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之前的兼顧教學與研究 -- 什麼是好的教學績긠…

看板AfterPhD (博士後)作者 (Love Actually啊!!!!!...)時間16年前 (2009/01/14 15:43), 編輯推噓3(3015)
留言18則, 7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因為之前的回文太多了,所以決定另外開一個標題來說。我今年是第二年助理教授,但 實際上執教已經第六年,所以我對教學並不算陌生。看到大家這麼熱烈討論教學與研究 並重這件事情,我也忍不住手賤,不!是滿腔熱血,來回應一下。 我現在是在北部某間以重視教學出名的私立學校,學校的態度是:教學你要給我付出最 多的心力,至於研究你做不做隨便你!只要能夠符合學校最低標準(一年一篇研討會) 就可以了。升等也沒有所謂幾年條款,雖然學校最近的新口號是朝向教學研究型大學邁 進(這是啥鬼?變種金剛狼?),但實際上還是比較重視教學。 在這樣的文化風氣之下,很多三五年前,甚至更早之前進來的老師其實是不太做研究的 ,當然有些老師還是教學研究都做得很好,但那畢竟是少數。在教學至上的大旗之下, 這兩年來我看到很多詭異的現象。包括有些老師擺明不做研究,但是學校也奈何他不了 或者是不想做研究或是寫國科會計畫的老師卻拼命收學生奴役他們,叫他們幫自己寫計 畫或是發conference paper充數。那反過來看他們的教學呢?根據學生的反應是奇差無 比!有的上課不知所云,千篇一律叫學生報告課本;或者是非專業的人上專業科目;或 者是用各種方法討好學生(包括上課看無關的電影,吃喝玩樂,假校外教學之名實際上 是減少自己上課時間);甚至有少數教師會恐嚇學生要他們教學評鑑最好審慎考量要給 他幾分。長期下來,學生學不到東西,老師也輕鬆不必備課,可是這樣卻可以得到教學 績優獎(因為學生不敢給教學評鑑低分,而上課方式又"活潑多元")。當我進入這個學 校之後,我秉持我老闆灌輸給我菜鳥的研究跟教學應該60 /40的想法乖乖備課,投影片 都自己重做重新安排,另外還補充額外資料,卻意外地獲得學生非常兩極的評價,有些 學生抱怨我上課太操,但更多學生回饋說有學到東西;教學評鑑成績不靠威嚇也拿到很 不錯的結果。 但我心裡頭的疑惑還是沒有解除:為什麼明明教學不力的老師卻可以一直混得很好?後 來我才意識到,這是Performance Index 的問題阿!不只我們學校,很多學校對於教學 的PI根本沒有一個客觀,可衡量,可比較,可追蹤的穩定指標;有些學校靠可以操弄的 教學評鑑成績,有些學校靠老師自評,但這些相信各位先進都知道並不可靠。我很好奇 的是,如果我們今天真的要正視教學的重要性(我舉雙手贊成!),那麼什麼是好的教 學績效指標?我不清楚國外是怎麼做的,或許有留外先進可以說明一下。 最後再回到兼顧研究跟教學上,第一年真的很痛苦,要好好備課的話真的會壓縮到非常 多研究時間,所以我第一年錯過了國科會計畫。除了幾個國際研討會,幾乎是無產出。 但今年我發現備課的效應出來了,不只是學生的口碑帶來更多選修人數,更是反映在我 備課的時間跟深度上,我現在只要花原本1/3 的時間就可以準備比原本更完整的教學內 容,我也有更多時間去思考我要怎麼organize & present我的教學內容。研究也上了軌 道,陸陸續續有paper 出去,有新的research project在成形。所以我的看法是,成為 助理教授之前的那個暑假真的要多寫一點東西,多準備一點research的子彈,至少不會 讓你的第一年感到很慌張(我個人是深受其害);然後第一年的教學工作要認真做,因 為那會變成口碑,會牽涉到你以後有沒有學生願意跟你,你開的選修課有沒有人選,你 在學生跟同僚心目中的地位。 一點點看法給大家參考,還是不要忘了我的問題阿:究竟什麼是好的教學績效指標?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59.104.134

01/14 16:02, , 1F
(個人淺見)即便指標類似,但往往橘越淮為枳... 像美國對
01/14 16:02, 1F

01/14 16:03, , 2F
雙 D (醫生和教授)都有公開填/查的線上資料,但就我所知
01/14 16:03, 2F

01/14 16:04, , 3F
這篇寫得真好...
01/14 16:04, 3F

01/14 16:04, , 4F
他們不是人人讀大學,加上很多學校學費又他 x的貴,所以
01/14 16:04, 4F

01/14 16:05, , 5F
像你前段寫那種團康老師,讓學生花大把美金學不到東西,
01/14 16:05, 5F

01/14 16:06, , 6F
幾乎不能能拿到教學優良獎,甚至聽過被學生告到學校的。
01/14 16:06, 6F

01/14 16:07, , 7F
總之,因為(1)歐美唸大學者比例少(像高教超強的瑞士只有
01/14 16:07, 7F

01/14 16:08, , 8F
不到 20% 的人選擇念大學),所以動機和目的很強很明確。
01/14 16:08, 8F

01/14 16:11, , 9F
再來他們通常較敢實話實說,填寫的機制也公開/正規化...
01/14 16:11, 9F

01/14 16:12, , 10F
故一樣的教法和投入度,在類似的教學反應問卷上,極可能
01/14 16:12, 10F

01/14 16:14, , 11F
會有截然不同的結果。(明白是說,現在的做法也算是 c/p
01/14 16:14, 11F

01/14 16:16, , 12F
來的,但這 PI 的意義/參考價值卻... 如你這篇好文說的)
01/14 16:16, 12F

01/14 16:19, , 13F
抱歉寫的很亂... 一邊打報告一邊回文的後果... Orz
01/14 16:19, 13F

01/14 16:21, , 14F
推!!!目前教學績效指標真的是一個問題!
01/14 16:21, 14F

01/14 16:29, , 15F
推一下 我以前在私校教的經驗也是如此
01/14 16:29, 15F

01/14 17:09, , 16F
研究跟教學60 /40 就可以備好課,表示你之前就準備得很充分?
01/14 17:09, 16F

01/14 17:15, , 17F
ㄎㄎ..我之前已經教四年書了阿...而且教的大多跟我專業有關
01/14 17:15, 17F

01/14 21:43, , 18F
感覺這不是大學才有的問題 從小學開始就有這樣的問題了
01/14 21:43, 18F
文章代碼(AID): #19RPUxbE (AfterPhD)
文章代碼(AID): #19RPUxbE (AfterPh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