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客家人的由來﹕由北方人口的南遷講起

看板TW-language (臺語板)作者 (我特別壞..嗯,壞死了...)時間19年前 (2005/10/26 11:58),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 [本文轉錄自 Chinese 看板] 發信人: yaclear@newsmth.net-SPAM.no (清一), 看板: Chinese 標 題: 客家人的由來﹕由北方人口的南遷講起 發信站: 水木社區 (Wed Oct 26 03:49:01 2005) 轉信站: ptt!news.newsmth.org!NEWSMTH 客家人的由來﹕由北方人口的南遷講起 曹樹基 教授 日期﹕ 21.11.2000 一、客家問題的緣起 在廣東沿海地區﹐分佈著相當數量的客家人。客家人原本居住在粵北丘陵山區﹐即今廣東與福建及江西交界的丘陵山區.在康熙年間遷海中﹐沿海土著大多數死亡或他徙﹐復界時﹐客家人因此得以遷入。 清代香港屬廣州府新安縣轄。因瀕臨大海﹐新安縣在遷海中不能倖免。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刊刻的《新安縣誌》卷3《地理志》對於此事記載得非常詳細﹕康熙元年二月大人科介行邊立界﹐邑地遷三之二。三月差總鎮曹、總統馬督同營兵折界﹐驅民入內地。民初不知邊界之事﹐雖有示先出﹐而民不知徙及﹐兵至而棄其資﹐攜妻挈子以行﹐野棲露處﹐有死喪者﹐有遁入東莞、歸善及流遠方不計道理者。 康熙二年八月大人伊石再看粵疆﹐續立界﹐邑地將盡邊焉。總督盧以邑地初遷已多﹐會疏免續遷﹐止遷東西二路共二十四鄉 .新安遷海的強度非常大﹐邑境被遷去三分之二﹐還被強行遷去24村。由於土地所剩不多﹐故新安撤縣並入東莞。因遷海而被撤縣﹐這在清代初年的遷海史上也是少見的。康熙八年雖然隨復界而復縣﹐但新安地方元氣大傷。復界之後﹐地方政府不得不招民墾荒﹐恢復地方經濟。最初的客家人就是在這一背景下遷入新安及香港地區的。 然廣州府之客家人遷入最多的不在新安﹐而在新寧﹐即今廣東省之臺山縣.民國《赤溪縣誌》卷8《赤溪開縣事紀》有如下記載﹕客民習勞苦﹐繁生育﹐又善引族屬﹐故所在佔籍皆能自辟村居﹐繁殖人口。計由雍乾始遷﹐迄咸豐初僅百十餘年﹐鶴、高、開、恩等縣不具論﹐即新寧一邑﹐客民人口已不下三十萬﹐而所居地多雖僻瘠﹐以甯邑方輿計之﹐殆佔三分之一焉。 在新寧縣﹐客家人所居之地僅為全縣的三分之一﹐清代後期而人口達30萬﹐可能佔全縣人口的二分之一甚至更多。很顯然﹐客家的生計要比土著困難得多。客家與土著的衝突既包括土地﹐也包括文化資源﹐即“學額”。隨著客家人口的增多﹐清代後期﹐土客之間的衝突變得越來越嚴重。 咸豐四年(1854年)﹐以廣西客家人為主的太平軍馳騁於長江中下遊之際﹐南方許多地區的“紅巾會”相繼起義.在肇慶府和廣州府﹐紅巾會眾攻打高明、開平、新寧等縣縣城及肇慶府城。政府募客勇守城﹐日後又協助官軍剿紅巾。紅巾會成員大多數為土著﹐於是土著散佈謠言﹐說客家人“挾官鏟土”。土客之間衝突遂起﹐釀成長達12年的大規模械鬥.這次土客大械鬥以廣州府、肇慶府沿海各縣為中心﹐廣州府沿海各屬客家捲入亦深。如新安的客家就曾前往助陣。大械鬥的結果是﹐據稱雙方人口死亡多達50萬.分散於珠江西岸各地的客家大量聚集於廣州府新寧縣之南部﹐事件平息後﹐政府分設赤溪廳以安置客家﹐安置不下的客家則遷往粵西及桂東.太平天國起義領導者的客家人成份和廣州府、肇慶州沿海地區的土客大械鬥﹐不僅造成了華南地區的社會大動蕩﹐也造成了整個中國的社會大動蕩。客家人的問題也就引起了世人的關注。 二、客家人﹕北人南下與民族融合傳說 19世紀中期以後的中國學者、政治家及西方人士大多數將客家人當作野蠻的、落後的、退化的種族﹐當作非漢族來看待﹐引起了客家人士的不滿.以後﹐廣東客屬境內的客家人紛紛成立“客家源流研究會”﹐香港客家人成立“香港崇正總會”﹐都是屬於客家人自己的研究團體和聯誼團體.然而﹐關於客家人是落後退化種族的言論並停止。1930年廣東省政府建設廳《建設周報》一篇關於客家風俗的文章﹐稱客家人“語言啁啾﹐不甚開化”﹐釀成風波。此事雖以周報編輯免職為結束﹐但客家人並未因此而罷休﹐對於客家人的學術研究因此而展開. 1933年羅香林出版《客家研究導論》﹐他提出的客家人由北方遷來的觀點遂成為主導性的論點.羅香林根據中國移民歷史的過程﹐再根據所搜集的客家人的族譜中揭示的客家源流﹐認為客家人是北方移民的後裔。他們從北方即黃河流域遷入客家祖居地──閩西──的歷史﹐也是一部北方人口南遷的歷史。換言之﹐羅香林認為北方人口的歷次南遷均與客家人的形成有關﹕客家人與廣府人、福佬人一樣﹐也是漢民族的一個支系。 構成事件的北方漢人的南遷可以分為以下幾次。 1.西元前3世紀﹐秦始皇徵發數十萬人越過南嶺山脈﹐征服珠江流域的越族﹐在那裏建立了秦朝的郡縣.這支遠征軍主要來自黃河流域﹐並在嶺南駐防定居。番這次以開疆拓土為目的軍事行動同時成為一次自北而南的移民﹐對於嶺南地區的民族構成﹐影響是深遠的。我們相信今天廣東境內漢族人口的相當一部分是這次移民的後裔﹐但不包括客家人。 2.西漢以後﹐從黃河流域向長江流域及南方各地的移民一直沒有停止﹐但卻是零星的﹐分散的﹐無組織的。東漢末年至三國時期﹐由於黃河流域的戰亂和自然災害﹐大批北方人口南下避難﹐以北方移民為統治集團的蜀國和吳國的建立﹐使多數北方難民在南方居住。然而﹐北方移民南遷的範圍在長江流域﹐其南界在長江南岸地區﹐不可能構成客家祖先南下的源頭.同書另一記載作“二十四圍”﹐實實為24個村莊。 3.從西晉永嘉年間(307-312年)至南朝宋元嘉年間(424-453年)﹐黃河流域陷入了長時期的混亂和屠殺。史稱“五胡亂華”就發生在這一時期。北方人口大量南遷﹐按照今地劃分﹐接受移民最多的是江蘇省﹐以江南的南京、鎮江、常州一帶最為集中﹐蘇北地區則以揚州、淮陰等地為主。第二位的是安徽﹐安置移民的僑郡縣大多散處於江淮之間﹐江南僅在今蕪湖一帶。湖北的移民僅集中在漢水流域﹐以今襄陽為中心。江陵、鬆滋、武昌、黃梅一帶的移民也有相當數量。河南南部的淮河流域、陝西秦嶺以南的漢水流域、四川中部也有一定數量的北方移民分佈。至於江蘇南部其他地區、浙江、江西北部和湖南北部﹐隻有少量的移民。當然﹐也有更少量的移民通過海道遷入廣東. 東晉時期的戰亂主要發生於以長江中遊為基地的地方實力集團與以建康(今南京)為中心的中央政權之間﹐戰爭主要在江淮之間展開﹐不影響南方人口的遷移。南朝樑時發生的侯景之亂(548-552年)及此前後發生災荒和饑疫﹐導致南方境內的人口由北向南遷移。從史料關於流民的記載、各區域的戶口資料、新縣的設置這三方面的內容看﹐浙江南部、福建和廣東東部地區﹐都有大批北方人口的遷入。然而﹐目前所獲資料顯示﹐這一時期仍然沒有規模性的北方人口遷入閩西南地區. 4. 唐末五代時期黃河流域重新陷於戰亂﹐北方人口大規模南遷.此次南遷的北方人口主要分佈在今江蘇、安徽兩省的長江以南、浙江中北部、四川盆地和陝南﹐次則江西中北部地區、蘇皖兩省的江淮地區、湖北的長江以北及河南的南部地區.此外﹐福建成為唐末移民的重要遷入區.唐代開元年間﹐福建長史循忠在潮州東北、廣痋慝、福州西等地檢得各州避役百姓3000餘戶進入閩西南﹐設立汀州。此後﹐汀州人口增長迅速。如按冊載人口數計算﹐從唐代至南宋慶元年間的465年間﹐人口年平均增長率高達0.1%.西元994年設立上杭、武平兩縣﹐推測是五代時移民遷入的結果。這些外來人口並不是直接從北方遷入﹐而是從更近的北方如閩北、江西、浙江等地遷入的。他們構成客家人的最早源頭. 5.金兵的南下導致北宋的滅亡。靖康年間的北方人口南下﹐在歷次北方人口南下的浪潮中﹐屬於數量最多的一次。南方大部分地區都有北方移民的分佈﹐然移民數量最多的﹐則屬今江蘇、安徽兩省的長江以南地區和浙江省。江西、湖南、湖北、蘇皖兩省的江淮地區、四川、陝西南部和福建次之。嶺南地區也有移民分佈﹐但數量較少。 在閩西汀州地區﹐南宋初期北方人口的遷入以及受到北方人口壓迫而南遷的江西中北部地區人口的遷入﹐大約佔當地人口的半數左右。形成我所稱之“人口重建式移民”﹐即在一個較短的時間裏﹐外來人口超過本地人口的移民。這就是客家祖先的北方源流。 由於南宋之前的漢族移民是零零星星遷入的﹐即我所稱“人口補充式移民”﹐所以﹐他們與當地土著 的文化關係﹐隻是一種漸進式的滲透。南宋移民則因人口眾多﹐很快在閩西南地區建立起漢文化的絕對優勢地位。如果沒有宋代末年的社會變動﹐這一區域將會變得與其他地區相同﹐即無所謂“客家人”。 在宋元之交的社會動蕩中﹐汀州的佘族表現得相當活躍.他們出沒於群山之間﹐進行抗元鬥爭。與此同時﹐一批南宋將領在宋亡之後﹐也潛入閩西山區﹐以復宋為號召﹐糾集當地漢人與佘民﹐反抗元兵。“客家人”引以為自豪的“中原意識”就是在反元鬥爭中形成的。 面對共同的敵人﹐閩西(包括粵東)地區漢族與佘族的融合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與規模進行著﹐開始形成漢族的一個特殊民系﹐或稱種族集團.明代初年﹐朱元璋定天下﹐在福建設立二個都司﹐一個是福建都司﹐分佈於沿海﹐一個是福建行都司﹐轄5衛1所﹐分佈在閩西山區.明初一省一都司﹐邊境少數民族地區則設行都司﹐如北平行都司、山西行都司、陝西行都司和四川行都司。福建行都司的設立﹐表明外地的漢人已經將閩西居民當作“非漢”種族來看待。也就是說﹐作為漢族特殊民系的“客家人”大約是在元明時代形成的。 由於地少人多﹐明代中後期﹐汀州一帶的居民開始向外尋求新的生存空間.到清順治年間﹐贛南土著稱汀州遷來的移民為“客戶”、“客綱”或“僑客”﹐粵東平原地區的土著也稱粵東山區遷來的移民為“客”民。這是“客家人”最早的得名。明末及清代前期﹐閩西、粵東山區的客家人各地的移民大規模展開﹐他們遷入浙南山區、江西山區、湘東山區、廣西、廣東沿海和廣東西部山區以及四川﹐形成了明清時期中國移民史上重要的一章。 總之﹐客家人的漢族源頭與唐宋時期的移民有關﹐其中特別與南宋時代的北方移民有關.元明時代漢族與佘族的融合導致了客家人的形成。客家人的得名是清代客家人外遷並與遷入地土著發生衝突的結果。 中國大陸的一批科學工作者調查了大陸24個民族、74個群體的免疫球蛋白同種異形gm、km分佈﹐測定了9560例個體的gm因數﹐根據gm單體形頻率計算遺傳距離並繪製了系統樹﹐從而得出中華民族起源於古代兩個不同群體的假說.這兩個群體大致北緯三十度為界﹐即大致以長江為界。其北屬於北方型﹐其南屬於南方型。居住在北方的漢族和北方的少數民族屬於同一個群體﹐居住在南方的漢族與南方的少數民族屬於另一個群體.北方與南方漢族的差異遠遠大過漢族和當地少數民族的差異﹐原因在於北方和南方兩大群體的起源不同。對於整個南方而言﹐北方人口的南遷一直是以對南方人口補充的形式出現的﹐北方人口的南遷實質是北方漢人與南方少數民族的逐漸融合。北方留居的漢人也不再是純粹的漢人﹐北朝時期、唐時期以及宋遼金時期﹐北方漢族與北方少數民族之間的戰爭、遷移、通婚一直在進行﹐這一過程就是民族融合的過程。換言之﹐“純粹”的漢民族早已不存在﹐漢族血統混雜了多民族的血液。“中華民族”概念的形成﹐有其深厚的歷史的和科學的基礎。 -- 魚者﹐鱗甲也﹔雙魚者﹐雙甲也。 ※ 來源:‧水木社區 http://newsmth.net‧[FROM: 59.66.82.207]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34.208.35.37

10/26 12:16, , 1F
這篇的重點似乎強調「補充式移民」及與畬族融合
10/26 12:16, 1F
文章代碼(AID): #13NlxYu- (TW-language)
文章代碼(AID): #13NlxYu- (TW-langu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