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有關 FLUENT or CFD 的問題

看板Mechanical (機械)作者 (耶穌是主)時間17年前 (2008/11/08 12:47), 編輯推噓13(13017)
留言30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10 (看更多)
抱歉 我是用icepak進行模擬的 打個岔問ㄧ下 所以若是我進行transient simulation 比如我要模擬一個由0sec加熱至1800sec的過程 我time step設為2secs,然後我solution save interval設為900 這意思是否是每增加2secs就存取ㄧ次資料? 然後在疊代的過程中,比方在第0秒疊代完一遍後 而第2秒疊代的猜值就是第0秒疊代後的結果? 還有就是穩態的疊代跟暫態的疊代差異在哪裡? 謝謝! ※ 引述《largesperm (lovejuice, good drink!)》之銘言: : ※ 引述《bbirthday (想念....)》之銘言: : : 阿 我現在才發現您是板主大人 哈哈哈 : : 謝謝您的熱心解說 :) : : Von Karman 那個例子舉的真的很好 : : 所以您的意思是 您覺得即使是用Rans 的方法 : : 也是可以得到這個現象嗎?? : : 關於這一點 我實在是很想不透 : : 如果我把 Fluent Solver設成unsteady : : 但是我的所有B.C.'s 都是steady的 : : 然後 我讓他跑幾個time steps : : within every time step : : 我的solution都是converge的 : : 總覺得每一個time step出來的結果應該會一樣才對 : : 就是solution to the time-averaged N-S eqs. : : 嗯 有點混亂了:S : steady 跟 unsteady 的差別 : 在於你關不關心流動過程 : 譬如今天你要把水注入一個空箱子 : 如果你在意水的充填過程 那就是使用 unsteady : 如果你根本不在意水是怎麼充填的 那就是使用 steady : 因為你只在意水有沒有滿而已 : 又譬如水流經一個垂直角度的突擴管 (凸 - 左轉 90 度, 流場由左入口到右出口) : 他在上下突擴處會各有一個 vortex : unsteady 可以得知水是怎麼從靜態流場發展到有 vortex 的流場 : 如果我只想知道最終的 vortex 是長什麼樣子 : 就使用 stedy, 就不用花這麼多時間去理會是怎麼發展的 : unsteady 比 steady 耗時非常多 : 而 steady 就是只進行一次迭代 直到滿足方程式為止 : 所以你的 residual plot 只會看到線碰到你設定的 residual 就停止迭代 : unsteady 是 time depend 的方程式 : 所以他每一次 time step 就是一個新的方程式 就是要重新迭代一次 : 下一次 time step 起始邊界條件 是上一次 time step 收斂的結果 : 所以以第二個例子來講 使用 unsteady 的結果 : 一直跑 跑到最後 你會發現在超過某一個 time之後 : 他只迭代一次就會一直狂 converge 因為他已經 steady 了 : 方程式不再是 time depend : 而你的問題應該是用 unsteady 求解 : 因為流場是 unsteady : 建議你可以先做一次 fluent 的 tutorial : 或是翻翻 help document~ 對學習 fluent 很有幫助喔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161.77

11/08 14:56, , 1F
solution save interval才是自動記錄的設定
11/08 14:56, 1F

11/08 15:09, , 2F
我自己的想法是就是把上一個 step 當成是這個 step 的
11/08 15:09, 2F

11/08 15:10, , 3F
初始值~ 不一定是對的啦~ 哈 我自己是這樣想
11/08 15:10, 3F

11/08 15:36, , 4F
可是在暫態模擬中,在某一時間點上的疊代過程,怎麼會這
11/08 15:36, 4F

11/08 15:37, , 5F
麼快就結束(我是指在ICEPAK中)?而穩態雖也是ㄧ次就要疊
11/08 15:37, 5F

11/08 15:37, , 6F
代至收斂,卻要花不少時間?
11/08 15:37, 6F

11/08 15:41, , 7F
你是用 nita 嗎 @@
11/08 15:41, 7F

11/08 15:42, , 8F
我也有跟你一樣的問題就是了 我是想會是因為小 step
11/08 15:42, 8F

11/08 15:43, , 9F
所以收斂比較快嗎~ 我也不確定
11/08 15:43, 9F

11/08 15:46, , 10F
什麼是nita啊?我得回去再看看才行
11/08 15:46, 10F

11/08 15:47, , 11F
自動記錄的意思是說每ㄧ個時間點的data它都會紀錄嗎?
11/08 15:47, 11F

11/08 16:04, , 12F
如果您講的是scheme的話,我是用1st和2nd upwind去跑
11/08 16:04, 12F

11/08 16:05, , 13F
icepak 有 piso 這個算法嗎 這個是無迭代運算
11/08 16:05, 13F

11/08 16:16, , 14F
我看tutorials裏好像沒有寫這個,只有提到simple法而已
11/08 16:16, 14F

11/08 16:17, , 15F
不過那個好像是解壓力跟速度的方法(我不確定)?我目前只
11/08 16:17, 15F

11/08 16:18, , 16F
需要解溫度而已。對了,另外想問ㄧ下,icepak解flow時系
11/08 16:18, 16F

11/08 16:19, , 17F
統預設收斂準則是0.001,請問這樣合理嗎?而Energy部分是
11/08 16:19, 17F

11/08 16:19, , 18F
設1e-07,這樣也合理嗎?他們為什麼要如此定?
11/08 16:19, 18F

11/08 16:21, , 19F
預設值我是會先降2個order跑看看 看我要觀察的物理量
11/08 16:21, 19F

11/08 16:22, , 20F
會不會差太多 這樣定應該是至少有解 再看各case
11/08 16:22, 20F

11/08 16:23, , 21F
自己的需求再改變那的值 收斂準則應該是case by case
11/08 16:23, 21F

11/08 16:37, , 22F
恩!謝謝你的寶貴建議!
11/08 16:37, 22F

11/08 23:03, , 23F
ICEPAK是電子散熱產品的設計研發的輔助工具 而散熱工程
11/08 23:03, 23F

11/08 23:04, , 24F
師注重的是時效性以及有無到達SPEC 並不過分注重數值理
11/08 23:04, 24F

11/08 23:06, , 25F
論 因此ICEPAK在數值方法上會有所精簡 以縮短研發設計
11/08 23:06, 25F

11/08 23:07, , 26F
的週期 所以你若是注重物理意義與數值理論的研究 用
11/08 23:07, 26F

11/08 23:07, , 27F
FLUENT會比較恰當
11/08 23:07, 27F

11/08 23:14, , 28F
學長好! (  ̄□ ̄)/ ( ̄ㄧ ̄ )>( ̄ㄧ ̄ )>( ̄ㄧ ̄ )>
11/08 23:14, 28F

11/08 23:27, , 29F
說白一點 那是給電子業用的 做論文的話
11/08 23:27, 29F

11/08 23:27, , 30F
你會被閹割過的功能給搞瘋
11/08 23:27, 30F
文章代碼(AID): #195Hdd6m (Mechanica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5Hdd6m (Mechanic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