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講] 我與林憲德教授之對談

看板Architecture (建築板)作者 (FZR上的提琴手)時間17年前 (2008/08/23 13:51), 編輯推噓6(6011)
留言17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4 (看更多)
首先要在這裡感謝林教授近年來對於綠建築標章推動及規範製作的貢獻 今天我想要跟林教授討稐在台灣兩種建材的運用以及綠建築規範上的製作 分別是RC與木構造 首先我們都知道RC是一種非常高耗能不環保不永續生態的構材 第一台灣不產鐵 所有鋼筋原料 鐵砂 都必須進口 煉鐵工業也會消耗大量能量與製造大量二氧化碳 第二RC中的水泥與粗細骨料也需採河山砂石 不僅消耗台灣天然資源 水泥鍊製過程也是高耗能高碳排放的工業 RC所有原料都不符合生態節能減炭的原則 再來我們來看看木構造 我們先假設木構造的原料都是來自於工業化培育的人工林 而非原生林 木頭的生產過程就是樹木成長的過程 所謂十年樹木百年樹人 植物數年間生產的過程非但不耗能 不製造二氧化碳 相反的植物卻直接吸收氫核融合反應的能量 吸收二氧化碳產生供人類使用的氧氣 所以一棟完全由人工林製造的建築物 若由構材的生命週期一開始便計算起(也就是從樹苗開始計算) 就節能減炭的觀點 不但不耗能不產炭 相反的的還吸收二氧化碳產生能量 然而這種環保節能又減炭的構材在台灣的普及率幾乎為零 在台灣似乎特別喜歡RC構造 就連公園裏的欄杆涼亭座椅也都要用RC製程 還會模仿木竹的型態灌漿 木頭已經退化到完全是家具裝修的層面了 國內對於木構造的一般看法便是不堅固不防火不安全 仍然停留在三隻小豬與綠野仙蹤裡面 那種被撞一下就倒被風吹一下就跑的想像裡面 事實上我們看低層樓木構造用的最多的美國與日本 日本與台灣一樣 有颱風有地震 美國沒有颱風 可是他們有更甚之的颶風與龍捲風 他們所有三層樓以下住宅仍用與RC相比"不慎堅固"的木頭蓋房子 那 我們再來看看現在的綠建築法規裡面對於木構造的規範 似乎也只把木構造當成一種輕量化的手段 甚至在綠建材的規範裡面僅僅視為回收材的一部份 而對於二氧化碳排放量的計算方式 似乎也沒有考慮到整個木構造由生長週期開始所吸收的二氧化碳量 事實上這是很驚人的 一座完全由人工林製造的木構造 他的碳排量其實是負的 就炭交易買賣的觀點甚至是可以拿去賣的 當然我知道台灣沒有像北美北歐一樣的大規模森林培育工業 可是這也是需求與供給的問題 因為在這裡沒這個需求 自然沒這個供給 我想請問林教授的便是 目前教授的研究有沒有將上述木構材的生命週期炭吸收量納入綠建築計算的計畫 或是有沒有一些對於木構造的獎勵措施 甚至有沒有一些跨部會的整合 譬如說與農業局或林葉局 一起來推動這個林業培育 也是木構材原料生產的計畫 謝謝林教授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4.2.42

08/23 13:53, , 1F
晚上再回PO下午林教授的看法
08/23 13:53, 1F

08/23 13:59, , 2F
請問這個"我"是誰呢?
08/23 13:59, 2F

08/23 15:43, , 3F
2004年版的綠建築規律與2007年版的對木建築的認定有
08/23 15:43, 3F

08/23 15:44, , 4F
差異 2007沒有 2004有...
08/23 15:44, 4F

08/23 15:51, , 5F
其實植物行呼吸作用時也有排出CO2,只是光合作用吸收
08/23 15:51, 5F

08/23 15:51, , 6F
的CO2比起來比較多
08/23 15:51, 6F

08/23 16:58, , 7F
期待後續張貼之林教授的回應
08/23 16:58, 7F

08/23 23:37, , 8F
我就是ZZERG啦 ZZERG就是我啦!林教授的回答相當無奈.
08/23 23:37, 8F

08/24 10:49, , 9F
我個人覺得是,台灣有人才,很多事情是可以知道怎麼
08/24 10:49, 9F

08/24 10:49, , 10F
做對台灣比較好,但這些人都沒有權。有權力的是
08/24 10:49, 10F

08/24 10:50, , 11F
政治人物,但台灣政治向來外行領導內行,所以人才
08/24 10:50, 11F

08/24 10:51, , 12F
沒有被充分發揮的機會。
08/24 10:51, 12F

08/26 09:42, , 13F
我剛好也有去聽@@ 沒想到那個人是你XD
08/26 09:42, 13F

09/06 21:38, , 14F
病蟲害問題?
09/06 21:38, 14F

09/10 13:15, , 15F
小老頭又發砲了 呵呵.. 你認為該怎麼改變?
09/10 13:15, 15F

11/07 16:30, , 16F
非常的大義淩然,但林教授自宅是什麼造的?我告訴你
11/07 16:30, 16F

11/07 16:30, , 17F
還是RC。
11/07 16:30, 17F
文章代碼(AID): #18hwLSRA (Architectu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hwLSRA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