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17年 單筆投入 股債配置

看板Foreign_Inv (海外投資)作者 (阿花)時間1月前 (2025/02/25 10:49), 1月前編輯推噓21(210113)
留言134則, 18人參與, 1月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我也常看綠角的文章,但當時他範例常用的股債配法我是認為跟他想推廣的概念違和 既然是想買全市場幹嘛分區域各15%,這其實是變相在主觀看衰美股 (剛看他文章說這代表投資人對全球市場沒看法,這句話就是錯的) 隨便拿同樣是股債6比4的AOR,不看股息2008到現在都有146%,考慮股息更不用說了 推文有人說只是舉例,但綠角提這種配置很多年了, (更正:綠角否認報導) https://i.imgur.com/zKyWiqB.jpeg
我以前看綠角文章,其中一個不解的就是對他發表那麼多文章後最後選擇的配置。 ※ 引述《okokok0410 ()》之銘言: : 近年來大家理財觀念越來越好 : 都知道買市值型大盤 : 單筆投入勝率高 : 尤其搭配股債配置 : 讓資金在週期內起伏更小更穩定 : 但也有一派認為年輕人不該配債 : 近日偶然拜讀了 綠角大的文章 : 投資週期從2008-2024 : 股債比是60:40 : 股(Vti Vgk vpl vwo)各15% : 債(iei bwx)各20% : 每年再平衡 : 結果17年間累計總報酬92.1% : 雖然17年資產幾乎翻倍了 : 如果勝率是指本金沒有短少 : 那指數投資加股債配100%贏了 : 但17年來的物價 房價 通膨 : 有種看起來好像贏卻又沒有贏的感覺 : 是不是我忽略了什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230.143.16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Foreign_Inv/M.1740451792.A.FE9.html ※ 編輯: rmna (61.230.143.163 臺灣), 02/25/2025 10:54:11

02/25 13:02, 1月前 , 1F
個人好奇有研究市值加權和各種加權方式(包含等權)應
02/25 13:02, 1F

02/25 13:03, 1月前 , 2F
用在地區上的比較研究嗎
02/25 13:03, 2F

02/25 13:20, 1月前 , 3F
他只是舉例,又不是真的這樣投入
02/25 13:20, 3F

02/25 14:39, 1月前 , 4F
原po的意思就是說為什麼用這種方式舉例 畢竟已經大幅偏
02/25 14:39, 4F

02/25 14:39, 1月前 , 5F
離VT的比例 若是指數化 理應使用指數比例分配才對 不然
02/25 14:39, 5F

02/25 14:39, 1月前 , 6F
就有看空美股的疑慮
02/25 14:39, 6F

02/25 15:08, 1月前 , 7F
VT裡的美股占了60%以上,是不是太多?萬一未來美股表現不好
02/25 15:08, 7F

02/25 15:08, 1月前 , 8F
會受很大的影響,利用VTI+VXUS或是像綠角大分四區域,降低
02/25 15:08, 8F

02/25 15:10, 1月前 , 9F
美股比例(依每個人看好程度),不管哪個區域表現好都可以
02/25 15:10, 9F

02/25 15:10, 1月前 , 10F
受益
02/25 15:10, 10F

02/25 15:38, 1月前 , 11F
綠角有開付費課程
02/25 15:38, 11F

02/25 15:56, 1月前 , 12F
等美股均值回歸到全球占比40%, 你就知道為什麼了
02/25 15:56, 12F

02/25 16:52, 1月前 , 13F
市值型的美股占比高是因為它市值高...即使未來60->40%
02/25 16:52, 13F

02/25 16:53, 1月前 , 14F
也不會叫做均值回歸..
02/25 16:53, 14F

02/25 17:37, 1月前 , 15F
同意樓上
02/25 17:37, 15F
※ 編輯: rmna (61.230.143.163 臺灣), 02/25/2025 17:52:09

02/25 17:55, 1月前 , 16F
被動投資就是要追求全市場報酬,各區同比重就不能代表全市場
02/25 17:55, 16F

02/25 17:55, 1月前 , 17F
,譬如能想像0050但台積固定2%嗎
02/25 17:55, 17F

02/25 17:55, 1月前 , 18F
我錯了, 那改叫市值回歸比較恰當
02/25 17:55, 18F

02/25 18:08, 1月前 , 19F
有什麼難想像 國外也有標普500的等權重指數啊
02/25 18:08, 19F

02/25 18:16, 1月前 , 20F
那是我不知道lol
02/25 18:16, 20F

02/25 18:31, 1月前 , 21F
Sp500每隻股票佔比1/500,代號RSP
02/25 18:31, 21F

02/25 18:31, 1月前 , 22F
Invesco S&P 500 Eql Wght ETF
02/25 18:31, 22F

02/25 21:52, 1月前 , 23F
重點不是哪個方法好 是綠角這樣邏輯前後矛盾
02/25 21:52, 23F

02/25 21:53, 1月前 , 24F
我其實也這樣覺得,但他是推動台灣指數化最早的幾
02/25 21:53, 24F

02/25 21:53, 1月前 , 25F
個人,不敢對這種前輩有什麼指責XD。反正也不會差
02/25 21:53, 25F

02/25 21:53, 1月前 , 26F
異太多啦
02/25 21:53, 26F

02/26 00:42, 1月前 , 27F
這個例子有點類似 Naive 1/N Diversification。
02/26 00:42, 27F

02/26 00:43, 1月前 , 28F
Naive 1/N Diversification 其實也不是那麼容易打敗,很多精
02/26 00:43, 28F

02/26 00:43, 1月前 , 29F
巧模型回測起來還往往輸給 Naive 1/N。
02/26 00:43, 29F

02/26 01:19, 1月前 , 30F
選擇equal weight 可以是偏好,但這就不能算是獲取市場報酬
02/26 01:19, 30F

02/26 01:19, 1月前 , 31F
吧?
02/26 01:19, 31F

02/26 01:21, 1月前 , 32F
地區內選擇市值權重投資VTI,卻在不同地區間選擇用等權重
02/26 01:21, 32F

02/26 03:03, 1月前 , 33F
RSP蠻有趣的 果然還是要資本主義國家懂玩
02/26 03:03, 33F

02/26 08:51, 1月前 , 34F
話說如果去找 fundamental weighting 論文,會發現很多都是
02/26 08:51, 34F

02/26 08:52, 1月前 , 35F
2010或之前的文章。我的臆測是近幾年 cap weighted 實在表現
02/26 08:52, 35F

02/26 08:53, 1月前 , 36F
太好,導致有 publication bias 也說不定。
02/26 08:53, 36F

02/26 09:03, 1月前 , 37F
進一步臆測,綠角當初開始寫blog時,可能比較流行這個吧。
02/26 09:03, 37F

02/26 09:11, 1月前 , 38F
話說有一段時間還流行過 GDP weighting。這個就是地區內市值
02/26 09:11, 38F
還有 58 則推文
還有 2 段內文
02/27 10:52, 1月前 , 97F
朋友2017年看綠角用美國券商買, 就是4區各20%債20%
02/27 10:52, 97F

02/27 11:02, 1月前 , 98F
只能說舉例但只舉一個, 其實影響滿大的
02/27 11:02, 98F

02/27 11:05, 1月前 , 99F
但其實才5年, 和VT差距也不會很大
02/27 11:05, 99F

02/27 11:34, 1月前 , 100F
我自己當然是忽略他的範例,但除了樓上例子,這系列原po也很
02/27 11:34, 100F

02/27 11:34, 1月前 , 101F
明顯被影響啦
02/27 11:34, 101F
※ 編輯: rmna (42.79.136.134 臺灣), 02/27/2025 11:41:58

02/27 12:57, 1月前 , 102F
其實跟隨某位意見領袖是不管在哪個領域都可能會發生的
02/27 12:57, 102F

02/27 12:57, 1月前 , 103F
現象(當然,這樣不太好。)所以,r大您這篇文是想回應
02/27 12:57, 103F

02/27 12:57, 1月前 , 104F
原文的原PO說,綠角針對配置的舉例您覺得怪怪的,建議
02/27 12:57, 104F

02/27 12:57, 1月前 , 105F
原PO可以不要照著做嗎?如果是,那基本上大家在這邊推
02/27 12:57, 105F

02/27 12:57, 1月前 , 106F
文的意思都差不多了
02/27 12:57, 106F

02/27 13:08, 1月前 , 107F
對一篇重點不是在討論配置比例的範例檢討其配置只是浪
02/27 13:08, 107F

02/27 13:08, 1月前 , 108F
費時間而已,他的資產配置概念可以參考其他篇文章會更
02/27 13:08, 108F

02/27 13:08, 1月前 , 109F
清楚。
02/27 13:08, 109F

02/27 13:29, 1月前 , 110F

02/27 13:32, 1月前 , 111F
所以在一篇討論股債比的文章,用一個奇怪股票比例當範例,
02/27 13:32, 111F

02/27 13:32, 1月前 , 112F
到底有什麼幫助,反而讓讀的人以為配債用過去十幾年來看績效
02/27 13:32, 112F

02/27 13:32, 1月前 , 113F
很差?
02/27 13:32, 113F

02/27 13:34, 1月前 , 114F
今天是樓上幾位本來就清楚類似vt 跟綠角範例差多大才有辦法
02/27 13:34, 114F

02/27 13:34, 1月前 , 115F
好好看文章
02/27 13:34, 115F

02/27 15:05, 1月前 , 116F
不太懂r大要繼續檢討一樣的事情是為什麼@@ 如果覺得綠
02/27 15:05, 116F

02/27 15:05, 1月前 , 117F
角關於配置舉例地不好,他人不該照做,那您的回文和推
02/27 15:05, 117F

02/27 15:05, 1月前 , 118F
文已經有充分表達了。如果您是想同時表達綠角此舉不妥
02/27 15:05, 118F

02/27 15:05, 1月前 , 119F
或希望糾正他,那可能直接寫信給他之類是否可能更快?
02/27 15:05, 119F

02/27 17:50, 1月前 , 120F
同意樓上,糾結在非文章重點的事情真的意義不大
02/27 17:50, 120F

02/27 18:34, 1月前 , 121F
糾結什麼?有人說舉例不重要我就反對呀
02/27 18:34, 121F

02/27 18:36, 1月前 , 122F
我其實就是回max
02/27 18:36, 122F

02/27 18:40, 1月前 , 123F
推文不花多少時間,能讓人不要像自己當年被誤導就算賺到
02/27 18:40, 123F

02/27 18:46, 1月前 , 124F
勸人不要再講也蠻有趣,我是在自己文下面推文而已耶...
02/27 18:46, 124F

02/27 23:09, 1月前 , 125F
已經提醒你文章重點在哪,但你卻一廂情願地在人家用來
02/27 23:09, 125F

02/27 23:09, 1月前 , 126F
當例子的配置中琢磨。綠角覺得平均分配代表沒什麼想法
02/27 23:09, 126F

02/27 23:09, 1月前 , 127F
,就跟債券也平分一樣,很一致的沒什麼想法了。你覺得
02/27 23:09, 127F

02/27 23:09, 1月前 , 128F
這不叫沒什麼想法,我能說什麼?
02/27 23:09, 128F

02/27 23:12, 1月前 , 129F
若他舉的例子是美國和非美平分50:50,你大概也會質疑為
02/27 23:12, 129F

02/27 23:12, 1月前 , 130F
什麼要這樣舉例,這樣質疑他舉的例子有何意義?
02/27 23:12, 130F

02/27 23:19, 1月前 , 131F
連Boglehead都不會要人只能投資VT,為什麼你覺得綠角舉
02/27 23:19, 131F

02/27 23:19, 1月前 , 132F
這個他已經說明沒什麼想法而平均的例子,就是違背至數
02/27 23:19, 132F

02/27 23:19, 1月前 , 133F
化投資精神?
02/27 23:19, 133F
瞧你這麼在意,綠角一直強調拿市場報酬,那美非美50 50就也不是在拿全球市場報酬,柏格頭又不認為要追求全球市場報酬,舉例好爛... 附上綠角自己講台股的話,這段我是完全同意。沒有一定好或不好,但就是背離市場報酬 https://i.imgur.com/ATBFtaF.jpeg
※ 編輯: rmna (61.230.143.163 臺灣), 02/28/2025 00:28:45

03/04 19:13, 1月前 , 134F
幸好一開始覺得太複雜沒這樣做 美國和非美各配了50%
03/04 19:13, 134F
文章代碼(AID): #1dlI_G_f (Foreign_Inv)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dlI_G_f (Foreign_In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