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台企紛紛撤出中國!為何近年台商投資中國金額砍半?《經濟學人》點出三大因素

看板Stock (股票)作者 (靜夜聖林彼岸花)時間4年前 (2020/11/25 20:52), 編輯推噓14(17320)
留言40則, 32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台企紛紛撤出中國!為何近年台商投資中國金額砍半?《經濟學人》點出三大因素 1.原文連結: ※過長無法點擊者必須縮網址 https://www.storm.mg/article/3238029 2.原文內容: 蔡娪嫣 2020-11-25 14:40 https://i.imgur.com/6rZZ61W.jpg
鴻海科技集團(富士康)位於中國廣東深圳的工廠(AP) 中國1988年開放台灣投資的3個月後,鴻海富士康在深圳建立第一家台企中國工廠,開啟 台商西進淘金的風潮;到了2008年,台灣成為中國最大的外國投資來源,中國外商投資量 約有1/6來自台灣。然而近年隨著兩岸關係改變、市場環境惡化,台企逐漸撤離中國,另 覓投資樂園,從2015年以後,每年從台灣流入中國的投資金額已銳減逾50%。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指出,西方國家對中國質疑加深,中國比任何時候都還 要希望獲取台企的青睞,雖然中國祭出諸多惠台政策,宣稱要幫助廣大台商、台企應對疫 情和復工復產,但主要有三大因素使台企對中投資降溫。一是地緣政治,二是在中國市場 的競爭優勢消逝,三為台企出現接班斷層。 曾經的西進登陸淘金年代 一個秋日早晨,成千上百求職者在江蘇省崑山市的台企公司「厚聲」門外大排長龍,厚聲 開出每月工資人民幣4000元(約新台幣1.7萬元),是當地最低工資的兩倍。崑山市人稱 「小台北」,10萬多名台灣人在此打拼事業,當地遍布著數百家台灣製造商,這說明了台 商在中國的廣泛現象,據估計有多達120萬台灣人(占台灣人口的5%)居住在中國,其中 許多是商務人士。 1980年代開啟的台商登陸風潮,受到語言優勢、廉價勞力和廣大腹地的誘惑,台商很快在 沿海省份設廠,資金多半流入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地。過去30年來,台灣公司總共 在中國投資至少1900億美元(約新台幣5.4兆元),全球最大代工廠鴻海富士康有七成產 能位於中國,雇用多達100萬名中國勞工,這員工數已經超過中國本地任何私營企業。 從營收來看,中國12個最受歡迎的消費品牌中,有3個是台灣品牌──中國人最愛搶購的 康師傅泡麵、旺旺餅乾和統一食品。蘋果公司在中國的三大供應商──富士康、和碩和緯 創公司,老闆都是台灣人。中國則將台灣視為投資與晶片關鍵技術的重要來源,中國竭盡 全力從台灣招募更多企業,2018年至2019年之間出台惠台31條、26條措施,給予減稅、參 與5G建設競標等機會,「為台灣同胞台灣企業提供同等待遇」。 迄今為止,北京努力爭取台商投資的成果有限,2015年以來台企投資金額逐年下降了一半 以上,由109億美元(約新台幣3107億元)降為2019年的41.7億美元(約新台幣1188億元 )。 三大因素使台企對中投資降溫 一、地緣政治惡化嚇走台商 《經濟學人》指出,台灣有越來越多人認為,中國想通過加強兩岸交流聯繫來阻止台獨, 北京對台灣公司祭出特殊優惠待遇,但卻公開指稱台企為「國內公司」,引起更多懷疑。 地緣政治紛爭惡化也嚇走了不少台商,美中相互施加報復性關稅,促使許多台灣製造商將 產線撤出中國。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近期一項調查顯示,有四成在中國內地設廠的台灣老闆表示,他們 已經或考慮把產能轉向東南亞,台灣最大的自行車製造商捷安特(Giant)已確定到匈牙 利設立新廠,同時藉此將產品銷售到東歐及歐洲內陸。美國將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列入黑名 單,也給台灣公司帶來不少麻煩,台積電(TSMC)因此損失提供15%收入的第二大客戶。 台積電本月證實,已斥資35億美元(約新台幣997.5億元)要在美國亞利桑那州設立5奈米 先進晶圓廠。 二、台企在中國競爭優勢消失 台灣企業面臨的第二個挑戰是,在中國內地市場的競爭優勢消失。在上海的台企老闆張英 德(Zhang Yingde,音譯)指出,北京大力扶植「紅色供應鏈」,因此大型標案依舊傾向 給予中國本地的投標人。代表寧波約300家台灣製造商的寧波台商協會會長黃聖朝說,迄 今為止,沒有一家台灣公司贏過中國中央與地方政府的大型合約。 但黃聖朝並沒有認為台灣公司遭到歧視,相反,他指出中國本土公司的能力近年得到大幅 提升,變得更具競爭力和創新性。此前,台企緯創同意將其在崑山的iPhone工廠出售給中 國競爭對手「立訊精密」,表明台灣公司不再認為電子組裝廠技術是必須捍衛的門檻。浙 江大學政治經濟學者耿曙表示,台企在中國製造業中的獨霸地位正在削弱,未來想要在中 國取得成功的台灣公司可能需要依靠「台灣軟實力」。 三、台企在中國出現接班斷層 台企逐漸離開中國的第三個原因與世代傳承有關,在中國各地的台企老闆都有同感,公司 領導階級的接班斷層問題加劇,也因此他們對於在中國進行大手筆投資已抱持謹慎態度。 崑山的厚聲公司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掌管該公司管理層的台商已屆退休年齡,但年輕的 台灣員工不願承擔在中國工廠擔任主管職的艱鉅任務。 3.心得/評論: ※必需填寫滿20字 該雜誌的附圖數據: https://i.imgur.com/Xlm81m9.png
以現在的大環境來看,還會有願意在中國大陸進行投資、設新廠的台灣企業嗎……? 原文:https://econ.st/39cPkJx -- 淩波不過橫塘路,但目送、芳塵去。錦瑟年華誰與度? 月橋花院、瑣窗朱戶,只有春知處。 飛雲冉冉蘅皋暮,彩筆新題斷腸句。若問閒情都幾許? 一川菸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                   ——【北宋】賀鑄《青玉案・凌波不過橫塘路》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0.53.64.140 (馬來西亞)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606308738.A.91E.html

11/25 20:59, 4年前 , 1F
跟你說,多的是,例如葡萄王
11/25 20:59, 1F

11/25 21:01, 4年前 , 2F
製造業 換消費服務業類型
11/25 21:01, 2F

11/25 21:04, 4年前 , 3F
醫美相關的啊
11/25 21:04, 3F

11/25 21:09, 4年前 , 4F
要市場的就會去了 如果只是純製造當然找人工便宜的
11/25 21:09, 4F

11/25 21:10, 4年前 , 5F
願意?~~你想人家還不希罕~~
11/25 21:10, 5F

11/25 21:13, 4年前 , 6F
大陸企業吃政府好處 政府缺錢則收回企業的錢啊
11/25 21:13, 6F

11/25 21:36, 4年前 , 7F
可惜當初去昆山的時候已經沒落了
11/25 21:36, 7F

11/25 21:42, 4年前 , 8F
哪來的地方小報野雞雜誌?
11/25 21:42, 8F

11/25 21:47, 4年前 , 9F
五險一金對台商強力要求後就走一堆
11/25 21:47, 9F

11/25 21:50, 4年前 , 10F
KMT會設吧
11/25 21:50, 10F

11/25 21:52, 4年前 , 11F
聽說錢不好拿出中國
11/25 21:52, 11F

11/25 21:52, 4年前 , 12F
打開104不就知道了
11/25 21:52, 12F

11/25 21:56, 4年前 , 13F
104大陸地區職缺150頁
11/25 21:56, 13F

11/25 21:58, 4年前 , 14F
因為台商只願意出香蕉..又想請老虎。所以請不起
11/25 21:58, 14F

11/25 22:31, 4年前 , 15F
越南表示:??印尼表示:??
11/25 22:31, 15F

11/25 22:32, 4年前 , 16F
莫名其妙變成世界工廠
11/25 22:32, 16F

11/25 22:35, 4年前 , 17F
誰敢去中國 馬的隨便挖你臉書習維尼出現就準備消失
11/25 22:35, 17F

11/25 22:41, 4年前 , 18F
會去投資的還是會有,但數據表示總量已在下降了
11/25 22:41, 18F

11/25 23:04, 4年前 , 19F
在那邊,沒有一樣東西是你的
11/25 23:04, 19F

11/25 23:10, 4年前 , 20F
假新聞
11/25 23:10, 20F

11/25 23:33, 4年前 , 21F
去走乾淨網路區隔較好阿 南韓更早跑耶
11/25 23:33, 21F

11/25 23:43, 4年前 , 22F
韭菜快死光了 新的韭菜我OK 你先上
11/25 23:43, 22F

11/26 00:51, 4年前 , 23F
中共的惠台政策都是要坑人 台商又不是傻子
11/26 00:51, 23F

11/26 00:52, 4年前 , 24F
新設廠的也是有 但那是對企業掌控力很強的
11/26 00:52, 24F

11/26 01:18, 4年前 , 25F
很少數了啦,中共現在只拉自己企業
11/26 01:18, 25F

11/26 02:17, 4年前 , 26F
風傳媒
11/26 02:17, 26F

11/26 02:21, 4年前 , 27F
接班斷層這最不可信,沒人可凹吧
11/26 02:21, 27F

11/26 05:27, 4年前 , 28F
拜登上台台商回去上班
11/26 05:27, 28F

11/26 08:01, 4年前 , 29F
還好我2017開始就就撤了 不然600萬美元要弄回來 在
11/26 08:01, 29F

11/26 08:01, 4年前 , 30F
2019困難度至少3倍
11/26 08:01, 30F

11/26 08:02, 4年前 , 31F
現在還跑中國的......台版韭菜4ni?
11/26 08:02, 31F

11/26 08:06, 4年前 , 32F
日本韓國跑更多
11/26 08:06, 32F

11/26 08:07, 4年前 , 33F
第三點第二代斷層太唬爛,又不是小吃攤規模
11/26 08:07, 33F

11/26 08:08, 4年前 , 34F
現在大多台商做包租公,比本業還賺
11/26 08:08, 34F

11/26 08:50, 4年前 , 35F
沒以前好賺還要求年輕減薪台幹要做出以前績效..無奈
11/26 08:50, 35F

11/26 08:53, 4年前 , 36F
重點是貿易戰之後,成本上升,所以跑去其他地方了
11/26 08:53, 36F

11/26 14:46, 4年前 , 37F
錢都弄不回來是個問題
11/26 14:46, 37F

11/27 00:37, 4年前 , 38F
疫情..政治 川浦菜抗中...結案
11/27 00:37, 38F

11/27 07:50, 4年前 , 39F
樓上寫104那位是剛出社會嗎?104很多職缺是樣版職缺
11/27 07:50, 39F

11/27 07:50, 4年前 , 40F
,只是掛著 投了也不會找你面試
11/27 07:50, 40F
文章代碼(AID): #1VlbE2aU (Stock)
文章代碼(AID): #1VlbE2aU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