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轉貼 李來希針對112年新進公務人員退撫
看板PublicServan (公職)作者gurodingli (雷阿胖)時間3年前 (2021/12/31 10:35)推噓22(24推 2噓 37→)留言63則, 28人參與討論串1/2 (看更多)
前輩分析重點摘陳如下:
1.單純看新制就跟勞退新制相比較是沒有大問題的,因為公務員的提撥新制提撥率遠高勞退新制,所以退休能領到的金額會比較高。
2.因為112新制提撥率可能導致112新制人員個人的負擔可能過高。
3.改成112提撥新制是有可能有面臨長壽風險,例如存活過久仍會發生專戶餘額不足,一旦戶頭歸零,剩下的就只有公保養老年金了,可能影響退休生活了
4現行舊制人員的退撫問題如何善了,只用簡單的三行交代了事。
第一案、改革節省的經費挹注。
第二案、提高基金投資績效。
第三案、政府撥補方案。
原文內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為改而改,甩鍋的改革,怎麼善了?
這幾天銓敘部與教育部正在舉辦說明會,尋求社會各界支持新的公教退撫制度規劃方案,預計112年7月之後初任的公教人員,退休一律適用確定提撥制,也就是所謂的個人帳戶制,政策方向大概已經確定,看來已無轉圜的空間。
夥伴們都知道勞工個人帳戶制是我當年在職時,力主並實際參與規劃設計推動的新制,因此要我分析利弊給社會各界參考,勞工與公教人員的退休制度有本質上的差異,本就無法站在同一個基礎上進行所謂的改革,其中涉及的政策敏感,稍不留意就會陷入不當的比附援引,造成新的職別對立,猶豫再三。
基於當年我對個人帳戶制的涉入太深,也因為最近這些年來參與帶領軍公教退撫改革反抗運動,幾乎無役不與,新的個人帳戶制牽涉到現行的退撫制度的存續或是善後,茲事體大,似乎有責任站出來評析新制的優缺點,因此不得不檢視銓敘部規劃的個人帳戶制簡報資料,提供個人意見給社會各界參考。
如果不涉及已退休與現職人員的權益,純就新進人員一律適用新的確定提撥制(個人帳戶制)而言,問題不大,個人帳戶制已經在許多國家採行也能夠成熟的運作,包括我國的勞退新制,唯一的問題是對新進人員的退休保障是否足夠的問題,沒有世代責任移轉的矛盾,勞退新制的問題不在領不到,而在領的太少,因為提撥率偏低,只有6%,再加上自我提撥不足,尤其還涉及以多報少的現象,規劃中的公教個人帳戶制沒有這個問題,提撥率高達15%,再加上自我提撥5.25%,合計20.25%,也不會有以多報少的問題,因此如果加上適當投資報酬率,未來的退休所得應該是不會太低
。
讓人擔心的反而是新進人員的負擔能力問題,如果加上配合公保年金化的改革,所得替代率從原來規劃中的0.75%提高到1.3%,那麼提撥的費率絕對不會是簡報內容顯現的那麼低的費率,簡報內容顯現新進公教人員每個月的薪水有13%,要用來支付退休費用,幾乎是現行制度負擔的兩倍,如果再加上我估計的公保費率低估因素,未來新進人員的負擔是非常沈重的。
銓敘部簡報吹噓新制未來所得替代率可以高達108%,這是一個非常危險又不負責任的推估數據,試想現行制度未改革前所得替代率最高只有85%,就被媒體與有心人士曲解,罵到臭頭,現在卻推出一個所得替代率真的超過百分之百的制度,看在低薪低所得替代率勞工與普羅大眾眼裡,會是什麼樣的想法,莫非又要再次的陷公教人員於不義的境地,前車之鑑仍然歷歷在目,主其事者怎可如此作為?與其如此,不如降低在職期間的負擔,務實以對,坦白而言,每月薪資所得的13%,對現職人員的負擔而言,實在是太重了!
銓敘部吹噓所得替代率超高的同時,刻意不告訴你的是,這樣的高所得替代率卻只能夠領到平均餘命結束,活過平均餘命的人戶頭歸零,從此一毛錢也沒有,年紀越大生活依賴程度越高,費用必然越多,一旦戶頭歸零,剩下的就只有公保養老年金了,簡報資料規劃中的制度帳戶只能領到84歲,也就是說活過84歲的老人們,晚景淒涼已可預見,這在勞退新制規劃時就已經預見,迄今仍然無解!勞退新制無解,我個人不相信公教退撫新制能解!更何況公保養老年金給付率遠遠低於勞保養老年金給付率,政策上的失衡現象不得不讓人憂心。
雖然新規劃的制度有些缺失與盲點,但是這樣的規劃卻不會有人站出來反對,或者是為維護自身權益進行抗爭,因為適用這個規劃中制度的人還沒有「誕生」,沒有人可以肯定自己會是被規範的對象,恭喜銓敘部與教育部,這個制度沒人反對,完勝,諷刺吧!
回頭再來談談新制度的規劃對已經退休與現職人員的影響,這次的規劃是一刀切的所謂改革,表面上新的制度與已經退休或現職人員無關,已退及在職人員仍然適用現行改革後的制度,仍然是確定給付制(Defined Benefits),新制是確定提撥制(Defined
Contributions),橋歸橋,路歸路,問題是確定給付制是建立在世代互助的基礎上,代間互助,環環相扣,它的存在必須要有源源不斷的後繼參與的人,現在新進人員適用新制,已經退休的人不需要繳費,那麼只有現職人員在繳費,如何支撐自己跟退休人員的晚年需求?水庫缺了進水源頭,枯竭已是自然的結果,銜接或是轉圜機制在哪裏?從簡報資料看到的只有倒數第二頁,簡單的三行交代了事:
第一案、改革節省的經費挹注。
第二案、提高基金投資績效。
第三案、政府撥補方案。
第一案與第二案本來就在做,第三案內容呢?空白!究竟是樣的什麼方案,可以讓43萬已退休人員跟62萬現職人員安心?銓敘部與教育部負責任的官員無人能夠回答,看來這是一個自我了斷的制度規劃,這是一個不負責任的態度與作為,這個政府的信譽早已破產,她說不會再有第二次的年金改革,可是我怎麼想怎麼看,如果這樣的制度設計一旦完成,第二次的所謂年金改革勢必再啟,問題是剛剛所謂的改革的受害人還在療傷,尚不能止痛,如何能夠承受再一次的傷害?再者,這樣的制度設計受害最大的人,不是已經退休的公教人員,而是現職人員,新的制度一旦啟動,一二
十年內還能撐過去,已退休人員大概也走了泰半,現職人員剛好退休,基金水庫枯竭,屆時欲哭無淚,叫天天不應 ,叫地地不靈,設計制度的人都走光了,請問誰來負責?誰該負責?我不知道,聰明的夥伴們!你們知道嗎?我們還要不要站出來反抗?如果現職人員還要所謂的明哲保身,不願意站出來,我們要替他們站出來嗎?
老驥伏櫪,一息尚存,伏案長嘆,不得不語,蒼天知我!(李來希)
轉貼至李來希臉書訊息(有經過前輩的同意)
原文臉書網址如下:
https://reurl.cc/Wk4YbZ
-----
Sent from JPTT on my Samsung SM-N975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212.12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PublicServan/M.1640918153.A.E5A.html
推
12/31 10:47,
3年前
, 1F
12/31 10:47, 1F
→
12/31 10:54,
3年前
, 2F
12/31 10:54, 2F
推
12/31 12:01,
3年前
, 3F
12/31 12:01, 3F
→
12/31 12:11,
3年前
, 4F
12/31 12:11, 4F
→
12/31 12:11,
3年前
, 5F
12/31 12:11, 5F
→
12/31 12:19,
3年前
, 6F
12/31 12:19, 6F
推
12/31 12:30,
3年前
, 7F
12/31 12:30, 7F
→
12/31 12:36,
3年前
, 8F
12/31 12:36, 8F
推
12/31 12:43,
3年前
, 9F
12/31 12:43, 9F
→
12/31 12:44,
3年前
, 10F
12/31 12:44, 10F
→
12/31 14:34,
3年前
, 11F
12/31 14:34, 11F
推
12/31 14:48,
3年前
, 12F
12/31 14:48, 12F
→
12/31 14:48,
3年前
, 13F
12/31 14:48, 13F
推
12/31 15:48,
3年前
, 14F
12/31 15:48, 14F
→
12/31 15:53,
3年前
, 15F
12/31 15:53, 15F
推
12/31 16:14,
3年前
, 16F
12/31 16:14, 16F
噓
12/31 17:55,
3年前
, 17F
12/31 17:55, 17F
推
12/31 18:10,
3年前
, 18F
12/31 18:10, 18F
推
12/31 18:37,
3年前
, 19F
12/31 18:37, 19F
推
12/31 18:41,
3年前
, 20F
12/31 18:41, 20F
→
12/31 18:41,
3年前
, 21F
12/31 18:41, 21F
→
12/31 18:41,
3年前
, 22F
12/31 18:41, 22F
推
12/31 18:43,
3年前
, 23F
12/31 18:43, 23F
→
12/31 18:43,
3年前
, 24F
12/31 18:43, 24F
→
12/31 18:43,
3年前
, 25F
12/31 18:43, 25F
→
12/31 19:22,
3年前
, 26F
12/31 19:22, 26F
→
12/31 19:22,
3年前
, 27F
12/31 19:22, 27F
→
12/31 19:50,
3年前
, 28F
12/31 19:50, 28F
→
12/31 19:50,
3年前
, 29F
12/31 19:50, 29F
→
12/31 21:52,
3年前
, 30F
12/31 21:52, 30F
→
12/31 21:52,
3年前
, 31F
12/31 21:52, 31F
噓
12/31 22:23,
3年前
, 32F
12/31 22:23, 32F
推
12/31 23:22,
3年前
, 33F
12/31 23:22, 33F
→
12/31 23:22,
3年前
, 34F
12/31 23:22, 34F
→
12/31 23:50,
3年前
, 35F
12/31 23:50, 35F

推
01/01 02:12,
4年前
, 36F
01/01 02:12, 36F
推
01/01 08:27,
4年前
, 37F
01/01 08:27, 37F
推
01/01 08:38,
4年前
, 38F
01/01 08:38, 38F
推
01/01 08:46,
4年前
, 39F
01/01 08:46, 39F
→
01/01 08:46,
4年前
, 40F
01/01 08:46, 40F
→
01/01 08:47,
4年前
, 41F
01/01 08:47, 41F
→
01/01 08:49,
4年前
, 42F
01/01 08:49, 42F
→
01/01 08:50,
4年前
, 43F
01/01 08:50, 43F
推
01/01 09:19,
4年前
, 44F
01/01 09:19, 44F
推
01/01 09:45,
4年前
, 45F
01/01 09:45, 45F
→
01/01 09:46,
4年前
, 46F
01/01 09:46, 46F
→
01/01 13:43,
4年前
, 47F
01/01 13:43, 47F
→
01/01 13:44,
4年前
, 48F
01/01 13:44, 48F
→
01/01 13:44,
4年前
, 49F
01/01 13:44, 49F
推
01/01 14:35,
4年前
, 50F
01/01 14:35, 50F
推
01/01 15:01,
4年前
, 51F
01/01 15:01, 51F
→
01/01 15:01,
4年前
, 52F
01/01 15:01, 52F
→
01/01 15:28,
4年前
, 53F
01/01 15:28, 53F
推
01/01 15:49,
4年前
, 54F
01/01 15:49, 54F
推
01/01 16:06,
4年前
, 55F
01/01 16:06, 55F
→
01/01 16:07,
4年前
, 56F
01/01 16:07, 56F
→
01/01 16:07,
4年前
, 57F
01/01 16:07, 57F
→
01/01 16:07,
4年前
, 58F
01/01 16:07, 58F
推
01/01 18:32,
4年前
, 59F
01/01 18:32, 59F
→
01/01 18:32,
4年前
, 60F
01/01 18:32, 60F
→
01/01 18:33,
4年前
, 61F
01/01 18:33, 61F
→
01/01 18:34,
4年前
, 62F
01/01 18:34, 62F
推
01/01 21:37,
4年前
, 63F
01/01 21:37, 63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2 篇):
PublicServan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23
56
64
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