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新聞] 再見了﹐格老﹗

看板Economics (經濟學)作者 (空空大師)時間19年前 (2006/02/01 17:05),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關於這篇文章,我有幾處疑問, 盼版上大大們來幫我解惑一下。 (1)我們知道: 縱使Fed曾否認他們係以Taylor Rule來決定調息的規律, 但無論學界還是實務界,人們對於Taylor Rule的觀感,大多褒過於貶。 就Taylor Rule而言,名目利率反應了通膨缺口(gap)及產出缺口, 產出缺口又係以實際GDP來表現, 而重要的是:實際GDP與失業率又有若干穩定的關係存在, 為何Barro在此敢斷言利率的調整主要是針對就業市場而非看實際GDP? 是不是與資料取得的先後有關?...我還沒想清楚..... 若大大們瞭解Barro的背後思考或其他大師們相關的文獻,請賜文!....感謝! (2)Barro說:數據還顯示﹐相比產權、法律規定、市場自由化、 高效的教育和衛生體系其他許多因素﹐ 通貨膨脹的穩定程度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並不比它們更高。 關於這點論述,若版上大大們熟悉內涵的話, 煩請賜文(或賜相關的『經典』文獻,亦可)。 (3)Barro所說的這三種途徑是確實是預測了加息將停止,沒錯,我認同。 但這『說明了』市場認為Bernanke將順利繼任。 這其中的關連性是....? 還是說,我太過嚴肅的對待此處的因果論述了? Barro僅是藉此『形容』葛老時代的結束, Bernanke時代的來臨所做的政策改弦更張? 但那又為何煞有其事的說了三個途徑來論證?....我不甚瞭解? (欸,...可能我想太多了....,這個問題不大,前面兩個疑問比較大, 比較重要...) 感謝賜文! : 在格林斯潘時代﹐通過調整利率來實現穩定且溫和的通貨膨脹幾乎已成為一種近乎制度化 : 的做法。當總體通貨膨脹高出默許的目標區間(這個區間現在大約在2%-3%)時﹐Fed就會 : 加息﹐反之將降息。自從1987年以來﹐這一做法使美國的通貨膨脹走勢一直保持平穩。 : : 除了應對通貨膨脹之外﹐格林斯潘還將利率作為調節經濟增長步伐的一個工具﹕當經濟走 : 強時﹐Fed就會加息﹐經濟趨緩時就降息。這種調整主要是針對就業市場﹐而不是看實際 ^^^^^^^^^^^^^^^^^^^^^^^^^^^^^^^^^^^^^^^ : GDP。比如在1993年末﹐針對就業強勁增長、失業率下降的情況﹐Fed將聯邦基金利率從 ^^^^^^ : 1993年末的3%上調到1995年年中的6%。 : : 反之﹐在2001-02年的經濟衰退時期﹐面對低迷的勞動力市場﹐Fed開始下調利率﹐至2003 : 年年中﹐聯邦基金利率從2000年末的6.5%降到了1%。Fed在這方面的利率調整的效果還不 : 是很清楚﹐我們不知道經濟是否因為Fed根據就業市場的強弱調整利率而變得更繁榮了。 : : 但有一種普遍看法我很贊同﹐那就是穩定且溫和的通貨膨脹環境增強了經濟的實際表現。 : 人們可以從國際範圍的很多例子裡找到支持這種看法的依據﹐這些經驗證明﹐高通脹阻礙 : 經濟增長。數據還顯示﹐相比產權、法律規定、市場自由化、高效的教育和衛生體 ^^^^^^^^^^^^^^^^^^^^^^^^^^^^^^^^^^^^^^^^^^^^^^^^^^^^^^^^^^^^^ : 系等其他許多因素﹐通貨膨脹的穩定程度對經濟增長的重要性並不比它們更高。 ^^^^^^^^^^^^^^^^^^^^^^^^^^^^^^^^^^^^^^^^^^^^^^^^^^^^^^^^^^^^^^^^^^^^^^ : 健的貨幣政策也未必能保證經濟高增長﹐關於這一點﹐瑞士的情況就是一個例證﹐在上世 : 紀七十年代至九十年代期間﹐瑞士通貨膨脹率一直不高﹐但其經濟增長也很低迷。 : : 通過三種途徑對短期聯邦基金利率的走勢進行研判都得出了相似的結論。 ^^^^^^^^^^^^^ : 結果﹐三種方法都預測加息將停止﹐這說明市場認為貝南克將順利繼任。 ^^^^^^^^^^^^^^^^^^^^^^^^^^^^^^^^^^^^^^^^^^^^^^^^^^^^^^^ : : -- 善問者,如撞鐘,叩之以小則小鳴,叩之以大則大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13.86.166 ※ 編輯: minmax 來自: 59.113.86.166 (02/01 17:32)

02/01 17:52, , 1F
我也是想不通失業率的那個部分呀...
02/01 17:52, 1F
文章代碼(AID): #13u7dDEy (Economics)
文章代碼(AID): #13u7dDEy (Economic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