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做保險業務員 需要很多朋友嗎?

看板Insurance (保險)作者 (…)時間14年前 (2011/01/07 03:27), 編輯推噓0(0029)
留言29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3 (看更多)
※ 引述《guyver (星)》之銘言: : 首先.老實說我會覺得這個例子有點詭異= = : 原因是我覺得有太多狀況需要考量 : 1.當大家覺得壽險保費貴佔去太多.是板上的大家認為.還是該客戶認為!? 當保戶覺得壽險保費/保額不會太高 是該業務這樣認為 還是保戶真的這樣認為? 業務的工作就是要拼命將佣金拉高 在絕大多數公司/單位的教育裡 保戶的問題總是被教育成說那都是假問題 業務就是要不斷說服保戶買大單 而且保德信還卡了個"最低終身壽險50萬"的投保規則 今天就算保戶真的不需要這麼高額度終身壽險 業務為了以終身壽險出單 一樣會想辦法說服成一定至少"需要"或是"想要"50萬終身壽險 : 2.當壽險不是每個人真的想要的時候.該客戶是不是真的不需要!? 同第一段 是"保戶"需要/想要這額度 還是"業務"需要/想要這額度? : 3.如果不需要.只需要醫療.而在客戶的"種種考量"下抉擇.本來那也不是非得再保德信阿!? : (所謂種種考量...麻煩自行想像...每個人想在意跟要在意的問題跟點可能都大大不同) : 我只能以各種可能性或全面中立化來疑問這些= = 既然是業務 就很難完全中立 就跟你前一段推文說的一樣 業務本來就是要捍衛自家公司 你說的第一句就是重點 對"保戶"來說 不是非保德信不可 但對"保德信業務"來說 就是非保德信不可 除非業務不在乎這筆業績 卡到自己的自身利益 有多少保德信業務會說"50萬終身壽險不是必要也不是需要"? 壽險有其重要性 但不是每個人都需要 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50萬終身壽險 業務為了以終身壽險出單 是不是要說服保戶一定至少"需要"或是"想要"50萬終身壽險? : 4.大多數不綁高額壽險造成的問題是→平均保額偏低!?大家不是挺在意此項!? : (當然你也可以說你不要終壽僅要定壽.當然OK.但保德信的標準總須符合才能出單吧!?) : (那也應該是該業務與客戶之間需討論的問題!?老實說我也不覺得應該一概論=.=) 有定期壽險阿 保德信就有以定期壽險當主約出的單 只不過不是很常見 : 5.身為保戶沒有非要遵守公司投保規則啊. : (當然基礎誠信原則仍須遵守.否則影響的是保戶自已) : 但保險公司提供的平台是一個"選擇性的制式化" : 而權力在你保戶身上.不滿意.或不願意. : 你大可以大大方方選擇離去找別家阿!?但一定有你要的.才會願意選擇如此不是!? 同第3段 對"保戶"來說 不是非保德信不可 但對"保德信業務"來說 就是非保德信不可 除非業務不在乎這筆業績 卡到自己的自身利益 有多少保德信業務會說"50萬終身壽險不是必要也不是需要"? 壽險有其重要性 但不是每個人都需要 也不是每個人都需要50萬終身壽險 業務為了以終身壽險出單 是不是要說服保戶一定至少"需要"或是"想要"50萬終身壽險? : 最後最後 : 對各家保險公司來說.規劃畢竟還不能像是大雜燴 : 原因... : 並不是全部保險公司的利益共享、風險共享阿... : 讓你東買A家的實支險不含主約壽險,再讓你西買B家的重疾險不要主約壽險 : 再讓你南買C家的意外骨折殘廢或失能險但同樣不卡主約壽險跟額度與類型 : 最後再讓你北買D家的某險種 : 總和起來最最低廉物美的完美規劃保障...大概得等到保險全世界統一出品了吧我想... : 我想我這輩子絕對無顏見到... : (但是用點方法確實可能得到趨近或相近的內容.卻仍非完美無缺.也非所有人都想這樣搞) : (這跟每人感受.習慣.太多太多可能等等的有很大的關連) 無法完全符合 但可以盡量找到最接近的 例如你們宏利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就是A 巴黎重大疾病險就是B 你只是以自身利益觀點去看而已 你們家沒有 不代表其他家也沒有 基於利益立場 多數業務又不太可能請保戶去買其他家較佳的保單 : 我的結論還是抱持著 : 本來就應該要有在一個正常的基準上(要平衡要平衡...一面倒絕對有一方會出問題) : 公司利益與保戶權益互不侵蝕影響就是站在這個基礎上才是OK的 : (否則幹麻要設定規則??) 還是那句老話 身為保戶 我只要在合法範圍內將自己利益最大化即可 何必去管你們業務的利益 既然你們公司要綁高額壽險 我又不要壽險 我保戶大可去找其他家只綁低額壽險甚至是完全不綁壽險的單來買就可以了 既然大多數業務是一面倒只為自己著想 保戶又為何不能只為自己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121.242.180 ※ 編輯: whalf 來自: 203.121.242.180 (01/07 04:33)

01/07 10:41, , 1F
老實說 在自己能力所及範圍內做到與掌握何以能導向業務一
01/07 10:41, 1F

01/07 10:44, , 2F
面僅為自己著想!?身為保戶你確實是有權讓自己利益最大化
01/07 10:44, 2F

01/07 10:45, , 3F
這樣的平衡或方式的選擇皆是彼此間的選擇權而已
01/07 10:45, 3F

01/07 10:46, , 4F
客戶如果覺得太高就不會買了 假如業務真這麼神叫客戶買
01/07 10:46, 4F

01/07 10:46, , 5F
客戶就買就不會一堆人沒業績了
01/07 10:46, 5F

01/07 10:48, , 6F
另外.依你所舉的敝家案例.除了自身利益問題同時仍須考量許
01/07 10:48, 6F

01/07 10:50, , 7F
多.除了自家業務較能掌握處理程序上的事務外.同時確定性遠
01/07 10:50, 7F

01/07 10:51, , 8F
高過推薦不不熟識或進度無法掌控的狀況發生.當然你不擔心此
01/07 10:51, 8F

01/07 10:53, , 9F
而每家與各業務針對自家沒有別家有的後續態度也是不盡相同
01/07 10:53, 9F

01/07 10:55, , 10F
何以將所有事情擺再同一個"業務皆是原罪的循環"!?
01/07 10:55, 10F

01/07 10:57, , 11F
結論是.業務在自身立場替客戶著想所提供之服務與權益說明
01/07 10:57, 11F

01/07 10:58, , 12F
在一個符合制式化的平台上.不論是站在他自身的利益立場或客
01/07 10:58, 12F

01/07 10:59, , 13F
戶利益立場上.都應該值得被尊重與認同.因為他並非造成損害
01/07 10:59, 13F

01/07 11:01, , 14F
而是在他能力所及與願意程度.考量上取得平衡所做出的抉擇
01/07 11:01, 14F

01/07 11:03, , 15F
但同樣客戶亦擁這種的權限.兩者間取得平衡.何以要非黑即白?
01/07 11:03, 15F

01/07 11:05, , 16F
我在題外話舉個不是保險的例子.看是擺在哪個例子的位置.我
01/07 11:05, 16F

01/07 11:07, , 17F
想你可以用你的判斷.我不引導也不硬性他可能適合哪個範圍.
01/07 11:07, 17F

01/07 11:08, , 18F

01/07 11:13, , 19F
各自提供符合各自規定的平台.盡告知也願意的方式去讓彼此抉
01/07 11:13, 19F

01/07 11:15, , 20F
定並衡量選擇.這同時亦是自由市場公平交易的基準原則
01/07 11:15, 20F

01/07 11:18, , 21F
不侵蝕對方權益造成損害以近完美.人非聖人.不食人間煙火的'
01/07 11:18, 21F

01/07 11:28, , 22F
g大~推文很長,就直接回文吧!看得好辛苦~~~
01/07 11:28, 22F

01/08 16:44, , 23F
銀行裡的阿姨沒有什麼保險公司的立場....但是講的內容
01/08 16:44, 23F

01/08 16:44, , 24F
實在也是...........
01/08 16:44, 24F

01/08 16:45, , 25F
只要公司有業績要求,身為一個積極的業務就會盡力達成
01/08 16:45, 25F

01/08 16:45, , 26F
至於用什麼方法就因人而異不可以偏概全
01/08 16:45, 26F

01/08 16:47, , 27F
那你開7-11當然不會賣伯朗咖啡 這不是很正常有啥好講
01/08 16:47, 27F

01/08 16:48, , 28F
你要喝伯朗咖啡就不要走到7-11呀~
01/08 16:48, 28F

01/08 16:50, , 29F
喔! 對不起唷~ 7-11也有賣伯朗的罐裝咖啡 我說現磨的啦
01/08 16:50, 29F
文章代碼(AID): #1D9XUJ5S (Insurance)
文章代碼(AID): #1D9XUJ5S (Insuran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