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串[閒聊] 老房都更,一坪換一坪的思維真的要改嗎?
共 5 篇文章
內容預覽:
都更換坪數這件事情,就是商業談判. 下面一堆說要有一個標準,但根本不可能有標準. 以台北最大宗最難都更的住三五樓公寓來說,一樓跟四樓分到的就不一樣了. 臨大路的和沒臨路的也不一樣. 想住新房子、想要獲得最大利益,就是自己下去研究和交涉. 但多數人根本連動腦都懶,一邊哭建商吃人政府利益勾結. 一邊說我
(還有682個字)
內容預覽:
這麼多思維?. 還不就是因為沒有公定行情. 實際上有人一坪換超過一坪. 那建商來開一坪換不到一坪,還同意的不就是傻子?. 差別在什麼格局、樓層、建材、水泥磅數、車位…. 反正政府也是放任建商隨意喊價. 那原屋主討價還價有什麼不對?. 條件比別人差是應該,比別人好就是貪婪. 這什麼歪理?. 所以到底都
(還有106個字)
內容預覽:
都更一邊在給某某某新的名目容獎,或是現在行政院端出來沒啥實質意義的. 自主都更。. 其實修正都市更新條例,把都更同意的門檻從 80% 以上,降為 50% 以上,. 你也不用給額外新的容獎,也不用理會某某住戶有沒有一坪換一坪的念頭,. 雙北各地的都更就會遍地開花了,單純少數服從多數的概念而已。. 選個
(還有425個字)
內容預覽:
不久前看惹一份雜誌的報導,寫到台北市包含大安區,有三區的三十年老房比例高過80%. 以下文中有提到,有土地或地上權的老屋主,"一坪換一坪"的思維仍根深蒂固. 這個好像前任某市長也提到過:一坪換一坪的想法要改.. 窩雖然沒老房,但是這樣想法是錯的嗎?. 例如:某巷子內菜飯老店,老闆不做惹收掉,據說他一
(還有1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