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工具機業如何轉型

看板Stock (股票)作者 (getting used to)時間3小時前 (2025/08/03 23:42), 編輯推噓8(8017)
留言25則, 4人參與, 27分鐘前最新討論串11/11 (看更多)
工具機就是黃昏產業,沒必要轉型。產業一旦變主流,需求雖大,但品質下修、大廠吃肉, 小廠只能擠進來喝湯。你現在說機械產業還有多少產值?手錶再強也只是外觀厲害,智慧錶 現在不只準,還能講電話。 強調工藝當然重要,但這戰場早打完,沒有技術突破就只是維持。台積電當初也是大廠互拼 ,才有今天的格局,是真的贏過三星這類國家級企業。就算未來變成美積,他也沒虧待過員 工。 重點不是幫傳產找轉型機會,而是新戰場早已形成,你現在才想切入根本來不及。AI 靠的 是老黃的硬體,軟體業哭10年低薪也沒改變。電動車連特斯拉都公開專利,但台灣車廠就算 讀十年也做不出來。對岸拿補助生出來的只是移動垃圾。 未來就是國與國的科技戰,全球走向保護主義,這就是資本的戰爭。大家都是打工仔,有人 還在討論傳產薪水問題,麻煩左轉科技板。北漂青年早已變中年,而那些留在農地設廠的, 只是想蹭口湯,能給出多少薪水?大家心知肚明啦。 所以說 現在看股票 也不是去撿那些還想轉型的傳產 想靠政策補貼撐住的公司 長期來看根 本沒競爭力 真正有價值的 是那些已經站在新戰場上的企業 不一定是台積電這種巨獸 但至少是供應鏈裡有卡位 有技術護城河的 AI 趨勢不是新聞 但市場總有人等修正才敢買 最後永遠踏不到點 電動車也是 你等車廠轉型?不如去看誰能提供電池 模組 晶片或冷卻系統 重電 靠電動車 散熱 靠伺服器 這幾年漲幾倍了 他們過去有新突破嗎? 有需要才積極丟錢下去加速研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1.213.48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54235777.A.0D1.html

08/03 23:51, 3小時前 , 1F
高端工具機就是日本民族性的展現,大和民族特別擅長
08/03 23:51, 1F

08/03 23:51, 3小時前 , 2F
在這種成熟技術展現高精度高粱率高穩定性
08/03 23:51, 2F

08/04 00:05, 3小時前 , 3F
可是兄弟,台積玩的是奈米阿。
08/04 00:05, 3F

08/04 00:05, 3小時前 , 4F
你把ic設計看成機械錶的設計圖
08/04 00:05, 4F

08/04 00:05, 3小時前 , 5F
不是超認真那種能夠拿在手上的那種尺度
08/04 00:05, 5F

08/04 00:05, 3小時前 , 6F
μm 是奈米的1000倍欸
08/04 00:05, 6F

08/04 01:00, 2小時前 , 7F
一樓太小看德國瑞士的工藝能耐了...
08/04 01:00, 7F

08/04 02:14, 1小時前 , 8F
1F可以拉數據來看這行業不是只有日本
08/04 02:14, 8F

08/04 02:25, 1小時前 , 9F
瑞士人均工具機出口創匯 30 年來始終穩居世界第一,
08/04 02:25, 9F

08/04 02:25, 1小時前 , 10F
而且到了最講究高精尖的航空航太領域,瑞士的工具
08/04 02:25, 10F

08/04 02:25, 1小時前 , 11F
機更是不可或缺,美國國防產業高度依賴瑞士的工具
08/04 02:25, 11F

08/04 02:25, 1小時前 , 12F
08/04 02:25, 12F

08/04 02:26, 1小時前 , 13F
人一粉,腦就殘,到處適用
08/04 02:26, 13F

08/04 02:37, 49分鐘前 , 14F
唯一能和航太領域爭馳、極度倚賴「高精尖」技術的量
08/04 02:37, 14F

08/04 02:37, 49分鐘前 , 15F
子加密通訊,瑞士和奧地利也是目前實用技術最領先
08/04 02:37, 15F

08/04 02:37, 49分鐘前 , 16F
的國家 -- 全球第一批因為量子通訊加密技術研究獲頒
08/04 02:37, 16F

08/04 02:37, 49分鐘前 , 17F
諾貝爾物理學獎的都是奧地利的科學家
08/04 02:37, 17F

08/04 02:42, 44分鐘前 , 18F
德瑞奧明顯才是最擅長「高精尖」工藝技術的全球領頭
08/04 02:42, 18F

08/04 02:42, 44分鐘前 , 19F
08/04 02:42, 19F

08/04 02:45, 41分鐘前 , 20F
瑞士、奧地利人口都小於一千萬人,和香港差不多,
08/04 02:45, 20F

08/04 02:45, 41分鐘前 , 21F
但是兩國共有 50 位諾貝爾獎得主(25 + 25)
08/04 02:45, 21F

08/04 02:51, 35分鐘前 , 22F
美國:420;英國:142;德國:115;法國:75;日本
08/04 02:51, 22F

08/04 02:51, 35分鐘前 , 23F
:31
08/04 02:51, 23F

08/04 02:52, 34分鐘前 , 24F
日本的人口約 1.24 億
08/04 02:52, 24F

08/04 02:59, 27分鐘前 , 25F
P.S. 量子電腦目前還停留在實驗室階段所以暫不討論
08/04 02:59, 25F
文章代碼(AID): #1eZuE13H (Stock)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ZuE13H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