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國小「的」跟「得」的分辨~
※ 引述《icyshen (冰塊)》之銘言:
: 大家好~
: 我有查閱過過去的文章,有人是用閩南語來判斷的和得兩個字。
: 最近我的家教學生不會說台語,但是用動詞來解釋好像也不是百分之百正確。
: 不曉得版上大家有沒有人有很厲害的教學方式呢?
: 對象是國中生 但是國小基礎可能沒打好
: 希望有人可以提供我向他解釋兩字使用時機的方法
: 謝謝
您說的對,的、地、得的用法不能以詞性分,早期用詞性分的方式是教學方便的誤傳。
漢語結構助詞的、地、得,是為了區別定、狀、補等語法結構的不同的語法標志。
的、地、得都讀輕聲(de.),用以表示附加成分和中心語之間的結構關係。
在書面上以的表示定中結構,地表示狀中結構,得則作為述補結構的標誌。
「的、地、得」都讀de(輕聲),它們的分工是書面上的。
也就是說:
定語後面的de寫成的,狀語後面的de寫成地,補語前面的de寫成得。
舉例來說:
定語:對名詞性中心語起描寫與限制等作用的修飾語。
例:(奔馳)的小馬。(動詞作定語修飾名詞)
狀語:對動詞性、形容詞性中心語進行表現或限制的修飾語。
例:[熱情]地擁抱。(形容詞作狀語修飾動詞)
補語:放在動詞或形容詞之後,用來補充、說明的成分。
如紅得<發紫>,補語<發紫>表現顏色詞的程度。
所以說簡要的判別方式在於觀察「修飾語」與「補語」的位置。
可以簡單說給小朋友聽的就是:
在前面描寫名詞、形容詞、動詞的用「的(地)」,
在後面補充動詞、形容詞的用「得」。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03.67.210.88
※ 編輯: Momus 來自: 203.67.210.88 (09/17 19:34)
※ 編輯: Momus 來自: 203.67.210.88 (09/17 19:37)
推
09/17 22:04, , 1F
09/17 22:04, 1F
推
09/18 08:20, , 2F
09/18 08:20, 2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3 篇):
Teacher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