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我如何被美國凍結帳戶

看板Foreign_Inv (海外投資)作者 (歡喜作,甘願受)時間10年前 (2015/05/06 23:06), 編輯推噓28(2807)
留言35則, 2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雖然大多數人都不會遇到像我一樣的情況,但還是把這篇心得分享給各位未雨綢繆。 如果不喜歡長文,可以直接end跳過事發經過看結論。 小弟因為熱愛旅遊,喜歡跑的地方通常也比較偏僻, 在今年二月安排了一趟土耳其-伊朗的旅行, 就這麼恰好地成為美國經濟制裁的受害者。 小弟遭到凍結的是美國的銀行帳戶,至今我沒有得到銀行正式的解釋或是通知, 幾乎和銀行的聯繫都是用電話和客服人員聯絡, 客服人員也僅以猜測或是含糊的說法告訴我事發的"可能原因", 所以事實究竟如何我無法斷定,僅提供我的經驗跟推測給大家參考: 過去因故積欠美國朋友一些錢,由於二月中旬有一筆美國帳款到戶, 我在土耳其境內察看網路銀行、確認帳款入戶之後, 在入境伊朗後用手機app分三次同行轉帳給我朋友,當時一切正常並無異狀, 朋友也回報入款正常。兩週後我回到台北,發現手機app和網銀都無法登入, 顯示我的帳戶被"suspended"。 致電客服,客服人員說我需要提供Notarized Statement(公證文件), 公證我的"Location"才能解凍。 因為是第一次接觸公證文件這個東西, 研究才發現美國跟台灣的公證程序其實相差甚大, 擔心是否銀行只接受AIT的公證文件(除了價錢貴一倍,個人經驗比較不喜歡去那邊辦事) 為求謹慎又致電客服確認它們接受台灣地方法院的公證文件,因此參考網路上的範本後, 自行修改一份連同中華電信英文帳單到新店的臺北地方法院公證。 公證程序就不累述,網上都查得到。完成公證文件後,利用google drive的fax app傳到 銀行指定的號碼,但等待了數日都沒有回音,之後就開始了更漫長的等待之旅... 期間我致電給客服至少三次,有一般的客服人員,也有更高層的客服經理跟我對談 ,但他們一致的回答都是: 客服人員沒辦法接觸到真正有權限的部門-Office of Foreign Asset Control。 他們只能提供給我留語音信箱的電話號碼,而且也只能是由我親自錄音傳話, 客服人員不能替我聯繫,然而這個號碼我留言三次,都沒有得到任何回覆。 同時因為一個朋友剛好要去美國,請託他直接將我的公證文件正本直送到當初開戶的分行 ,分行的人員僅回覆:他們跟客服人員一樣,無法接觸到負責的Office, 最多是幫我傳真公證文件,但之後一樣石沈大海。 終於在四月底最後一次電話中,客服人員突然提供該部門的email信箱,寄信之後成功收 到回覆,然而他們卻說"如在美國境外,請提供美國大使館公證的文件", 當下有點傻眼,客服不是說台北法院的也可以嗎? 抱持著估切試試,我又回信問當初客服說可以用台北法院的公證, 該部門才回覆我帳戶已經解凍了。 其距離我發覺帳戶凍結的三月初,也已經近兩個月的時間… ----- 我總結一下個人猜測整件事情發生的可能原因: 1. 在伊朗境內沒有使用vpn,就登入銀行帳號 2. 我的帳戶一段時間沒有動靜,突然有相對大額款項匯入之後,就分筆匯出。 3. 我在土耳其跟伊朗都有分別登入過,複雜的跨境紀錄可能也是原因。 每次跟客服人員詢問,他們大多都不直接回答凍結的原因, 而是回答"如何解凍",經過追問之後,也都會回答: "可能是你有在高風險國家登入帳戶","或許涉及經濟制裁(sanction)的法令", 這種比較迂迴的答覆, 以這些答覆、發生時間以及我的紀錄來看,最有可能的解釋我相信是伊朗的ip與匯款活動 造成的。 雖然最後還是成功的解凍帳戶,但兩個月中間擔心存款凍結、是否造成日後入境的種種, 對於不諳美國法律的我來說,也實在不好受。 伊朗正在和美國進行核計畫與經濟制裁的談判,可能不久就會解除經濟管制, 相信此經驗一樣適用到其他類似的國家。美國號稱尊重財產權, 但其下手一樣是毫不手軟,希望一點經驗可以讓大家防患未然。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09.221.218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eign_Inv/M.1430924819.A.255.html

05/06 23:18, , 1F
感謝分享 你分析的原因應該是對的
05/06 23:18, 1F

05/06 23:18, , 2F
如果你人在美國那notarize 還蠻簡單的...
05/06 23:18, 2F

05/06 23:27, , 3F
有些銀行是偵測到若你人在被制裁國家如伊朗就封鎖相關服
05/06 23:27, 3F

05/06 23:29, , 4F
務 例如官網連不上或APP不能用 我盡量不和美國業者打交道
05/06 23:29, 4F

05/06 23:31, , 5F
美國好遠 和亞洲業者往來 必要時飛一趟去解決
05/06 23:31, 5F

05/06 23:56, , 6F
感謝分享
05/06 23:56, 6F

05/07 00:07, , 7F
推~潛在的風險啊
05/07 00:07, 7F

05/07 01:38, , 8F
旅遊前跟銀行通報旅行計畫會比較好,比如用到ATM
05/07 01:38, 8F

05/07 02:42, , 9F
推原po
05/07 02:42, 9F

05/07 06:40, , 10F
真可怕
05/07 06:40, 10F

05/07 09:11, , 11F
謝謝原PO 如果是我遇到 我不知道該怎麼處理耶
05/07 09:11, 11F

05/07 09:20, , 12F
複委託的10幾塊鎂可以避開這種風險又不用匯費,感覺不貴
05/07 09:20, 12F

05/07 11:27, , 13F
謝謝原po的分享
05/07 11:27, 13F

05/07 11:51, , 14F
真是沒想到的境遇,我看我要來思量看看應對措施。
05/07 11:51, 14F

05/07 14:57, , 15F
應該是在被制裁的問題,我沒通報到處用網銀一直都ok
05/07 14:57, 15F

05/08 04:32, , 16F
推!
05/08 04:32, 16F

05/08 07:38, , 17F
推經驗分享
05/08 07:38, 17F

05/08 09:21, , 18F
推!
05/08 09:21, 18F

05/08 14:29, , 19F
推!
05/08 14:29, 19F

05/08 18:56, , 20F
推!
05/08 18:56, 20F

05/09 21:19, , 21F
05/09 21:19, 21F

05/10 09:44, , 22F
推!
05/10 09:44, 22F

05/10 15:19, , 23F
推無私分享 感覺複委託風險小 省時省力又省事
05/10 15:19, 23F

05/14 11:42, , 24F
一堆人說在美國開戶風險比台灣低~
05/14 11:42, 24F

05/14 11:42, , 25F
等遇到事情時~就知道什麼叫風險了~有能力處理再到美國開
05/14 11:42, 25F

05/14 11:43, , 26F
戶吧~複委託根本不貴~只是被污名化了~
05/14 11:43, 26F

05/14 17:27, , 27F
可以分享一下不貴的複委託帳戶嗎??
05/14 17:27, 27F

05/14 17:29, , 28F
推樓上
05/14 17:29, 28F

05/14 20:09, , 29F
複委託貴不貴見仁見智 對於時間=金錢的人來說不算貴
05/14 20:09, 29F

05/14 22:54, , 30F
去broker徵就有了
05/14 22:54, 30F

05/15 11:28, , 31F
問過兆豐的正式答覆,要0.4% 39美金每筆....
05/15 11:28, 31F

05/15 15:12, , 32F
沒有再找正式答覆的啦,去broker版徵吧
05/15 15:12, 32F

05/26 11:36, , 33F
05/26 11:36, 33F

05/31 10:50, , 34F
感謝分享...
05/31 10:50, 34F

07/25 14:50, , 35F
不愧是美帝XD
07/25 14:50, 35F
文章代碼(AID): #1LIYuJ9L (Foreign_Inv)
文章代碼(AID): #1LIYuJ9L (Foreign_I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