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花了很多時間重構卻被打槍用舊code

看板Soft_Job (軟體人)作者 (sec)時間4小時前 (2025/09/15 12:12),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3小時前最新討論串5/7 (看更多)
看到這篇原原PO在其他篇底下聲稱 「可讀性+100%」 忍不住來回一篇 軟體開發裡面有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是知識轉移 又稱 knowledge transfer 印度仔會簡稱 KT 你也可以拿這個詞去搜尋 看看印度仔對這東西的看法 有一個很直白的解釋是:在你的腦袋上按複製,在我的腦袋按貼上。 簡單說 每當 A 完成了一個東西要併入主線 或者 B 要參與一個他本來不熟悉的模組 大家都需要 KT 一下 這件事情成本高到靠北 假如你手上有 3 張票 分給三個人做 用了一週做完 你以為接下來再給他們 3 張票 隔週還可以保持一樣的生產力嗎? 錯 隔週他們需要互相 KT,大家都對系統的更動有相當程度的共識之後,才能繼續進行開發 所以隔週大概做不了什麼事情 否則你的系統很快就會東倒西歪 這也是為什麼大型的專案最好有嚴格的框架跟守則 我們希望盡量減少每個人重新學習的時間 當所有人遵循相同的框架在開發 就能更容易理解別人寫的程式在做什麼 這也是模組解藕的好處之一,它可以縮小需要參與KT的人數,你不會希望每個commit都耗 費20個人的學習成本 所以回到最前面那句 「可讀性+100%」 其實根本只有對重寫的那個人而言可讀性 ++ 你讀了原本的程式,你寫了新的程式,新的程式你熟到不行,當然可讀性很高 對我來說這就是一份全新的程式碼 整包程式要拿來重新分析測試,才會知道裡面到底在幹麻 我要猜測你每個類別甚至每個函數的意圖 可讀性可能是 「-80%」 為什麼有些程式一開始看很屎 多看幾次之後你覺得還滿順的 因為我們的腦子就是這樣運作的啊 你瘋狂加班重寫了一整套系統 你當然覺得每個函數都一看就知道在做啥 -- 要重構同時增加可讀性 唯一的方法是一次改動一部分,並且確保每個人都有跟上你的改動 否則只是把知識的鴻溝從小水溝 變成大峽谷 你這樣的改動方式 就好像我叫 AI 加個小功能 然後他給我一包 zip 說我重寫了整套專案 測試過沒問題了 你可以放心取代原本的專案 只有一種情況你這個做法會被接受:你同事跟老闆完全不管程式 把你當 vibe coding 的 工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7.128.19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oft_Job/M.1757909562.A.E51.html

09/15 12:43, 4小時前 , 1F
我推這個觀點
09/15 12:43, 1F

09/15 12:53, 3小時前 , 2F
09/15 12:53, 2F
文章代碼(AID): #1env8wvH (Soft_Job)
文章代碼(AID): #1env8wvH (Soft_Jo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