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大學研究成果低於國際水準 ?

看板money (賺錢)作者 (伊夫利特)時間22年前 (2003/05/24 23:3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6 (看更多)
※ 引述《Laird (kiosk@anu.au)》之銘言: : ※ 引述《hercales (伊夫利特)》之銘言: : : 整天考試,什麼科目都要考試,考不好要被當,被當要重補修,重補修要錢 : : 一個學分一千多塊,考試有比交報告來的好嗎?外國學生都以報告形式取代考試 : : 交報告是需要花時間去找資料,去閱讀,去分析,去整理 : 報告歸報告,期末考還是照考。 : 你說的沒錯,交報告或做presentation一定會讓你對你做的題目有更深入的瞭解。 : 只是期末考所佔的assessment的比例至少還是有30%~20%。 : (我用我在澳洲的例子而言) : 上課表現 40% (註一) : 報告 30% (一學期大概兩篇而已) : 期末考 30% : (註一) : 澳洲大學部上課的方式分成兩種,一種是 lecture,一兩百個人一起上課, : 要來不要來,看學生自己爽不爽,lecture的出缺勤與學期總成績完全無關。 : 一個星期大約一堂課有3個小時的lecture. 去lecture只是去認識老師, : 認識女生的地方而已。 : 另一種叫做tutorial,將一兩百個人拆散成每班只有20(至多)的小組 : 每個星期有1.5個小時要上tutorial。在tutorial裡,學生必須要做小組討論, : 要上台報告,要寫作業,隔週要考試。tutorial裡的出缺勤就是在40%裡頭的其中。 : 但每次都來也沒用,不說話,沒發表意見,考試考爛,報告不寫, : 口頭報告講不出東西,一樣沒分。 : : 考試是需要花時間去背,背過就忘,對於所學的內容有限,不夠專精,自然比較差 : 我認為你對考試的偏差意見的原因是因為,台灣考試的方式錯誤了 : 選擇題能烤出什麼東西? : (我還是用我在澳洲的例子而言) : 在tutorial裡隔週的小考,每次三個小時,三題。 : 無論是怎樣的學科,他都可以把你搞成申論題(essay questions) : 經濟學考申論題我也認了,會計也考身論題 : (微積分沒有申論題倒是真的) : 知識要用寫的,要寫的條例分明,才是真正吸收的進去, : 就像在考前可以交別人數學,微積分,經濟的同學, : 一定都是已經讀通的人,不然根本沒辦法教別人讀書。 : 期末考,每科三個小時,有選擇有申論。 : 可以帶一張A4的筆記去陪考。 : 該背的都寫在上面了,你只要會應用就好, : 當然,其實會寫的,早就都既在腦子裡頭了 : : 讓學生有興趣的去學習課程,比要他去唸熱門卻沒興趣的科目來的好 : : 所謂的選系不選校,或是朝自己喜歡的方向去走,再大學聯考之下以毀了一半 : 我提一個方案,你看你認為如何。 : (一半是參考澳洲大學的作法(註二)) : 現在基本上就業市場上已經充斥著太多只有一個專長的大學畢業生, : 而這個原因有可能是因為在台灣,要念大學,一進去就要選系, : 很可能會讓某些因為聯考考不好,沒有得到進去他想要念的系的分數, : 而去選分數低,沒興趣的學科。 : 再說,一個專長是不夠的,社會上需求的是有多個專長的學生。 : 我的想法(ideally)是 : 一進大學,不分院,不分系,但需要念必修(不是亂七八糟的必修) : 而是,奠定基礎的學門,像是我們這有兩門必修我認為對任何大學生都有幫助(註三) : 然後告知學生,你可以修全校的課程,進而拓展自己的視野。 : 你畢業拿到degree, certificate, 還是diploma各憑本事, : 看你修的課程而決定。 : 舉例來說:我對教育有興趣,對資訊系統,智慧財產權法也有興趣。 : 就去修課,我如果智慧財產權法的課修的比較少,我當然只能拿一個minor回來 : 但也許我在資訊系統與教育身上都花了很多功夫,我就拿到 : education/Information System的double major degree. : (註二) : 大學入學只需要選科院,不需要選系 : 看你畢業的時候修的全部學分來決定你配拿哪一個文憑。 : (註三) : 一門是communication skills,我個人是讀教育還有資訊系統,上這門課 : 對我而言很有幫助,交我做口頭報告的技巧,與不同背景的人的溝通方法, : 如何展現自己本科才能,並讓別的不同科系的人也能apprecaite你的專才 : ,讓他們聽的懂你要表達的東西。 : (這門課是跨院的,所以一個組裡面學生的本科都是不同的) : 第二門是the economic way of thinking. 與其說這是商學院的必修,還不如說 : 這是人生中的必修課,這門課不專注於經濟理論,而專注於如何將生活的運作 : 套用在有經濟基礎的決策上。這門課用到的經濟用語都很簡單(competitive : advantage, opportunity costs, stuffs like that) ,如何讓自己生活的調配 : 做的更好,這門課蠻有幫助的。當然,這門課是在教經濟,所以該教的還是有教。 : : 再加上未來的經濟壓力,政府又不會養你,錢從何處來,飯從何處來 : : 這兩點就注定了我們要輸人家,所有優秀的人才都到熱門科目去了 : : 其他科目的學生多半對於所學的非其興趣所在,更有人不知道學了以後要幹麻 : : 因此以市場為導向,以需求唯依歸,畢業後大家先到市場去卡位,有好出路的 : : 以後再以在職進修方式充實自己,其他的便得過且過的過下去,先填飽肚子要緊 : 有工作經驗的同學,跟沒有工作經驗憑空想像的同學,真的差很多。 : : 其他的進修,充實自己變成了老了沒經濟壓力時的休閒娛樂了! : : 台灣的未來便毀在這些自以為是的教育高層官員手上,錯誤的政策害慘了未來的莘莘學子 : : 們,加油吧! : : 對於在學的國中小學生及高中生們,你們的苦難還沒結束呢,反而是正要開始呢!딬 該把這篇回文給教育部長看看! 但是這裡是台灣,不是澳洲,要改還早的呢! 事實上,台灣有許多人的工作專長是出了社會才學的, 因此熱門科系的學生之所以較好,所學的與所從事的工作能配合 這是因為工作市場上所需的人才會導引著學生選科系的方向,因此呢在教育制度位未變 化之前,這現象是不會變的,而這也是為工作過的學生普遍存在的一種想法! -- 天上太陽 地上綠樹 >我們的身體在大地誕生 我們的靈魂來自於天上 >陽光及月亮照耀我們的四肢 綠地滋潤我們的身體 >將此身交給吹過大地的風 感謝上天賜與奇蹟與窟盧塔土地 >願我們的心靈能永保安康 >我願能與所有同胞分享喜樂 願能與他們分擔悲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sie.ntu.edu.tw) ◆ From: 163.13.16.99
文章代碼(AID): #-pv7LUE (money)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pv7LUE (mone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