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關於後現代主義的建築特徵..
※ 引述《likeat (新妮快露)》之銘言:
: ※ 引述《likeat (伊凡依列區之死)》之銘言:
: : 在詹克斯1977<後現代建築語言>一書中
: : 歸納了建築的六個特徵:
: : 1.歷史主義(Historism)
: 這是最早的後現代主義建築,這一類後現代主義建築"好像是一個人在做古典
: 建築構圖時,卻遵循國際是建築美學法則(或者相反),這是後現代主義的典型想法"
: 強調歷史符號與現代符號的交集使用
: (...這個我不知道舉什麼例子...
: 可以說 國立科學教育館,中山樓, 國父紀念館嗎?)
除了科教館
我覺得可以啊,中研院民族所也可以
: : 2.直接的復古主義(Straight Revivalism)
: 直接使用某一種歷史時期的建築形式,強調的是現代語境中尷尬的"古典"
: (這個我是覺得很多後現代建築是看起來滿令人尷尬的
: 我自己是覺得像是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台北東王漢宮,大安國宅等
: 看起來就有一點 現代語境的尷尬古典...可是我不知道真的是不是這樣耶...?)
直接的復古主義,就是原汁原味啊
就算視建築類型使用了新現代技術和材料,我想也不違反
設計欲達到原汁原味的企圖
例子:台灣街頭西方古典式樣的樣品屋或接待廳、中正紀念堂
以上關於歷史的這兩點也許是程度上的區別
看設計者如何使用傳統元素
如國父紀念館的官帽子,有點像又不完全像,這算隱喻吧
但原始圖面的官帽子並不太像,這裡就可以檢視設計者的企圖
: : 3.新地方風格(Neo-Vernacular)
: 現代主義枉顧地域文化背景的城市與空間規劃方式受到責難之後,
: 越來越多的作法是"混合更新",居民自己可以掌握可以是造假的地方風格,
: 全視當地的文化品味而定,居主區意味著生活的方式. 新地方風格
: 主要反映在歐洲國家,他並非直接復興或是仿造古典,
: 而是傾向於現代與19TH傳統建築之間的混血.
: 主要特點有:斜坡屋頂 矮胖的細部 磚的運用
: (是在說像是台北市 吉林街在1990年前後 出現大量仿製奧地利建築師
: 漢斯˙霍萊的設計風格,破裂山牆,金色的棕櫚樹等等? 這種橫向的移植嗎?
: 可是 我不知道有"斜坡屋頂 矮胖的細部 磚的運用"的運用...能否舉例呢?)
地方風格要看地方的建築特色(西方斜屋頂、老虎窗、門廊、窗帶各地不一)
新地方風格也就是使用在地元素的方式
Hollein的例子我沒看過,但這種橫向的,就要從當代殖民和全球化的角度來看
比較不會和1977年Jencks想表達的意思和他心中的對象相干格
例子:安徽省的現代水泥樓房幾乎都有傳統徽派民居的山牆(但是很醜)
也許中研院民族所可說明台灣的閩式建築傳統
: : 4.特定性+規劃專家=合脈絡的(Adhocism+Urbanist=Contextual)
: 現代派建築和城市規劃的失敗在於他們對城市文化的脈絡欠缺理解,
: 過分強調所設計的建築本身,而忽略對象之間的關係,過分強調
: 由內而外進行設計,不考慮從外部空間到建築內不得過度,
: 後現代主義建築師強調建築與環境配合,
: 將新建築編織進城市原來的文化脈絡中去.
: (此段文字,我明顯的不懂什麼叫做"考慮從外部空間到建築內不得過度"
: 他是在說以 有機建築來說 就有考慮到 建築與環境的互相關係嗎?
: 不過 有機建築 不是屬於現代主義的....)
adhocism, ad hoc指只適用當下特定的情境,只此一次,其原則無法再次套用
設計這棟要考慮隔壁的、對面的
不是只有自己的
你提到有機建築建築與環境的互相關係,這要看是怎樣的環境和有機
在萊特是建築物本身和外在西部大草原的自然元素,偏重形體
在Hans Schauron指的有機是包含了生活形式、自然人為環境的抽象的整體性,偏重關係
後現代建築,我想應該是企圖更全面的,
參雜對形體、風格、意義(社會的歷史的)、行為等考量來思考設計
Sterling的Stuggart Museum,將基地周遭的情況納入考量
有一條街穿過Museum內庭到另一側
引入這條街的手法換一個地方會有不同的作法,所以叫ad hoc
他考慮的尺度擴大到都市,urbanist
關注脈絡,contextual
: : 5.隱喻和玄想(Metaphor and Metaphysics)
: 後現代主義建築講求建築的隱喻和明喻,建築師可以把
: 他們的精神世界凝結在建築物之中,賦予建築物獨特的個性.
: (這段文字..就想到澳洲的雪梨歌劇院...好像有貝殼與帆船的隱喻...
: 另剛剛有人說是三個烏龜疊在一起,
: ...我印象中好像是一位漫畫家所幫它畫的注解...後來)
雪梨我覺得這是形體的趣味性
玄想我想是不多
隱喻你是學美術的可想想看Klee的樹系列的畫作
有沒有深層的含意或精神世界,由觀看者自由發揮
: 而常常在這些文字中 會有其它文字在一起說明
: 如: 轉化 隱喻 象徵 等等
這些是修辭的概念,用在形象藝術中意義通常不確定
不過你是學美術的,應該對操作視覺元素時牽涉的不確定性很熟悉吧?
象徵 A stands for B 到底是不是指那個,看約定俗成的知識或常識
隱喻 A re-sembles B 看起來像又不像,可是隱約好像是在指那個,就是那個了
轉化 A is transformed from B, often figuratively or geometrically simplified
轉化有很多種,還是看情況判斷是視覺形象的還是概念性的轉化吧..
: 轉化是什麼?
: 舉一段文字來說:
: "國內少數建築師在西方1980年代風起雲湧的後現代建築理論的同時響應中,
: 逐漸採用轉化,隱喻的手法,引用傳統建築的元素,像是閩南建築中的
: 山牆馬背,或是傳統園林中的鏤花窗與月門等,出現在新建築物的立面或
: 室內空間的設計上."
: 嗯嗯...這段文字中,所舉的例子就是
: 中研院民族學研究所,台北東王漢宮,大安國宅
: 我看來...好像沒有經過轉化...像是直接套上去的...說是隱喻也不像...是明喻嗎?
我想在現代不常直接套用傳統元素
因為現代工法和材料的關係,加上大安國宅這高樓尺度,舊作法不能用
所以一定會有,變化,變的不一樣,在這裡就是轉化
: 可是文中又說是轉化與隱喻...怎麼辦...不能理解...
請問該文章出處是?作者?
: : 6.後現代式空間(Post-Modern Space)
: 後現代主義建築空間不排斥現代主義的手法,但加進習俗性和歷史性的特定性.
: 有巴洛克式意味,非理性,甚至有荒誕性.有狂暴的尺度變大,怪異的符號,模糊不定,
: 誇張的透視效果,碰撞的形體,以及各種各樣的噱頭.
我想賭場或商業空間應該容易見到這種"空間"
比如湯姆熊的娛樂世界、劍湖山樂園之類的
(我沒去過)
: GOSH!真的不知道怎麼問這個問題...
: 就是這六個特點 可是每次怎麼看 都怎麼模糊...
: 是不是有其他的下手方向呢? 我都不知道我理解的是不是正確的....
: : 這六個特點中,歷史主義 直接復古主義 隱喻玄想 有不一樣的地方嗎?
: : 如以 菲力普˙強生(Philip Johnson)所設計的AT&T大樓來說
: : 他是屬於 將古典的破裂山牆作為摩天大樓的造型
: : 這樣的作法 感覺符合 歷史主義?(我以為他的意思是說
: : 在做現代國際風格的建築時卻有依循古典樣式的作法)
: : 也感覺屬於符合 直接復古主義 直接使用山牆 有種尷尬的古典...?
: : 也感覺屬於符合 隱喻與玄想 因為裡頭用了 山牆這個建築語彙....?
: : 因為不太明白 這六個特徵到底在說什麼
: : 所以來問各位....很想知道到底是什麼意思? 每次看每次都很模糊...
: : 若再以 查爾斯˙摩爾的 義大利移民區 公共廣場 為例
: : 它裡面用了拱門 列柱 柱列等 元素 ....這樣是屬於何種呢?
: : 我想澳洲的雪梨歌劇院 很明顯的就是用了隱喻的手法...因為有有帆船與貝殼的意象?
: : 而建築中
: : 後現代與解構主義
: : 其明確的區別在何處?
: : 不懂 為何查爾斯˙摩爾的 義大利移民區 公共廣場
: : 史特林 斯圖加特美術館 是屬於後現代建築?
: : 而Frank Gehry 古根漢美術館
: : UN工作室 新賓士博物館 是屬於解構主義的呢?
: : 其實還有很多問題
: : 不知從何下手
: : 就先問這個
: : 因為看書看了很多次
: : 每一次看 是大概知道在說什麼
: : 可是明確來說
: : 也不太清楚確切是什麼
: : 這方面的知識很模糊
: : 不知道要從何下手
: : 可以給一個方向嗎?
: : 謝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1.166.12
※ 編輯: sonstif 來自: 114.41.166.12 (01/05 01:09)
推
01/09 10:17, , 1F
01/09 10:17, 1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Architecture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