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請益] 增加追求知識/探究未知的欲望的可行性
先說明有關心理系的問題 xD
你問的內容是心理領域研究的範疇,如果你真的有興趣
而且有極大興趣繼續在這領域發展
可以考慮念心理
心理系領域的發展可大可小,如果是沾沾墨水留在臺灣當然就會窄
唸完心理往資工、統計、神經及藥學發展的,我認識的也有數十人
如果你要念心理就要有多領域結合的心理準備
至於你是否要修其他領域再回來念心理,也是可以考慮的
私心認為要以你想研究的內容為主,其他的頂多是種工具而已
等到要用時再來學也是可以
不過大家考量是正確的,單純的心理在臺灣畢竟不容易生存
國外或許是更好的選擇,又或者就念其他比較容易找工作的領域再回來?
單純看你的興趣為何,到底何種領域可以支持你走得更遠才是重點
※ 引述《TsuinoSora (Ayana)》之銘言:
: 本人是高中畢業生
: 如言詞有不當之處煩請告知
: 想請問是否有可能增加人類追求知識/探究未知的欲望 (或稱動機)
: 我記得有一種原先用於治療ADHD的藥物,俗稱為聰明藥的利他能
: 這種藥物能增加多巴胺的分泌來幫助自己的注意力與記憶力提升
: 常見於某些中學的學生透過藥物來增加自己的學習能力
: 但後續會產生睡眠障礙與依賴性等副作用
: 撇除此種學習能力不言
: 我想問的是針對於更為感性、情緒化的種種欲望
: 比如人類追求知識等等的欲望
: 是否可能藉由物理或生化手段來增加
: 或者透過抑制其他的欲望如性欲.情緒等等來彰顯對知識的渴望
: 過去曾聽過腦內對於學習回饋的機制
: 但不太清楚是否大腦對於精神與物質上的欲望有分級
: 還有藉由基因改造/激素調節/電流
: 甚至是切割/行為誘導能不能達到降低欲望/增加欲望的結果
: 以前也聽過大腦邊緣系統的杏仁核掌管情緒
: 而額葉負責高階認知活動如決策與意識等
: 但之間的交互作用不太了解
: 對於欲望我目前只知道化學去勢能降低性欲而已
化學去勢這條路徑就有很多種作法,不確定你指的是什麼
打針、吃藥等都可以,物理上還有閹割和破壞大腦的路徑等
行為方面,就是讓對象習得無助,就會變得毫無欲望
這也是常見的憂鬱症症狀
關鍵字:習得無助、欲望
另外,曾經有項不人道的治療,也就是同性戀轉換性向的治療
在同性戀對同性發生性慾時,給與電擊,藉此改變他的性慾行為
雖然宣稱有部份的人成功改變性向
但多數接受治療的人在結束後產生了憂鬱、自殺等等的負面症狀
當然最後也被禁止了
穿顱磁刺激(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TMS)
透過這種工具,可以短暫的改變大腦的活化,藉此可以體驗失去欲望的感覺
不過前提是你要知道影響欲望的腦區在哪
http://icn.ncu.edu.tw/f_031.htm
目前有在使用這種工具進行治療
關鍵字:TMS、rTMS、性慾
: 如果增加對知識的欲望這個問題無解的話
: 至少想問熱衷從事研究的人(或者喜好鑽研學問.追求精神而非感官上體驗的人)
: 跟一般人是否有區別
: 因為我不太明白人類演化至今是透過什麼方法不斷增強思考的功能
: 以及當代的科學家為何願意選擇奉獻一生在追求科學上
: 類似這種跳脫生物性的行為
: 如果有解答的話還想請附上科學上的實驗與理論
怎麼會是跳脫生物性的行為呢? xD
性慾、食慾等等應該很容易明白,是為了生存與繁衍
那麼求知慾呢? 貓也會好奇,各種動物也會有好奇心
這種普遍存在於動物間的行為,當然也是一樣是為了生存與繁衍
不過過多的好奇心會讓動物陷入危險,反而有害生存繁衍
但若你完全沒有好奇心,就會沒有學習動力或動機,反而失去生存繁衍優勢
當別人有多你一兩招可以活得更好的技能時,他就有可能有更強的競爭優勢
這是演化心理學領域,請愛用google尋找其他理論解釋
關鍵字︰curiosity、reward circuit(報償迴路)、evolutionary function
The Biological Basis for Curiosity
http://digipac.ca/chemical/technology/sociobiology.htm
Evolution made us the ultimate learning machines,
and the ultimate learning machines need to be oiled by curiosity.
http://www.bbc.com/future/story/20120618-why-are-we-so-curious
快樂中樞 (科學人)
http://sa.ylib.com/MagArticle.aspx?Unit=featurearticles&id=2999
Curiosity and interaction: making people curious through interactive systems
http://dl.acm.org/citation.cfm?id=2305378
Curiosity and pathways to well-being and meaning in life: Traits,
states, and everyday behaviors
https://link.springer.com/article/10.1007/s11031-007-9068-7
: 補充:
: 針對人類演化的部分
: 剛才查到人類在演化的過程中,並不是以「思考真理」或「正確思考」為優先,
: 而是以「適應環境」為優先,但我想問的是這種適應環境對於人類的影響,
: 比如腦部連結.腦容量大小.甚至相較於其他個體是否有特定基因的活化等,
: 透過何種方式增加了思考的功能,而經常思考的人又跟其他人有哪些區別.
先說明,大腦研究的領域到現在為止,都還算是非常新的領域
很多都還是未明的狀態,包含各腦區如何互動、促進或抑制活化等
各腦區可能有專責某項功能,但也不完全是如此
有多項腦傷研究指出若某個腦區損害,會由鄰近的腦區取代該腦區發揮功能
所以大腦還是有部份的可塑性
不要預設哪個腦區在做什麼,它只是牽涉這方面的作用比較多
什麼左腦比較理性、右腦比較感性…那只是相對下是如此而已
但並沒有差異到有需要做區分的這種程度
----------------------------------------------------------
回應你的提問
這個問題太複雜了,而且通常不會這樣問,我不曉得該怎麼回答你
什麼叫適應環境? 在哪個年代?
如果在非常古早時代,適應環境可能是需要身強體壯,跑得快、力氣大
有辦法找到食物等等的能力等,要能夠先生存為主
之後學會該如何製作工具,以更有效率的防禦和攻擊動物來維生
學會農耕技術後,不需要靠打獵維生而定居
製作運輸器具或知道哪個季節耕作會有更多的食物等…
每個時期會有因環境不同而需要不同的能力,當然最重要的還有繁衍問題
這些對應到大腦都是會用到不同的區塊,而慢慢演進發展到現在普遍人有的大腦樣態
這些你可以去找演化心理學書籍,對於腦容量或頭顱大小的比較
古代的人和現代人的差別,在重量、大小及耗費能量上就有非常大的區別
現今人類的大腦差別不大,頂多就是專精某領域的人可能比普遍人在某個區塊比較發達
我想你要問的應該是在一個問題
但是我們不會問思考能力這樣抽象的功能
我們比較常這樣問問
專精音樂的人和一般人在演奏樂器時,大腦的活化有什麼不同
某一群罪犯(性侵、毒品或強盜其中一種)的大腦和一般人的大腦
在衝動控制上有什麼不同
社交領域活躍的人們和一般人的大腦
在判斷社交情境時,大腦的活化有什麼不同
資訊工程師和一般人在從事邏輯工作時,大腦的活化有什麼不同
某某一群人和一般人,在從事某某工作或功能時,大腦的活化有什麼不同
這在近年的fMRI的相關研究中,算是「蠻氾濫」的研究…
你可能得先確定你想要了解的對象,在何種功能的運作,是否會有不同去問
但這些都需要明確定義
比如什麼叫喜歡思考的人? 什麼叫邏輯工作? 等這類的定義
要先確定你怎麼知道這個人喜歡思考,接下去做的比較才會有意義
另外你要量測的是什麼功能? 社交能力、圖像轉換能力、邏輯能力?
你要比較的是神經元數? 大腦白質厚度? 還是大腦活化程度?
----------------------------------------------------------------
至於要如何增加求知欲望?
不太有必要這樣做,不確定能不能做到
也不清楚你想增加對什麼的求知慾,人們對於問題本來就會有偏好
熱愛物理學的人,不一定會對心理學會有興趣
而你要增加對某領域的求知欲望
就是要從鑽研知識中不斷得到回饋才可以
至於藥物或生理的調控,我想不到可能達到目的的理由和原因
例如你自己舉例的利他能,它也只不過提昇你的專注力
那並不等同於提高你的學習興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40.112.62.72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ask-why/M.1490692406.A.B8E.html
※ 編輯: Wengboyu (115.43.55.138), 03/28/2017 19:19:40
推
03/30 12:56, , 1F
03/30 12:56, 1F
推
03/30 17:26, , 2F
03/30 17:26, 2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2 篇):
ask-why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
24
118
29
49
125
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