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閒聊] 30%中國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看板HRM (人力資源HR)作者 (只記得無敵鐵牛)時間17年前 (2008/03/12 16:47), 編輯推噓1(102)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Salary 看板] 作者: amovie ( ) 看板: Salary 標題: [閒聊] 30%中國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時間: Wed Mar 12 10:40:25 2008 ※ [本文轉錄自 CrossStrait 看板] 作者: amovie ( ) 看板: CrossStrait 標題: [閒聊] 30%中國大學畢業生找不到工作 時間: Tue Mar 11 23:28:13 2008 太可怕了!!!! 中國有30%大學畢業生失業 總共有百來萬人 而且每屆增加中.... 中國30%的大學畢業生面臨畢業即失業危險 2008.01.04 中國官方公佈的調查報告顯示,2007年,中國有100萬高校畢業生沒有找到工作,占中國 當年高校畢業生總數的百分之二十。有中國學者預測,在2008年,中國將有百分之三十的 應屆大學畢業生面臨畢業即失業的危險。下面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林坪的報道。 中國社科院社會學研究所所長李培林在星期四舉行的 “2008年《社會藍皮書》發佈暨中 國社會形勢報告會”上透露,2007年,在中國近500萬高校畢業生中,至今仍然有100萬畢 業生沒有找到工作。不過,李培林認為,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不是高校擴招造成的, 因為中國現在整個高校的毛入學率只有20%多,遠低於一些發達國家和周邊新興工業國家 的大學生入學率。所以,中國不能停止高校擴招,否則會造成大量的民間教育資金向海外 流失。 美國馬薩諸塞大學波士頓學院社會學教授鄧小剛分析了造成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問題的 原因, “現在是人口結構的問題,首先這些人口進入了就業高峰期。80年代初出生的孩 子現在進入了就業高峰期。這期間應該說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不能說是唯一一個原因。 從擴招的角度來講,確實是推遲了青年人的就業時間至少四年。但是這些人還是要就業的 。擴招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四年的這種矛盾,但是這種矛盾並不能夠解決。” 中新網的報道說,中國國家發改委經濟社會發展研究所副所長楊宜勇表示,中國高等教育 培養出來的畢業生現在失業的越來越多,問題不是出在大學生,而是出在中國高等教育的 方式上,所以要進一步改善高等教育對市場經濟的適應性,並要特別加強創業教育。鄧小 剛認為,中國教育體制的僵化和政府干預太多也是造成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原因, “有時候我們回去跟大學校長座談,民立、私立或者是民營的大學控制是非常嚴的,大學 沒有很多自主性,招多少學生、什麼樣的專業,國家都有很多的控制。如果在一個比較市 場化的國家,大學應該是相對比較靈活,適應市場的需要。但是,中國是政府控制這種教 育資源,把這種教育資源都傾斜到國立大學當中。所以,中國沒有什麼好的私立大學,除 了一些很少的。有一些是可以反映市場需要,它們從交學費、從免稅各方面都沒法跟國立 大學競爭,所以,造成教育方面的一種壟斷。而且因為這種壟斷不適應市場需要,就有一 種僵化的趨勢,因為有時候招生並不是適應市場,而是適應老師。這麼多教員得教這麼多 學生。” 談到中國大學畢業生就業難的問題,總部設在法國的《中國勞工通訊》負責人蔡崇國表示 , “這些年中國大學教育發展很快,大學在校學生數量增長很多。至於質量我們先不說 了,至於技校、職業中專發展,很有限制,而且職業中專技校是很多年青人不願意上的, 認為大學更有前途。中國整個的大學結構實際上和中國目前的社會需要是不相適合的。在 西方,中專繼續教育份量很大,中國比例太小。這導致很多人大學畢業以後找不到工作, 或者是很多人考不起大學以後就沒有很多的出路了。” 《上海證券報》的消息說,2008年中國高校畢業生人數將上升到560萬左右,預計其中有 近30%,總量在160萬左右的大學畢業生在剛出校門的時候就面臨著失業的風險。 以上是自由亞洲電臺記者林坪的報道。 http://www.rfa.org/mandarin/shenrubaodao/2008/01/04/job/ 2008年依然是中國的就業高壓年 2008年2月25日 中國應該選擇“以就業為中心”的經濟增長模式。單純地把經濟增長作為政府追求的目標 ,勢必壓制就業目標的實現,並造成得不償失的後果。   “到底發出去多少份簡歷我自己也記不清了,但現在一點消息都沒有。”2007年11月 27日,坐在電腦前的張文(化名)的眼神裏透出些許疲憊。   作為華東師範大學2005級中文專業的博士畢業生,張文對自己的未來有一個具體慎重 的打算。他希望進入高校做一名教師。 張文對記者說:“我去過一次招聘會,就是在農展館舉辦的那場,然而從此決定再也不去 了,因為那種地方根本沒有機會。”談起招聘會現場人山人海的盛況,他還心有餘悸:“ 不僅如此,那些參展的單位感覺也沒有太多誠意,要求高得不合理,待遇卻少得可憐。偶 爾有幾家好一點的,但只招幾個人。”面對並不樂觀的現狀,張文依然沉著自信:“我不 贊同現在社會和媒體都在宣傳的‘先就業再擇業’的觀點,因為跳槽的成本太高。我清楚 自己的實力和目標,也有信心可以找到一份滿意的工作。”   就業真難   毋庸置疑,火熱的就業潮已然成為2007年冬天一個最顯著的特徵。 數據顯示,2006年的高校畢業生達413萬人,比2005年增加75萬人,按70%的初次就業率計 算,年內有124萬人無法實現當期就業。而在2007年,高校畢業生達到了495萬人。   有位應屆畢業生提供了一副對聯,上聯是:“博士生,研究生,本科生,生生不息! ”下聯是:“上一屆,這一屆,下一屆,屆屆失業!”橫批“願讀服輸”。   對聯的內容雖然誇張,但在一定層面上,卻反映了大學生的就業現狀。 據央視的調查,在接受訪問的5296名大學生中,69.2%的人都表示:“如果暫時找不到工 作,願意在一家相對理想的單位零工資就業。”另一份調查結果顯示,有1200家企業提供 的信息是,34%的大學生求職只要求月薪1000元。   談到今年的就業形勢,擴招背景不能不提。4年擴招使中國高等教育總規模從1998年 的643萬人,增加到2002年的1400萬人,已接近1998年美國1420多萬人的高等教育規模, 毛入學率由9.1%提高到15%,實現了從“精英教育”向“大眾教育”的轉變。而這樣的發 展,西方國家用了10年以上的時間才完成。   有專家認為,這個舉措其實主要還是出於經濟上的考慮,認為高等教育是刺激消費、 擴大內需最有潛力的市場,是開拓新的消費領域的有力手段。從一定角度看,政府已把教 育擴招作為解決經濟困境的措施之一。 但是,國家發展研究中心社會發展研究部中國大學生就業課題組做過一個有趣的計算,假 設平均每個大學生一年交費6000元,1000萬個在校學生每年就可以“擴大內需”600億元 。但如果考慮到社會預期因此而發生的變化,全國初中在校生約6000萬,若其中1/2准備 考大學,就是3000萬;加上高中在校生1200萬,一共4200萬人。如果為上大學作準備,每 個家庭每年為每個學生平均增加儲蓄2000元,加起來就是840億元。二者相抵,內需反而 減少了240億元。   中國正面臨就業戰爭   “中國正面臨一場就業戰爭。如何創造就業正成為政府面臨的最大任務。”中國科學 院國情研究中心主任胡鞍鋼說:“嚴重的下崗失業問題對中國經濟、社會、政治等方方面 面產生了巨大影響,成為中國在新世紀10年中最為嚴峻的發展挑戰。”   胡鞍鋼認為,就業問題已成為全球性問題。1990年以來,發達國家失業率居高不下, 發展中國家也出現大量隱蔽性失業人口。“21世紀全球將爆發一場沒有硝煙的就業戰爭。 在這種國際背景下,中國因為特殊的國情,所面臨的就業問題將更加嚴峻。”   據世界銀行統計,1999年中國總勞動力人口約為7.51億人,占全世界勞動力總量的 26%。這一數字相當於高收入國家勞動力總量的1.73倍。中國的耕地面積、水資源的總量 分別占世界的7%,卻養活著占世界人口總量21%以上的人口。而中國有限的其他自然資源 及資本資源、知識資源等,也增加了解決就業問題的壓力。 中國目前正在經歷的結構調整,在不斷創造新的就業機會的同時,也大量摧毀著舊的工作 崗位,而且摧毀的速度遠遠大於創造的速度,由此引發的大規模、突發性的‘下崗洪水、 失業洪水’,加劇了本已嚴峻的就業形勢。   一個令人擔憂的事實是,經濟增長未必帶動就業的增長,經濟增長過程中出現的資本 深化現象,正迫使企業為提高競爭力而減少用工。低級發展階段的製造業,不緊不能作為 就業機器,還排斥就業。   胡鞍鋼認為,中國應該選擇“以就業為中心”的經濟增長模式。單純地把經濟增長作 為政府追求的目標,勢必壓制就業目標的實現,並造成得不償失的後果,因此,政府應當 實行就業優先,而不是增長優先的發展戰略,以就業率作為自己的考核指標,將就業政策 作為最為優先的經濟政策與社會政策。 不過,也有專家對未來中國的勞動力就業問題持有樂觀態度。中國社會科學院人口與勞動 經濟研究所所長蔡認為,在看到大量下崗失業人員的同時,也應該看到下崗就業人員很大 一部分處於隱性就業階段。一份調查顯示,在私營個體經濟中就業的人員除登記的失業人 口、休長假人員、從事第二職業人員及農民工以外,還有相當一部分是領取下崗補貼的人 員。   社會逐漸固化   隨著社會兩極分化越來越嚴重,精英集團把所有的權力都控制在自己手裏,把所有可 以用來撈錢的機會也掌握在自己手裏。 北京大學教授孫立平指出,中國的精英集團成了一個封閉的圈子。也就是說,你如果已經 成為其中的一員,你就有機會繼續瓜分經濟發展中產生的種種機會和利益;如果你還沒能 進去,這個門對你基本上已經關上了。所以他把這一現象稱為精英集團的封閉性。很多人 以為,上了大學,受了好的教育,以後就有機會一步一步沿著社會階梯往上升,這是任何 正常國家的通例,但這個通例在中國已經不適用了。如果你不是精英集團的成員以及他們 的子女,你再怎麼樣努力,受過再好的教育,也沒有辦法進入這個圈子。你不進這個圈子 ,你就無法分享這個圈子壟斷的資源和權力,就無法通過他們這種特殊的奪取公共財富和 他人財富的方法來快速致富。   今天中國的大學畢業生包括研究生的出路越來越窄,2002年,大學畢業生畢業後6到8 個月內能找到工作的大概是70%,有30%找不到工作,他們基本上第二年也沒法找到工作, 因為第二年有更多新出爐的畢業生。以後每年大學畢業生的失業比例都在上升,2005年已 經上升到60%,於是高校畢業生的即期就業率從此成為國家機密,不許公佈,任何媒體不 得報道。在很多地方,本科畢業生即便能找到一個就業機會,工資水平也是一年不如一年 。現在在中部省份已經降到1000塊左右,在西部省份像陝西有的地方已經降到800塊,和 東部地區的農民工工資差不多。 為什麼中國的經濟增長這麼快,居然就吸納不了受過良好教育的大學畢業生?名牌工科院 校畢業的,受過良好工程教育,本來應該是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最需要的搞技術研發的工 程師,竟然也找不到工作。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國的經濟本身處於扭曲畸形的狀態。 所謂的畸形,就是說,為了維持高增長的需要,為了維護高增長的形象,政府創造了一系 列支撐高增長的機會,但經濟增長並未改善多數民眾的生活狀況,也未增加很多就業機會 ,同時還嚴重污染環境。 http://www.sxbys.com.cn/News/422008214152944.html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7.160.164 ※ 編輯: amovie 來自: 140.117.160.164 (03/12 10:41)

03/12 11:57,
剛好開放來台灣..工作
03/12 11:57

03/12 12:14,
講到辛酸處了....
03/12 12:14

03/12 12:14,
也要有錢過來吧...
03/12 12:14

03/12 12:22,
所以馬囧德政開收中國人來台真是澤披千里啊
03/12 12:22

03/12 12:32,
他沒有這麼說吧...
03/12 12:32
demojesus:轉錄至看板 NCHU_MBA_96 03/12 12:37

03/12 13:29,
這裡面只要有1%來跟台灣人搶工作就不好玩
03/12 13:29

03/12 13:35,
這是個全球化的時代 他不用來台灣就能
03/12 13:35

03/12 13:35,
在大陸搶你的工作了...
03/12 13:35

03/12 14:04,
台灣學生就已經找不到工作了,還開放大陸
03/12 14:04

03/12 14:04,
人來台工作,只會造成台灣人失業率增加
03/12 14:04

03/12 14:19,
這些在大陸找部到工作的學生來台灣也很難
03/12 14:19

03/12 14:20,
找工作
03/12 14:20

03/12 14:28,
薪水是我們的1/3 8K 這樣會很難找?
03/12 14:28

03/12 14:31,
薪水只有1/3,來台灣活的下去喔..樓上?
03/12 14:31

03/12 14:38,
馬囧開放大陸市場~真衰
03/12 14:38

03/12 15:04,
似乎有股政治味....
03/12 15:04
-- /))/)) | ( /)* ';C("")§ ) )/) ,┘ / / |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127.233

03/12 17:48, , 1F
在這時點把這些文章找出來,原原原po的意圖~~蠻好奇的
03/12 17:48, 1F

03/12 22:27, , 2F
也還好吧 都有523這種文章了
03/12 22:27, 2F

03/13 10:58, , 3F
哈 我倒覺得不用這麼政治 有些資訊是可以供參考了解的
03/13 10:58, 3F
文章代碼(AID): #17rvYoBj (HRM)
文章代碼(AID): #17rvYoBj (H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