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Day of an Interpreter 2

看板interpreter (口語翻譯)作者 (Simple Gifts)時間15年前 (2009/02/24 23:17),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6:45 起床。沒有昨天那麼焦慮,一切從容許多。 8:25 拾級而上,門口的警衛竟然向我說 good morning! 空蕩蕩的會議廳,工作人員才開始把立牌拿出來,工程師雖然到了, 但機器也還沒打開。 我有時候喜歡看著空蕩蕩的會場。工作時的情景,此時會以蒙太奇的手法 出現在腦海中。口譯是一種孤獨的工作。你得願意擁抱孤獨、珍惜孤獨。 口譯是一種運動;技巧到了一定程度,心理素質就更為重要。 8:40 昨天排隊很久才輪到我使用咖啡機,於是今天打算先來杯 morning dose。 結果咖啡機竟然還沒打開,我也不好意思自己按下開關,只好悻悻然 回口譯間。 第二天的同事換人了。上一次合作已經是一年多的事情。 口譯間裡頭的氛圍其實很重要,畢竟是近距離的接觸。有些同事, 就是禮尚往來;有些同事,則能「同甘共苦」(一起咒罵講者屬甘)。 工作時的習慣要相似,對工作的態度要一致;以前老師還說, 有時候工作的表現甚至會「遇強則強,遇弱則弱,遇混則混」。 嘖嘖。 9:05 今天只有三個場次,早上三小時,下午一個半小時。雖然比較短,但 議題卻相當艱澀冷僻,難怪偌大的會場只有小貓五六隻。主持人還是 很盡責的開始主持今天的會議。 當然,還是有很多場演講的資料沒有給我們,約莫三分之一。這時候 只能祈禱自己積了夠多陰德,或者講者突然肚子痛。演講的題目永遠 沒辦法告訴我們,內容究竟會很難,還是很容易。 10:30 第一個場次結束時,一切都很順利。 同事說,他也是一陣子沒做同步了,所以一開始一直覺得很卡。 "I know that I have to say something, but I just can't get it out as smoothly as I want it to be." 不過我們兩個都知道,困難的才要開始。 11:40 主持人說,下一位講者因為重感冒,沒辦法來台灣。 正打算歡呼,他緊接著說:「所以我們非常榮幸邀請到某某博士 代替他宣讀他的論文。」 心裡飆了幾句髒話,因為: 一、這位講者事先也沒有任何資料,只有一個看不懂的講題和摘要。 二、宣讀論文!宣讀致詞稿就算了,你敢宣讀論文你給我試試看! 結果他還真的宣讀論文了。雖然是精簡的版本,但是還是很痛苦。 12:20 這位老兄沒給任何資料,講題很長,我挑幾個關鍵詞讓大家瞧瞧: 中世紀;斯拉夫;樹狀圖;結構;標籤;語法 大家不用猜他在講什麼,我也懶得講,因為他研究的領域實在太冷僻了。 講者速度飛快,句子幾乎沒有贅詞,句法結構也很嚴謹,但偏偏和中文 的相反。他不用換氣似的狂飆,我則快要換氣過度。 這時候,只能憑實力、照本能工作。也不是說無法理解,但是訊息密度 這麼高,而每一句都環環相扣,口譯員真的得加快腳步,趕緊跟上。 我寧願譯錯一個句子,也不要漏掉一段訊息。這和老師教的不太一樣, 但策略要活用。我覺得,以這樣的速度,邏輯發展的很快,一旦漏聽, 我接下來就聽不懂了,而且以這樣的速度,話根本差不進去。 我認為聽眾會篩選他們聽到的譯文,自動校正我的誤譯,因為只要 也是這個領域的專家,那他們就會自動過濾、校正。如果他們不是專家, 那我只能說:「抱歉!」譯錯不是我的錯,因為我已經盡力。我完全沒 有任何資料可以準備,我也完全沒辦法鉅細靡遺的跟上一個每分鐘講 200 多個字的講者。 It's humanly impossible. 我可以想像歐洲口譯員或日本口譯員把麥克風關掉的豪邁。 同事說,我中間抽動了一下脖子,好像摔角選手要上場前的模樣。 12:40 經歷了約莫一小時的夢靨,終於放飯了。我覺得剛剛那個小時好像 被對方引誘上網攔截,結果就被釘死在網前,回不到底線好整以暇的抽球了, 只能任對方不斷的來回調度,疲於奔命。 碰到這種狀況,我常常把眼睛閉起來,因為我覺得可以讓我聽得 更清楚,有時候甚至會想辦法把英文句子打印在腦海裡,用一種 「虛擬視覺暫留」的方式增加工作記憶的容量。對我來說還挺有效。 13:35 下午是從宗教的角度切入,於是變得更困難了。 時常有人問我:「那你有沒有專攻哪個領域的翻譯?」「沒有耶。 這樣會餓死吧。」 老實說,現在有很多會議,內容包羅萬象。當然還是有很多會議的 主題非常明確,討論的範疇也有清楚的界線,但是也有很多會議什麼領域 都會觸碰到,甚至從一個你從來不知道的觀點討論一個議題。 舉例來說,會議主題裡頭有「藥物」兩個字,討論的方向(或說領域) 可以是藥理、分子機制,也可以是法律、救濟,更可以是管理、行銷。 而這五天的會議,領域更是廣到「族繁不急備載」:程式語言、生物多樣性、 語言學、翻譯、地理資訊系統、佛典、教育、藝術文化等等。 有時候只是一場演講裡頭的三張投影片。事前準備時,你永遠不知道講者 會花多少時間著墨,於是你可能花了兩個小時,就為了理解這三張投影片 上的內容,想辦法搞懂原理、查出那個希臘字母怎麼念、這個方程式用 英文怎麼講。結果講者可能只花三十秒就講完了。 當然,經驗累積愈多,愈能準確預測講者會怎麼分配他的時間。But you never know. 這一個場次可能順利的不得了,覺得自己處在一個完美的 「伏流」(flow)裡頭,簡直是講者附身;結果下一場就墜機身亡。 原本以為這個主題已經很熟稔,結果來一個口音奇特速度飛快的講者, 那也是準備撞壁。 這就是這個工作的本質。你可以抱怨,但是也要接受。 15:10 與會者要去郊遊。明天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126.137

02/25 19:17, , 1F
好用心~好像摔角選手要上場前的模樣 XDDDDDDD(炸
02/25 19:17, 1F

06/05 15:07, , 2F
夢魘
06/05 15:07, 2F
文章代碼(AID): #19f0zlZ2 (interpreter)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f0zlZ2 (interpre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