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看了上面一連串的奧客文

看板customers (顧客行為討論)作者 (penalcode)時間19年前 (2006/04/11 00:03), 編輯推噓5(506)
留言11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 : 話說有一次在實習的時候 : : 幫客人上小點心: 蘿蔔絲餅 : : 這種小東西基本上一次都拿3盤 : : 餐廳裡的服務生基本上都走超快 : : 正常來說 是不會有小孩" 趴 " 在走道中間 而且是在我五步的地方才趴下去 : : 但是那一次就是給我遇上了 : : 而且 我很腦殘的沒看到 因為手上都是盤子 : : 下方視線被擋住 : : : 我竟然..... : : : : 把他踢飛了 XD : : 當下真的不知該如何是好 一盤蘿蔔絲餅飛出去 : : 然後我呈現跨在他身上的姿勢(弓箭步 更何況我那時候還穿裙子) : : 結果那一盤餅重新出給客人 至於小孩的長輩做了一件讓我更驚嚇的事 : : : 直接給小孩一巴掌 XD : : 基本上都是服務生的錯 那個家長竟然就直接這樣賞他個巴掌 : : 實在太可怕 : : 到現在我還是覺得對那小孩愧疚 : : 我好怕他有內傷阿 囧rz : : : : 其實整個過程算是很kuso : : : → RoxanneLi:我喜歡這種教育XDrz超有用的... 04/10 13:04 : 推 soundeffect:巴掌終於甩對地方了! 04/10 13:45 : 推 suegi:那家長沒管好也有錯,你沒有錯,不用擔心啦 04/10 15:13 : 推 EMU586:那個家長是阿久津 XD 04/10 15:31 : → yankees51:家長明理 04/10 15:36 : → BlueClover:好家長啊! 這個小孩有前途... 04/10 15:56 : → HATEBBS:跟他講為什麼錯之後再處罰他比較好 不然再犯的機率很高.. 04/10 16:12 : 推 tarrie:有這種家長代表台灣未來還是有光明的可能的...... 04/10 21:08 : 推 zoevivante:還是有理性的家長.... 04/10 22:29 我很肯定家長對小孩犯錯不護短不亂責怪他人的態度~~ 不過這樣就當場甩巴掌真的好嗎?? 毫不考慮孩子在眾人面前,孩子也有自尊心,甩巴掌對孩子造成的心理陰影甚至受傷 很訝異的是竟然很多人肯定這種當場甩巴掌的教育方式 @@| 我想... 能的話,可以用更理性的教育方式吧?? 小孩子在這年紀本來就是思維能力不足的年紀, 不花費心思教導只是呼呼的甩巴掌就簡單解決養成教育 這小孩真的有前途嗎??? 再者,以犯罪學的標籤理論來看, 有時這種教育模式反而會助長小孩子犯罪! (不是百分百喲!) 仔細想想,自己小時候被打是否也是有很多是不必要的呢?? 嗯...不知道~~ 不過我個人是滿反對這種教育方式的! 如果是我個人遇到這種情形, 我會先道歉,再要求小孩子道歉 然後限制小孩子的行動 (乖乖坐者),糾正他的行為 回家後再取消最近要出去玩的行程或零用錢等, 要打也是回家再打... 這樣應該比較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1.74.54.112

04/11 00:27, , 1F
推~ 我爸媽從不在外人面前打我,揍給別人看很假
04/11 00:27, 1F

04/11 00:28, , 2F
我寧願家長叫小孩子道歉就好
04/11 00:28, 2F

04/11 01:41, , 3F
同意 家長不護短是正確 但是管教方式直得商榷
04/11 01:41, 3F

04/11 02:58, , 4F
希望小孩長大人格別出問題 我非常能了解那種感受 (遠眺)
04/11 02:58, 4F

04/11 16:26, , 5F
我媽咪會對我冷笑= =回家之後就知道死哩= =...
04/11 16:26, 5F

04/11 20:45, , 6F
我'想大家推的是家長是非分明這件事吧
04/11 20:45, 6F

04/25 03:31, , 7F
我小時後跟媽媽去喝喜酒..因為不知道衛生棉是什麼..從媽媽
04/25 03:31, 7F

04/25 03:32, , 8F
的皮包裡拿出來一瞬間 我就被呼一巴掌 到現在都無法忘記
04/25 03:32, 8F

04/25 03:32, , 9F
但我當時根本不知道我做錯什麼... 但我也推家長的是非分明
04/25 03:32, 9F

05/14 11:36, , 10F
一定要讓小朋友知道自己作錯了什麼...否則只會使小朋友覺得
05/14 11:36, 10F

05/14 11:39, , 11F
莫名其妙...
05/14 11:39, 11F
文章代碼(AID): #14Ee6wNT (customers)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4Ee6wNT (custom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