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黨說話了:電動車電池不准內部起火、爆

看板Stock (股票)作者 (焼き団子)時間2小時前 (2025/04/24 16:27), 2小時前編輯推噓100(107779)
留言193則, 137人參與, 9分鐘前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黨說話了:電動車電池不准內部起火、爆炸 https://is.gd/WNdkIh 科技新報 2025/04/24 記者:Chen Kobe 中國是全世界最大的電動車市場,面對鋰電池可能造成的電池起火、爆炸問題,中國工信部 也祭出最新的嚴令,強力要求電池不准起火爆炸。 黨說要有光,世上就有了光;黨說不准起火,電池就不會起火了。這次可不是「喊水會結凍 」,而是喊電池會熄火。中國工信部正式公佈國家標準《電動汽車用動力蓄電池安全要求》 (GB38031—2025),新標準將取代舊版(2020 年),定於 2026 年 7 月 1 日開始實施, 主要目標就是要提升電池安全表現。 最重要的是「熱擴散測試」項目的標準修改,測試方法比現有的外部加熱和針刺多了一項內 部加熱,而且要通過測試的技術要求,從原本的「起火、爆炸前 5 分鐘發出警報」,改為 「不起火、不爆炸、氣體不會危害乘客」。 https://i.imgur.com/hZaG0P4.png
▲中國工信部對於車用鋰電池熱擴散測試要求推出更高標準的要求。(Source:中國工信部 ) 電池內部加熱,最常見的狀況就是電池內部發生短路,或是在充電時內部溫度過高,這些熱 能導致鋰電池內部的高活性金屬元素起火。電動車起火難以撲滅的原因,就在於電池內的化 學反應,提供了源源不斷的氧,想要避免內部加熱造成的起火、爆炸,是過去十年來電動車 產業最棘手的問題之一。 除了對內部熱失控提出嚴格要求,新標準也要求鋰電池必須通過 300 次快充循環,進行外 部短路測試,不能有起火、爆炸狀況。再加上電池組底部,需要承受直徑 30mm 撞擊頭,以 150 焦耳能量撞擊 3 次,也不能有泄漏、破裂、起火、爆炸,並維持電阻絕緣。 這項標準僅針對車用電池,堪稱是目前全球最嚴格的車用電池要求,這也讓市場上對於內部 絕緣隔熱材料,產生高度關注,像是三聚氰胺泡沫以及更高熱耐受的線材、包覆材。 有些媒體將這次標準修訂與小米電動車起火事件聯想在一起,完全是胡扯。這項新標準從 2 021 年就開始研擬,2023 年底起草,在 2024 年 9 月就完成審查,於今年 3 月發佈。因 為中國政府早有預期,快速成長的電動車和車用電池產業,必然伴隨著大量安全品質堪慮的 劣質品,但如果太早推出這麼嚴格的標準,又會扼殺產業成長,因此適度拿捏著安全事件和 產業發展的腳步。 電池產業當然早就已經有所準備,別的廠商不說,比亞迪和寧德時代早已陸續推出安全性更 高的電池,其他廠商則還有超過 12 個月的緩衝期,從這一條新標準推出後,可以說中國電 動車與鋰電池產業野蠻生長的時代正式告終,進入監管收緊階段,如果還沒擠進前五大的企 業,可能都要面臨生存危機。 心得評論: 電動車起火,的確是現代電動車一大問題,之前韓國還有禁止電動車進入大樓地下室的新聞 ,而中國例如寧德時代又是電動車電池生產的大手,若是能真實改善,那對電動車的銷售以 及上下游產業鏈是一大利多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1.71.79.179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45483234.A.897.html

04/24 16:28, 2小時前 , 1F
不可能啦 物理 連刀片電池都做不到了
04/24 16:28, 1F

04/24 16:28, 2小時前 , 2F
這是幫CATL新的鈉離子電池在炒股吧XD
04/24 16:28, 2F

04/24 16:28, 2小時前 , 3F
聽起來有點嚴格 這標準?
04/24 16:28, 3F

04/24 16:28, 2小時前 , 4F
2026 年 7 月 1 日開始實施
04/24 16:28, 4F

04/24 16:28, 2小時前 , 5F
那個新的電池好像怎麼摧殘測試都不會起火
04/24 16:28, 5F
※ 編輯: cosmite (111.71.79.179 臺灣), 04/24/2025 16:29:35

04/24 16:29, 2小時前 , 6F
燒到怕了
04/24 16:29, 6F

04/24 16:29, 2小時前 , 7F
開到吐魯番窪地也不準起火吧
04/24 16:29, 7F

04/24 16:29, 2小時前 , 8F
這是好事,大陸正在推動電池的進步
04/24 16:29, 8F

04/24 16:29, 2小時前 , 9F
黨大於物理
04/24 16:29, 9F

04/24 16:30, 2小時前 , 10F
未來大陸的電動車會越來越有競爭力,價格便宜、安
04/24 16:30, 10F

04/24 16:30, 2小時前 , 11F
04/24 16:30, 11F

04/24 16:30, 2小時前 , 12F
這是在幫忙炒股吧?
04/24 16:30, 12F

04/24 16:30, 2小時前 , 13F
等固態電池
04/24 16:30, 13F

04/24 16:30, 2小時前 , 14F
放到外部就沒問題了吧?
04/24 16:30, 14F

04/24 16:30, 2小時前 , 15F
不准起火? 要怎麼做到= =?
04/24 16:30, 15F

04/24 16:31, 2小時前 , 16F
加個強化外殼阻爆?
04/24 16:31, 16F

04/24 16:33, 2小時前 , 17F
稍早看到微信群發了CATL新的電池,確實撞擊、切割
04/24 16:33, 17F

04/24 16:33, 2小時前 , 18F
都不起火。
04/24 16:33, 18F

04/24 16:33, 2小時前 , 19F
我記得比亞迪的新刀片電池穿刺不會起火爆炸了
04/24 16:33, 19F

04/24 16:34, 2小時前 , 20F
的確 感覺替寧德時代鈉電池量身定做
04/24 16:34, 20F

04/24 16:34, 2小時前 , 21F
怎麼做到?黨說不准就不准啊 讓爆炸新聞不要見報不
04/24 16:34, 21F

04/24 16:34, 2小時前 , 22F
就得了XD 信不信黨今天叫太陽從西邊出來 明天官媒
04/24 16:34, 22F

04/24 16:34, 2小時前 , 23F
就有新聞了
04/24 16:34, 23F

04/24 16:34, 2小時前 , 24F

04/24 16:35, 2小時前 , 25F
電池技術要是被做到第一就
04/24 16:35, 25F

04/24 16:35, 2小時前 , 26F
測試不會起火不代表你買了不會起火 要過測試規格靠
04/24 16:35, 26F

04/24 16:35, 2小時前 , 27F
的是手法 大家都心知肚明
04/24 16:35, 27F

04/24 16:36, 2小時前 , 28F
不是有固態電池怎不裝?
04/24 16:36, 28F

04/24 16:36, 2小時前 , 29F
挖靠一條龍ㄟ 直接把法條配套給新產品
04/24 16:36, 29F

04/24 16:37, 2小時前 , 30F
原來支媒開始用馬來西亞網域跳板做大外宣啊XD
04/24 16:37, 30F

04/24 16:37, 2小時前 , 31F
所以台灣的電池可以爆炸可以起火,這麼屌啊?
04/24 16:37, 31F

04/24 16:38, 2小時前 , 32F
固態大概還要幾年才會大規模商用吧
04/24 16:38, 32F

04/24 16:38, 2小時前 , 33F
看來5年過去,中國電池已經技術到位了才有這個標準
04/24 16:38, 33F

04/24 16:38, 2小時前 , 34F
改叫「不可控劇烈化學反應」好了
04/24 16:38, 34F

04/24 16:38, 2小時前 , 35F
這是好事 政策推動電池產業進步 中國的電池科技
04/24 16:38, 35F

04/24 16:38, 2小時前 , 36F
其他國家趕不上了
04/24 16:38, 36F

04/24 16:38, 2小時前 , 37F
黨意連物理都要聽從 太強大了ww
04/24 16:38, 37F

04/24 16:38, 2小時前 , 38F
固態電池要飆
04/24 16:38, 38F
還有 115 則推文
04/24 18:10, 1小時前 , 154F
只是增加了一個下限 但把LG跟松下的電池全卡死
04/24 18:10, 154F

04/24 18:10, 1小時前 , 155F
因為三元鋰電池只要熱失控就沒救
04/24 18:10, 155F

04/24 18:11, 1小時前 , 156F
短路就必發熱燒起來的東西
04/24 18:11, 156F

04/24 18:12, 1小時前 , 157F
簡單 以後中國電車燒起來都不是電池的問題就解決了
04/24 18:12, 157F

04/24 18:12, 1小時前 , 158F
那要加多少成本啊笑鼠
04/24 18:12, 158F

04/24 18:13, 1小時前 , 159F
另外,BYD之前刀片電池就已經做到穿刺實驗不起火爆
04/24 18:13, 159F

04/24 18:13, 1小時前 , 160F
炸,但BYD的車有因此都沒燒起來嗎?這個國標出現還
04/24 18:13, 160F

04/24 18:13, 1小時前 , 161F
是對電動車安全有幫助的,但是要解讀成往後都不會
04/24 18:13, 161F

04/24 18:13, 1小時前 , 162F
起火,那就太過了
04/24 18:13, 162F

04/24 18:23, 59分鐘前 , 163F
這不就承認了之前那些火燒車怎麼來的,打臉一群中吹
04/24 18:23, 163F

04/24 18:23, 59分鐘前 , 164F
之前一直護航洗風向
04/24 18:23, 164F

04/24 18:24, 58分鐘前 , 165F
黨告訴你現在支那車就是會燒死人的便宜貨
04/24 18:24, 165F

04/24 18:24, 58分鐘前 , 166F
中華民國可以開始抄囉
04/24 18:24, 166F

04/24 18:25, 57分鐘前 , 167F
話說這時有這新聞 感覺說不定前幾天廣西比亞迪爆炸
04/24 18:25, 167F

04/24 18:25, 57分鐘前 , 168F
是真的
04/24 18:25, 168F

04/24 18:26, 56分鐘前 , 169F
電池不准起火也太難了吧 how?
04/24 18:26, 169F

04/24 18:27, 55分鐘前 , 170F
改用瓦斯罐裝?
04/24 18:27, 170F

04/24 18:27, 55分鐘前 , 171F
林志穎的特斯拉表示
04/24 18:27, 171F

04/24 18:28, 54分鐘前 , 172F
祖國黑科技來了 電池不會爆炸起火 超越美帝
04/24 18:28, 172F

04/24 18:29, 53分鐘前 , 173F
你要說10年就開始研議我們也拿你沒轍
04/24 18:29, 173F

04/24 18:32, 50分鐘前 , 174F
笑死,以為很簡單嗎?
04/24 18:32, 174F

04/24 18:34, 48分鐘前 , 175F
內宣報的新聞還是先看有沒有資料來源再說
04/24 18:34, 175F

04/24 18:38, 44分鐘前 , 176F
還不簡單,把電池拔掉就好
04/24 18:38, 176F

04/24 18:40, 42分鐘前 , 177F
又在黑 中國技術這麼強 怎可能
04/24 18:40, 177F

04/24 18:47, 35分鐘前 , 178F
中國終於發現這幾年死太多人 韭菜快不夠用了
04/24 18:47, 178F

04/24 18:47, 35分鐘前 , 179F
這更改定義就好,起火就說是劇烈氧化,爆炸就說是壓
04/24 18:47, 179F

04/24 18:47, 35分鐘前 , 180F
力釋放這樣就好啦
04/24 18:47, 180F

04/24 18:51, 31分鐘前 , 181F
溫度偏高而已
04/24 18:51, 181F

04/24 18:52, 30分鐘前 , 182F
很嚴苛吧
04/24 18:52, 182F

04/24 18:53, 29分鐘前 , 183F
金鼎電池沒撞到都會漏液了
04/24 18:53, 183F

04/24 18:53, 29分鐘前 , 184F
還有一年多可以燒
04/24 18:53, 184F

04/24 18:54, 28分鐘前 , 185F
笑死 文組電池標準
04/24 18:54, 185F

04/24 18:54, 28分鐘前 , 186F
這就技術性保護產業競爭力
04/24 18:54, 186F

04/24 19:00, 22分鐘前 , 187F
開車開到爆炸是不允許的
04/24 19:00, 187F

04/24 19:07, 15分鐘前 , 188F
有這麼乖就好了
04/24 19:07, 188F

04/24 19:11, 11分鐘前 , 189F
台灣法規...
04/24 19:11, 189F

04/24 19:11, 11分鐘前 , 190F
有點厲害
04/24 19:11, 190F

04/24 19:12, 10分鐘前 , 191F
沒有人想管斷電開不了門跟隱藏式門把的問題?
04/24 19:12, 191F

04/24 19:13, 9分鐘前 , 192F
對岸在吵不能起火用更安全的電池,鬼島除了嘲笑還整
04/24 19:13, 192F

04/24 19:13, 9分鐘前 , 193F
天在吵地下室停車場要裝充電樁,井蛙不是叫假的
04/24 19:13, 193F
文章代碼(AID): #1e2VNYYN (Stock)
文章代碼(AID): #1e2VNYYN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