丁字母的拼音系統。 有人會說,教發音先直接教聽說,等教完再教讀寫,可免去閱讀時受漢拼誤導。 但事實上, 在外國人尚未熟練華語發音之前就教讀寫,結果就是他們經常念錯。 有人又會說,糾音即可。 但事實上, 臺灣的課程設計無法分配足夠時間奠定發音基礎,所以他們還是念錯, 除非他們另外選發音專課加強。 然而,即便是說得相當好的中高級學生, 雖然他們早就知道正確的發音,但有時仍然不小心故態復萌。 有人或許會疑惑,大陸學童學漢拼念中文很標準, 那是因為他們直接把漢拼當中文母語的符號系統, 而外國人已學過自己的母語,看到類似的符號,要大腦不聯想到他們自己的母語很難吧。 對岸的問題恰巧相反,小朋友是在學外語時會發生念錯的狀況(以漢拼去念外語)。 : 我也會很肯定我自己是對的 : 剛剛自己又複習了一些漢語拼音、注音符號的優缺點 : 但當然還是私心地覺得學注音比較好 幫助漢字學習還有避免混淆 : 有點雜亂的心得分享~ : 不知道有沒有其他版友有其他漢語拼音造成混淆的例子呢? ^^^^^^^^^^^^^^^^^^^^^^^^^^^^^^^^^^^^^^^^^^^^^^^^^^^^^   超多的~ 而且根據其國籍或母語的不同,有各式各樣、匪夷所思的混淆, 間接或直接,我一糾再糾,但學生通常無法第一次就念對,總是直覺以母語念漢拼。 於是我解說示範愈來愈好,但學生念得不一定愈來愈好。(怪我?) 我覺得國音第二式、威翟式、耶魯式都比漢拼準確。 漢拼是為了充分利用鍵盤上的二十六個字母以便輸入才變成現在這樣, 卻不利學習發音。 可惜的是, 初學者不懂注音的好處,誤以為用已知的羅馬拉丁字母學發音比較好。 可惜的是, 即使臺灣華語教學的歷史很悠久,但大陸國力強大,後來居上,聯合國只有對岸的位置。   由於得配合語言中心進度或補習班政策,我大多得教漢拼,總是得糾那些音。 補習班只教認符,但不教結合韻母和拼讀,也不教書寫, 學生根本不算學會真正的注音符號系統, 日本國內的「中國語」是對岸那套,所以他們很快就會忘了注音,又受到漢拼誤導了。 日本人的混淆分為兩類,誤念為日語羅馬字或英語的發音。 經由示範和練習,可以發現他們其實有能力念對, 但漢拼和母語的餘威太強大,他們習慣成自然,我仍是白費力氣。 只有一次,我終於有機會(偷偷)把完整的注音(結合韻母、兩拼、三拼)教完, 這位學生是五十幾歲的中年大叔,沒學過漢拼,課堂上只看注音。 最後,他的發音真的比其他同齡的初學者好, 而且他也學會拼讀了,我依序指兩個或三個符號他就能念對。 可惜因為教務要排課給新老師而調動人事,我無法繼續教他,否則可以教得更完整一點。   其實,初學者學外語發音當然是找 IPA 跟該語言的書寫系統對照最好。 我自從學了 IPA 就改靠聽力和 IPA 矯正外語發音。 臺灣人希冀用注音能學好外語發音, 跟外國人用漢拼或母語的符號想學好華語發音一般不合理。   學任何外語都應該入境隨俗, 學習對方的書寫系統,能幫助學習者更快轉換到新的思考模式。   注音絕對不是最好的系統, 但它能減少羅馬拉丁字母的干擾,幫助外國人專注在華語模式上。 Amy 老師加油! 妳的學生已經學了漢拼,除了確實糾音、示範、對比正誤以外,沒別的辦法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5.16.23 ※ 編輯: nanpyn 來自: 59.115.16.23 (02/14 06:12)

02/14 21:23, , 1F
很棒+實用的經驗分享!!謝謝:)
02/14 21:23, 1F

02/15 12:28, , 2F
感謝分享!!
02/15 12:28, 2F

07/09 00:33, , 3F
07/09 00:33, 3F
文章代碼(AID): #1FEOe7D9 (ChineseTeach)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EOe7D9 (ChineseTea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