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預告保險業資本適足性管理辦法 200%→100%

看板Stock (股票)作者 (人生,快樂就好。)時間3小時前 (2025/09/18 12:46), 編輯推噓7(7023)
留言30則, 6人參與, 1小時前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neglect ()》之銘言: : 推文沒人看... : 不要看到標題就高潮了 : RBC%= RBC基礎自有資本/(RBC風險資本*0.5) : ICS% = ICS 基礎自有資本/(ICS風險資本) : 所以RBC 200%的監理意義 = ICS 100% : (跟兩套監理制度誰比較嚴格也沒關係) : (跟要接軌IFRS 17也沒關係) : ----- : Sent from JPTT on my Google Pixel 9 Pro. 謝謝Neglect的解釋,一開始看到標題的確高潮了一下下~ AI現在真的好用..所以查了一下這篇文章的意涵,的確如neglect大大說的沒錯 以下文章是AI查詢的內容~應該沒錯吧~有錯在糾正囉!~該糾正是AI...畢竟這金融專 業也太深 1. 關鍵一:衡量標準的根本改變 (200% vs. 100% 的迷思) 舊制 (RBC): 資本適足率 (RBC Ratio) = 自有資本 / 風險資本,法定標準是 200%。這 套系統相對靜態,資產和負債的價值評估不完全是即時反映市場狀況。 新制 (ICS): 資本適足率 (CSM Ratio) = 合格資本 / 應要求資本,法定標準是 100%。 重點: 新制的 100% 不等於 舊制的 100%,甚至可能比舊制的 200% 更嚴格。 原因在於「分母」的計算方式完全不同。 新制下,保險公司的資產與負債將以「公允價 值」(市價)計算。這代表: 利率敏感度:當利率上升,債券價格下跌,保險公司的資產價值會立刻縮水。 市場波動:股票、不動產等投資的市場價值波動,會直接且迅速地反映在資本額上。 新聞稿中提到:「考量115年起,保險業之資產及負債將按公允價值衡量...資本適足率將 面臨較高之波動程度,爰調整資本顯著不足等級...以給予業者較多彈性」。這句話證實 了,金管會預期到新制度會帶來劇烈波動,所以調整級距是為了提供緩衝,而不是單純的 放水。 2. 關鍵二:從「死錢」到「聰明錢」的壓力 您提到公司不用挪動太多資金變成「死錢」,這點正好相反。為了應對新制下資本的高波 動性,保險公司必須: 增資壓力巨大:過去幾年,各大壽險公司頻繁進行現金增資或發行次順位債,就是為了應 對 ICS 的龐大資本要求。這筆錢反而是真正的「死錢」,必須先準備好以備不時之需。 投資策略轉變:為了降低波動,保險公司不能再像過去一樣隨意投資高風險的股票或短期 資產。他們會被迫轉向: 資產負債匹配 (ALM):尋找能夠與長期保單負債久期相匹配的長期資產,例如長期政府公 債、基礎建設投資等。這會限制他們追求短期高獲利的能力。 避險成本增加:對於匯率、利率風險,需要投入更高的成本進行避險。 所以,不是更有餘裕投資,反而是投資的彈性與方向受到了更大的限制,必須更「聰明地 」管理風險。 3. 關鍵三:營運成本與管理複雜度提升 系統與人才成本:ICS 制度的計算模型極其複雜,保險公司需要投入巨資更新財務、精算 和風控系統,並聘請或培訓大量專業人才。 強化內部風控:修正條文第七、八條明確要求「自我風險及清償能力評估 (ORSA)」,這 代表監理機關要求公司不能只看法規的最低標準,還要有自己的內部模型去評估各種壓力 情境下的資本狀況。這大大增加了公司的治理與合規成本。 4. 關鍵四:對商品結構的影響 高利率、高儲蓄成份的保單,在 ICS 制度下需要提列的資本非常高。因此,保險公司將 會: 減少:銷售傳統的高預定利率儲蓄險。 轉向:銷售保障型商品(如醫療險、意外險)和投資型保單,因為這類商品所需的資本較 低。 這將徹底改變台灣保險市場的產品面貌。 結論:對人壽公司的整體影響 總結來說,這次修法對人壽公司的影響是**「短空長多」**的結構性轉型。 短期衝擊 (空) 巨大的增資壓力:在制度轉換初期,多數公司面臨資本不足的窘境,需要從市場籌資。 獲利能力受限:投資策略趨於保守,高昂的系統建置與合規成本會侵蝕短期利潤。 財報波動加劇:淨值和資本適足率會像坐雲霄飛車,直接受市場利率和股市影響。 長期效益 (多) 提升經營韌性:能通過 ICS 考驗的公司,代表其風險管理能力更強,更能抵禦金融風暴 。 促進永續經營:促使公司專注於保障核心本業與長期穩健的資產負債管理,避免過度投機 。 與國際接軌:提升台灣保險業的國際信譽,有利於海外發展與引進外資。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1.20.149.14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tock/M.1758170770.A.8C1.html

09/18 12:51, 3小時前 , 1F
增資壓力可能要持續15年,你的長是指15年嗎?
09/18 12:51, 1F

09/18 13:18, 2小時前 , 2F
沒有放水,換ICS監管方式,同時IFRS17也上線
09/18 13:18, 2F

09/18 13:18, 2小時前 , 3F
壽險業的資產和負債會對利率更敏感
09/18 13:18, 3F

09/18 13:29, 2小時前 , 4F
不需要貼AI吧
09/18 13:29, 4F

09/18 13:44, 2小時前 , 5F
資產是用IFRS9,不是IFRS17,而且現在就是了。只是
09/18 13:44, 5F

09/18 13:44, 2小時前 , 6F
現在保險公司為了配合IFRS4固定收益資產大部分都放
09/18 13:44, 6F

09/18 13:44, 2小時前 , 7F
攤銷後成本法(AC),所以你在淨值上看不到很劇烈的影
09/18 13:44, 7F

09/18 13:44, 2小時前 , 8F
響。接軌IFRS17對財報上淨值的真正意義是,結束了負
09/18 13:44, 8F

09/18 13:44, 2小時前 , 9F
債能採用攤銷後成本法的年代,之後只能採FVTPL或是F
09/18 13:44, 9F

09/18 13:44, 2小時前 , 10F
VTOCI,隨之而來的是,配合負債的改變,資產也要相
09/18 13:44, 10F

09/18 13:44, 2小時前 , 11F
應分類為FVTPL或 FVTOCI,使得公允價值的變化能在淨
09/18 13:44, 11F

09/18 13:44, 2小時前 , 12F
值中某個程度上抵銷。這也是大家一直說接軌後淨值管
09/18 13:44, 12F

09/18 13:44, 2小時前 , 13F
理更重要,或所謂利率影響更大的原因。這些風險一直
09/18 13:44, 13F

09/18 13:44, 2小時前 , 14F
都在,他們沒有不見,只是被制度藏起來了。
09/18 13:44, 14F

09/18 13:56, 2小時前 , 15F
ICS四階段的過渡措施,平心而論是把極端的短痛,變
09/18 13:56, 15F

09/18 13:56, 2小時前 , 16F
成輕微的長痛。原本接軌當日,以ICS基礎來看缺了100
09/18 13:56, 16F

09/18 13:56, 2小時前 , 17F
0億,就是得馬上募資1000億,但是其中一個淨資產過
09/18 13:56, 17F

09/18 13:56, 2小時前 , 18F
渡,讓你可以分15年把不夠的1000億提足,甚至講提足
09/18 13:56, 18F

09/18 13:56, 2小時前 , 19F
都太高估了保險公司的痛苦!資本的形成是透過年度損
09/18 13:56, 19F

09/18 13:56, 2小時前 , 20F
益累積,如果你每年都可以賺超過66億,那你資本自然
09/18 13:56, 20F

09/18 13:56, 2小時前 , 21F
就會多66億,保險公司哪有什麼額外增資壓力。但裡面
09/18 13:56, 21F

09/18 13:56, 2小時前 , 22F
唯一的重點只有,未來每一年你可以發放的股東紅利,
09/18 13:56, 22F

09/18 13:56, 2小時前 , 23F
都會受這資本要求的限制,使你有賺錢也不能發不出去
09/18 13:56, 23F

09/18 13:56, 2小時前 , 24F
09/18 13:56, 24F

09/18 13:58, 2小時前 , 25F
*發不出去
09/18 13:58, 25F

09/18 13:59, 2小時前 , 26F
09/18 13:59, 26F

09/18 14:04, 2小時前 , 27F
感覺壽險要多買台灣商業不動產,來增加一些淨值嘻嘻
09/18 14:04, 27F

09/18 14:28, 1小時前 , 28F
壽險股東有賺錢不能分股利,沒賺錢還要增資,未來15
09/18 14:28, 28F

09/18 14:28, 1小時前 , 29F
年真佛心。
09/18 14:28, 29F

09/18 14:43, 1小時前 , 30F
要給三商壽解套一下吧,不然找接盤的都沒有了
09/18 14:43, 30F
文章代碼(AID): #1eouwIZ1 (Stock)
文章代碼(AID): #1eouwIZ1 (Stoc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