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大學研究成果低於國際水準 ?
大學研究成果 低於國際水準
林志成╱台北報導、李宗祐/台北報導
教育部長黃榮村表示,國內大學太多,資源分配被扭曲,
影響到我國高等教育的整體發展。台聯立委程振隆昨天公布的一項調查也顯示,
七六.三%的國立大學校長認為,該校的研究成果在國際上評比為二、三流,
或「根本比不上」。
黃榮村昨天到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
專案報告「我國高等教育素質與亞洲鄰近國家比較」。
他說,我國高等教育過去幾年蓬勃發展,從菁英走向普及、
從管制走向開放、一元走向多元。但由於擴增速度過快,各項資源難以配合,
教育品質不夠穩定,大學生素質更成為社會各界關注的焦點。
黃榮村表示,國內大學校數太多、學生人數太多、大學生素質不高,
是目前高等教育隱憂,教育部正在「收拾殘局」。他強調,受到民主化、多元化、
全球化的影響,以及加入WTO後所受到的衝擊,
國內大學已面臨國外大學的競爭壓力,高教品質亟待提升,
才能邁向卓越發展與永續經營。
根據教育部的資料,與其他東南亞主要國家相較,
我國二千年高等教育之「淨在學率」是三八.七%,
明顯高於中國大陸、印尼、泰國、越南、菲律賓、馬來西亞、印度,約與日本、新
加坡相當,但略低於韓國。我國高等教育的在學率已超越許多亞洲開發國家,
與已開發國家並駕齊驅。
教育部的資料指出,我國大學院校中,「教授」級的教師僅佔一七.五%,
遠低於日本的三八.九%及韓國的三九.四%。
不過我國在學術論文上的表現卻是逐年進步,
論文發表篇數從一九八四年世界第三十九名提升到二○○一年的第十七名,
在亞洲國家中僅次於日本、中國大陸及澳洲,居第四。
台聯黨立委程振隆對三十八位國立大學校長所作的問卷調查顯示,
僅五.三%認為該校的研究成果是世界一流,
七六.三%認其所屬學校是二流、三流,或「根本比不上」國際水準。
大學校長對國內大學生的外文能力表示不滿意,比例更高達九十五%。
為避免有志從事研究工作的學者因謀求生計而投身教職,無暇專注於學術研究,
國科會決定推動學術機構建立研究學者機制,鼓勵各大學提出三到五年的研究計畫,
支持博士後研究投入中期研究工作。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40.115.85.7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money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