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真的有跨領域?

看板Interdiscip (科學科普)作者 (很好 很強大)時間16年前 (2008/07/09 14:03), 編輯推噓4(408)
留言12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18 (看更多)
※ 引述《bushman (weery)》之銘言: : 先介紹一下我是一個法律系雙主修企管系的學生,由於商學的進入障礙較低, : 因此當初選擇企管系作為另一主修科目。修到現在 (還差一年畢業), : 發現跨領域最難擺脫的,是本科系根深蒂固的思考。 : 譬如許多商學議題,是不確定的,是極度抽象的,甚至需要相當實務經驗才能夠回答, : 這時我很容易退守至法學領域,因為他具體明確,有固定的規範與方向可供依循。 : 舉例而言,譬如部落格的議題,學商的同學,可能關注部落格所創造的特殊行銷方式, : 可是個人覺得,這個議題很難去談,因為很容易提出很虛的結論, : 譬如建議企業多使用部落格行銷,要不然就是打高空, : 如果說得出成成功的部落格行銷方式,就不用坐在這裡了… : 簡言之,雖然名為跨領域,但很容易受原本領域的思考所侷限,只是涵攝的範圍擴大。 : 這不禁令人質疑,如果仍採取原來的思考方式,究竟是否真的是跨領域? : 像經濟學這樣,採取其固有的分析方法侵入各個學術領域,形式上雖然有跨領域, : 但實質上仍採取原有的思惟方式,實質上似乎並無差異。 : 一點淺見~~ 採用自己熟悉的方式去應對不同領域的情況是一定會發生的, 不過這不也就是跨領域交流的優勢所在? 如果完全學習使用該領域的作法, 那其實只是開分身進入兩個領域而非跨足兩個領域; 利用不同的思考方式去探究同樣的問題進而得出答案, 在自然科學史上就有許多這樣的例子。 但這終究是要有點運氣, 因為大部分的問題深入到一定程度後, 其複雜度和專業度也會大幅增長, 這就不是一個人對多個領域都有了解(我假設沒有人能做到每個領域很專業)就能提出 想法的了, 這時候就要靠不同學科的專業人士通力合作, 而"跨領域"的效果就是在此時將這些人連結起來。 另外也不是說只要用原本的思考方式去應對其他領域就好了, 當然還是應該去了解一下其他領域是如何處理問題, 因為各種學科分別之所以會形成當然是有其原因, 其中一點就是「一般認為,對於某類問題,應該用這樣的處理方法比較好」, 這方面你可能比不上那些專家, 不過正因為如此, 才可能從"局外人"的觀點看到一些"當局者"沒注意到的東西, 這也就是跨領域的價值所在。 一些意見, 請大家不吝賜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7.182.220 ※ 編輯: kratistos 來自: 118.167.182.220 (07/09 14:11)

07/09 14:18, , 1F
其實我很想知道的是..以前很多厲害的科學家..好像不同
07/09 14:18, 1F

07/09 14:19, , 2F
學科的東西都有做..生物、物理、化學、天文之類的
07/09 14:19, 2F

07/09 14:19, , 3F
感覺就是一個比較好的學習科學的方式
07/09 14:19, 3F

07/09 15:59, , 4F
如果是千年前的話,那時人類所知不多才有可能這樣
07/09 15:59, 4F

07/09 15:59, , 5F
近幾百年已經很少出現這樣的人了
07/09 15:59, 5F

07/10 01:49, , 6F
因為現在的知識規模比當時大多了,跨領域更不容易
07/10 01:49, 6F

07/11 11:06, , 7F
所以我的意見是以前可以一個人通過跨領域學習就做出許多
07/11 11:06, 7F

07/11 11:07, , 8F
偉大的工作,但現在則需不同次領域的專家互相合作,而他
07/11 11:07, 8F

07/11 11:08, , 9F
們"跨領域"的了解將成為其溝通的橋樑
07/11 11:08, 9F

07/12 02:18, , 10F
大概就是這樣,要做跨A,B兩個領域的研究至少要3個人,
07/12 02:18, 10F

07/12 02:19, , 11F
就是兩個領域各自的專家和一個跨領域的橋樑
07/12 02:19, 11F

07/12 02:44, , 12F
常見的 case 是橋樑是老師專家是 Post Doc...
07/12 02:44, 12F
文章代碼(AID): #18T5Iiwn (Interdiscip)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T5Iiwn (Interdisc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