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海外所得稅問題

看板Foreign_Inv (海外投資)作者 (小字)時間9小時前 (2025/02/13 00:19), 編輯推噓1(107)
留言8則, 1人參與, 8小時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對剛接觸「海外所得稅」的各位板友 可以上網找「所得稅基本稅額條例」和「個人所得基本稅額申報表」 從頭到尾看完,就會比較了解了 以下的例子,只針對常見的「國外股票」海外所得舉例,不包含其他被算入的項目。 不保證絕對正確、完整。請勿作為投資的依據。請自行詳閱法規。 一、什麼是所得 「所得」指的是「增加的部分」 銀行定存,利息是所得,本金不是所得(跟國內所得稅一樣) 存股,領到股利是所得,股票本身不是所得(跟國內所得稅一樣) (美股股利被扣繳30%,我就略過,有興趣自己查) 買股票賺價差,賺到的價差是所得,當初購買的成本不是所得 ^^^^^^^^^^ (所得稅法4-1特別規定,國內的證券交易所得停止課徵所得稅,所以大家可能比較不熟) 當然,直接看券商年度對帳單是最方便的方法 不要看到未實現損益那裡去。 還沒賣的股票,你的價差獲利就還沒有「實現」,所以所得是 0 二、這些是哪一年的所得呢? 是以「賣出交割」的那一天計算 2020買進的股票,一直沒賣,價差的所得= 0 2017買進的股票,中間不動,2024賣出,賺到的價差算是2024的所得 (至於每年領到的股利,是各個年度得的所得) 我不確定你的券商年度報表,是以賣出日還是交割日紀錄 如果有在12/31賣股票的,可以自己觀察一下 三、我的海外所得是多少? 海外是指國外、香港、澳門 (不含大陸,大陸算是我國領土,大陸所得算國內所得) (香港澳門也是我國領土,但在1997/1999以前是外國,所以稅法這裡繼續把它比照外國) 海外所得 = 海外利息 + 海外股利 + 海外證券交易所得(賺價差) + 海外薪資 ...等等 海外所得如果不到100萬 → 就視為0 海外所得如果是 101萬 → 那就沒變,是101萬 四、免稅額是多少? 並沒有「海外免稅額」這種東西! 750萬是 (國內+海外)的免稅額 (詳細可參考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第12條、第13條) 如果你的國內綜合所得淨額是500萬,海外所得是249萬 加起來不到750萬。你看到這裡可以結束了,不用申報。當然更不用繳。 可以參考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第3條 至於有人說,超過100萬就要申報 推測他們可能是想要避免之後匯回時,被誤會是應稅所得?我不確定 我沒有相關經驗,還請板友補充 五、超過免稅額就要報稅嗎? 好像是耶。可以參考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第3條、第5條 你除了原本的綜合所得稅申報書,還要填個人所得基本稅額申報表 六、超過免稅額就要繳稅嗎? 如果你的(國內+海外)所得是760萬,那要繳多少稅呢? 暫定基本稅額算法 = (760萬-750萬)*0.2 但別忘了,你應該本來就有繳綜合所得稅 你真正要繳的稅是 max(綜合所得稅 , 基本稅額) 所以你如果本來就繳很多綜所稅,有可能基本稅額是不用繳的 以上淺見,寫得不完整,還請各位自己查法條 可能有錯誤,請多指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135.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eign_Inv/M.1739377172.A.8ED.html

02/13 00:48, 8小時前 , 1F
觀念寫得算清楚正確, 先推一下
02/13 00:48, 1F

02/13 00:48, 8小時前 , 2F
海外所得百萬才要申報的部分, 我補充一下個人作法
02/13 00:48, 2F

02/13 00:49, 8小時前 , 3F
我到後來無論多少只要海外所得是正的, 即使沒超過一百萬
02/13 00:49, 3F

02/13 00:50, 8小時前 , 4F
也都報, 這是 ok 的, 單純只是為了留下國稅局的報稅紀錄
02/13 00:50, 4F

02/13 00:51, 8小時前 , 5F
方便以後如果大額要匯回來, 就有資金來源的證據了
02/13 00:51, 5F

02/13 00:53, 8小時前 , 6F
只是有備無患, 不然其實海外券商如果有 VISA debit card
02/13 00:53, 6F

02/13 00:54, 8小時前 , 7F
拿來刷或者提款, 對國稅局而言根本幾乎等於隱形, 只是怕
02/13 00:54, 7F

02/13 00:54, 8小時前 , 8F
萬一有要大額匯回來 (突然想買棟豪宅......), 方便作業
02/13 00:54, 8F
文章代碼(AID): #1dhCeKZj (Foreign_Inv)
文章代碼(AID): #1dhCeKZj (Foreign_I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