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面試時,人資容易中幾槍?

看板HRM (人力資源HR)作者 (我老吳)時間6年前 (2018/10/31 16:1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原文網址:https://wp.me/p9OPpl-87 職場觀落陰/DT 畢業季已過一段時間,也代表各大企業對於新鮮人的招募活動暫時告一段落。由於從事人 資職務的關係,常可從其他人資夥伴的口中聽到關於求職者面試時的各種「特殊事蹟」, 除了增廣見聞外,也互相如何應對這些「特殊事蹟」。 但難道只有求職者會有特殊事蹟,人資就不會有嗎?當然不是!在網路、社群高度發達的 現在,有關人資的吐槽/中槍點只會比求職者多。以下試就個人親身體驗及參考網友經驗 分享幾個面試時人資容易中槍的地方。 第一槍,專業度不足 邀約面試不專業: 當人資好不容易在茫茫履歷海中找到合適的求職者,正準備進行面試邀約時,最容易被開 的第一槍就是在邀約時不專業的表現。常見的狀況有提供錯誤的應徵資訊,或是錯誤的面 試時間/地點。例如求職者明明是應徵研發工程師,卻在Email中寫著「感謝您應徵本公司 人資專員的職缺…」。看到這樣的低級錯誤,求職者心中的OS應該會認為找阿嬤來當人資 都比較強!另外,錯誤的時間/地點雖然可以靠著及時更正彌補,難免還是會給人不專業 的印象,要是太晚更正,導致求職者需要調整行程,更是會讓人對這間公司的專業打個問 號。 面試問題不專業: 在面談前,正常都需要對求職履歷做一番準備,才能針對履歷中的疑點或需要更深入了解 的地方進行題問。避免詢問一些履歷上已經寫得清清楚楚的事情,給求職者一種「你有認 真做功課嗎?」的疑問,或是問些和職務完全不相關的內容,讓求職者搞不清楚今天到底 是來面試還是來相親的。 和面試問題不專業相反的,就是面試問題太過刁鑽,以考倒求職者為樂,而不是真的想要 測試求職者的能力。或是明明可以請用人單位協助面試專業能力,人資硬要幫著出考題, 這樣也會讓求職者認為公司對這個職缺不重視而打退堂鼓。 第二槍,面試三長兩短 所謂面試三長兩短,就是投履歷後等待回覆時間長、等待面試時間長、面試後等待通知時 間長,以及通知面試時間短、實際面試時間短。既然都叫三長兩短,可想而知要是有這樣 的狀況,通常不會有甚麼好下場。 投履歷後等待回覆時間長面試後等待通知時間長的狀況類似,就是讓人不曉得究竟是有 沒有機會,就算資格不符或遺珠之憾,至少也要有個Email通知,而不是像石沉大海一樣 渺無音訊。不過現在的求職者同時至少都會有兩間以上的公司投遞履歷或邀約面試,所以 延遲回覆的時間,也就是讓求職者更容易琵琶別抱而已。 比較常招致求職者批評的是等待面試時間長,明明只是一兩個小時的面試,卻讓求職者等 上三四個小時。或是等了好長一段時間後才告知求職者因主管臨時有會議,需要另外安排 面談時間。類似這樣的案例在網路上屢見不鮮,而人資就成了第一個中槍的對象。 撇除真的有緊急狀況非本人處理不可,這種已經預先安排好的行程,除了設定提醒外,主 管本身對面談的重視程度也是關鍵。畢竟求職者的時間也是同樣寶貴,若不重視面談,則 人資安排再多提醒、流程再縝密都會因為主管的不重視而徒勞無功。 至於兩短的第一短,通知面試時間短指的是邀約面試的時間和實際面試的時間間隔太短。 本魯曾經在上午接到一個面試邀請,對方居然詢問我當天下午是否能夠前往面試(而且我 還沒有投遞履歷給這間公司)!這固然有可能是個測試臨場反應的好方法,但就像工作中 臨時要約會議一樣,沒有事先通知,誰有辦法整天沒事就為了等你的電話呢? 第二短-面試時間過短,代表的是沒有足夠的時間能夠挖掘出求職者真正的狀態。以行為 事例面談來說,一個詢問過去行為的問題通常會跟隨著至少二至三層的追問問題,若這個 職缺需要觀察的面向不只一個,則所需時間只會增加。個人經驗至少都要花個三十分鐘才 有辦法有初步的結論。除此之外,每一次的面試都是雙方挪出時間才能有交集,同時求職 者也必須多花額外的交通時間才有辦法進行面試,在雙方時間都一樣寶貴的前提下,又如 何能只憑十分鐘的交談就斷定一個人適不適合呢?(當然不否認還是有天賦異稟、看人奇 準的大師,那就另當別論了) 第三槍,威~沒禮貌 基本禮儀沒做好 人資是求職者接觸公司的第一道關卡,若連基本的禮儀都沒有做好,會讓求職者認為公司 用同樣的態度對待員工,即便錄取了,也很有可能因此而打退堂鼓。 在求職者抵達後等待面試時,遞上一杯水,如果等待的時間較長,送上一兩本雜誌期刊, 面談結束後感謝求職者抽空前來並送他至大門口(或電梯口),都是非常基本且常見的行為 。被和善對待,求職者在面談過程中自然就能放鬆心情,避免產生防衛心,對面試的問題 也較能放開心胸回答。 面談時不尊重人 這和基本禮儀有點類似,但是在面談的方式或問題給人不尊重的感覺。有的人資在進行面 談時,對求職者的回答有疑慮,或是想要針對求職者的回答做追問時,態度過於咄咄逼人 ,或是求職者明明已經面有難色或不方便回答,還是要打破砂鍋問到底,雖然在行為事例 面談中需要追問細節,若問題太過刁鑽或為難,輕則無法得到真實回答,重則有可能讓求 職者將公司列為黑名單,接下來就等著在PTT或爆料公社看到公司曝光了。 除了問題刁鑽外,也有的主管喜歡用壓力面談法來測試求職者的抗壓性。這種方式固然有 一定的效果,但操作得不好也有可能引起求職者反感,下場同樣是等著公司上PTT或爆料 公社了。 其實面試就像相親一樣,彼此都要努力把自己最好的一面呈現給對方,藉此獲得對方的青 睞。若在互動過程中擺架子、裝高冷,甚至不尊重對方,結束後應該立馬就會被列為拒絕 往來戶。尤其在社群媒體發達的今日,各種靠北社團林立,一個不小心,隔天就會成為鄉 民議論的焦點。這樣不僅無益於對人才的招募,更損害公司的形象。表面上是求職者有求 於公司,實則雙方還是站在同樣的高度,唯有保持平等,以客觀的態度面對求職者,才能 避免不必要的問題產生。 -- 職場觀落陰-與你一起聊人資(員工關係篇) 售票中~ https://www.accupass.com/event/1810131217241498761079 僅酌收場地費$200(備有簡單茶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3.171.110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HRM/M.1540973654.A.763.html
文章代碼(AID): #1RsMHMTZ (HRM)
文章代碼(AID): #1RsMHMTZ (H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