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齒輪理論

看板humanity (人性板)作者 (道法自然)時間14年前 (2011/07/11 17: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libertytimes.com.tw/2011/new/feb/16/today-article4.htm 自由副刊 2011-2-16  齒輪理論 ◎庄腳人 人從母胎出生以後,到停止呼吸的這段時間,謂之「人生歷程」。雖然人有壽命長短或個 性賢愚,以至貧富等差異,但在人生過程中仍須與他人相處來往。其中包括關係緊密的父 母、兄弟、姊妹及親族,求學的恩師及同學,經營事業的合夥人或工作場合的同事、主管 與部屬,還有在社會上交往的朋友,婚姻配偶以至生育的子女等。其中關係有親密有疏遠 ,可能也有敵對的仇人,這些人際關係無論你願意與否,皆無可避免。 有人說:「知性得以同居。」吾人以為只是知道彼此的性情,不一定就能同居。所謂知性 不只是單方,而是雙方都了解彼此的個性,且能互相忍讓「截長補短」,才能真誠相處或 同居。筆者最近認識一位能說標準流利北京話的日本女性。這位日本女性在台灣念過書, 並在台居住十多年,擁有不少台灣友人。其雙親現仍居住在日本,她的夫婿是英國倫敦人 ,定居法國巴黎南方的一個農村。她目前優遊往來日本、台灣、法國、英國四地,我問她 何以能在這四個民風截然不同的國家,自在地居處與往來,她說這四個國家雖然國情民風 不同,但都很重視民主法治社會的價值,且都有能讓她信賴的好友或親人,她與這些親友 對彼此的性情都很了解,更可相互信任。 社會上,人與人的關係很奇妙。有些人彼此往來很親密,凡事都不計較,可以說是至親好 友,但一旦合夥做生意,卻常因利害衝突拆夥。昔時有位日治時代的「保正」(現在的里 長)曾經說過:「仁義莫交財,交財仁義絕。」是說親朋之間最好不要有金錢來往,因為 有利害關係,最後勢必翻臉。尤其翻臉後大多都會責怪對方的不是,所以這位「保正」說 :「知理不怪人,怪人就不知理。」這位早已往生的「保正」更留下一句遺言,「上等之 人以口為憑;中等之人寫字為憑;下等之人打石碑也無憑。」 吾人認為人生過程中無論經歷何種遭遇,最重要的是要能了解自己的個性,同時也要了解 他人的個性。有人與其他人發生爭執,往往理直氣壯地說自己是「當仁不讓」。諸位賢達 想想,你不讓,我也不讓,要由誰來讓呢?我們看看機械的「齒輪」,齒輪是由多個凸形 的輪子,與多個凹形的輪子所組成。凹凸不同的輪子,若能密合無縫隙地運轉時,便能產 生動能。這兩種不同形狀的器具不但不會彼此衝突破壞,反而因啟動輪轉帶動其他機械, 產生更大的力量。所以吾人認為人與人之間,就像齒輪的凸形與凹形一樣,有不同個性或 思維,若能如「齒輪」般彼此緊密配合,以「截長補短」或「知性得以同居」的理念來相 處,一定會減少甚至消弭社會諸多的爭執。因此拙文才以「齒輪理論」為題,供諸賢達參 考。 = 知性得以同居: 指知道人的個性就可以與之相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9.35.145
文章代碼(AID): #1E6iBIj0 (humanity)
文章代碼(AID): #1E6iBIj0 (humanit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