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關於後現代主義的建築特徵..

看板Architecture (建築板)作者 (小羊)時間15年前 (2010/01/09 01:25), 編輯推噓8(8047)
留言55則, 6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6/7 (看更多)
※ 引述《likeat (伊凡依列區之死)》之銘言: : 在詹克斯1977<後現代建築語言>一書中 : 歸納了建築的六個特徵: : 1.歷史主義(Historism) : 2.直接的復古主義(Straight Revivalism) : 3.新地方風格(Neo-Vernacular) : 4.特定性+規劃專家=合脈絡的(Adhocism+Urbanist=Contextual) : 5.隱喻和玄想(Metaphor and Metaphysics) : 6.後現代式空間(Post-Modern Space) 看完你的問題以及幾位先進的回文後, 個人有一點不同的看法. 我認為後現代建築的確有這六個特徵之一或之多, 但不見得有 這些特徵的都是後現代建築. 大家應該都公認「後現代建築」 不是一個特定風格或形式而比較算是一個「反現代」思潮的群 集, 因此我想與其去判斷哪些建築是後現代建築, 不如去追溯 哪些建築可能背後有後現代的思考. 我首先認為, 一定要經過「現代」後才會有「後現代」, 因此 許多現代主義建築發生之前的建築實踐即使有以上六個特色也 不能稱為後現代建築. 譬如地方風格, 全球風土建築數百甚至 千年來都有地方風格; 譬如歷史主義, 文藝復興、歌德復興、 新古典以及一堆Neo-或-Revival風潮都有歷史主義; 譬如直接 的復古主義, 這在Neo-或-Revival風潮中都有極端派這麼做; 譬如合地方與都市脈絡, 在中世紀城市前的各種建案或多或少 都常常有呀; 至於隱喻, 這點我是沒什麼研究, 不知道你覺得 前現代的各種歷史符號譬如柱頭、飾帶、山牆、各類圓尖拱頂 、帕啦底歐母題等等元素有沒有它們的「隱喻」在呢? 我倒認為是「現代性」的概念在建築與都市計畫中崛起後, 把 這些「前現代」的建築實踐特質一一給拋棄了, 譬如現代建築 強調普世性而拋棄地方與風土特色、譬如現代建築強調現世功 能產生的純粹形式而拋棄各種具有指涉明喻或隱喻的歷史元素、 譬如從文藝復興的理想型都市開始訴求以強大的人為計畫克服 一切現有地理與都市脈絡的限制... 這些都是現代性的思潮, 不一定從現代主義開始, 文藝復興可能就開始了, 在19世紀奧 斯曼式更新得到最徹底的實踐, 而後在20世紀初孕育出最清楚 的現代主義. 因此, 當你問到幾個台灣的中國古典式樣新建築時, 我不會想 到後現代主義, 因為看這些建築的意圖, 似乎沒有經歷過現代 主義建築實踐而發現缺陷後開始反省的味道, 而比較多是要在 當代做出一種傳統建築的新形式. 個人覺得這比較像是歐洲的 新古典、或是歐洲各地方比較 local的文藝復興、或是歐洲19 世紀的各種-Revival. 而台灣什麼時候出現過現代建築呢? 或是有沒有出現過呢? 這 個我不太清楚, 難以確認. 只是得要想想, 我們是否出現過那 種現代建築思潮: 認為任何人都有權利得到平等的居住環境、 不分種族不分地域的人都可享有一樣的建築形式與美學、不管 什麼樣的地域條件或都市限制都不要緊, 一個基於科學與理性 的國際形式可以解決所有都市問題. 也許台灣是有許多早期現代主義建築師的好作品, 也許台灣建 築不乏對混凝土鋼材玻璃運用高明空間功能與形式極家之作, 但有沒有出現過如此一種以現代建築這種grand project 來大 刀闊斧改變台灣空間的思潮呢? 抑或很早就開始讓房地產與資 本積累邏輯牽著走了? 如果不曾有過現代, 不曾有過對現代的批判與反省, 那麼哪裡 來的後現代?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93.190.253.149

01/09 16:43, , 1F
推"現代性"...一種不斷追求自我創新的過程
01/09 16:43, 1F

01/09 18:25, , 2F
的確現代性和現代主義藝術兩者範躊不同
01/09 18:25, 2F

01/09 18:31, , 3F
分清楚有助了解時空背景下特定實踐的意義
01/09 18:31, 3F

01/09 19:37, , 4F
Inspired..
01/09 19:37, 4F

01/09 19:45, , 5F
我有問題(舉手)..一定要經過「現代」後才會有「後現
01/09 19:45, 5F

01/09 19:45, , 6F
代」?
01/09 19:45, 6F

01/09 19:50, , 7F
因為台灣種族 政治的原因...有很多思想都是外來的..
01/09 19:50, 7F

01/09 19:55, , 8F
事實上 我有一個問題 台灣有所謂的傳統建築嗎?
01/09 19:55, 8F

01/09 19:56, , 9F
是閩粵建築?還是原住民建築?還是?
01/09 19:56, 9F

01/09 20:07, , 10F
這個問題不是在搞分裂 泛政治...因為台灣本土事實
01/09 20:07, 10F

01/09 20:08, , 11F
上就經過漢人 西班牙人 葡萄牙人 荷蘭人 清朝人
01/09 20:08, 11F

01/09 20:09, , 12F
日本文化的影響 ...其後不贅述
01/09 20:09, 12F

01/09 20:14, , 13F
我是認為一定要經過對「現代」的反省批判後才會有「
01/09 20:14, 13F

01/09 20:16, , 14F
所以我覺得 台灣的建築是不是都不能說是Revival?
01/09 20:16, 14F

01/09 20:16, , 15F
後現代」
01/09 20:16, 15F

01/09 20:16, , 16F
因為後現代並不是自己建立一套論述, 而是以打破已經
01/09 20:16, 16F

01/09 20:17, , 17F
可是 這樣說來是以地點來說嗎?
01/09 20:17, 17F

01/09 20:17, , 18F
流行而出現問題的大論述為共同特色
01/09 20:17, 18F

01/09 20:18, , 19F
關於Revival, 我想這是很作者論的字眼, 要去看看某個
01/09 20:18, 19F

01/09 20:18, , 20F
建築風潮是不是帶有很刻意地要復興某種東西的意圖,闢
01/09 20:18, 20F

01/09 20:19, , 21F
如陽明山中山樓或中正紀念堂這些, 個人覺得有這味道
01/09 20:19, 21F

01/09 20:27, , 22F
所以我覺得有必要去區辨一下 什麼是"後"現代
01/09 20:27, 22F

01/09 20:27, , 23F
什麼是Revival...
01/09 20:27, 23F

01/09 20:30, , 24F
以站在時代 台灣的角度 他是後現代
01/09 20:30, 24F

01/09 20:31, , 25F
你最後一句 是在說誰是後現代?
01/09 20:31, 25F

01/09 20:31, , 26F
以站在文化(政治條件的特殊背景)的立場上他是Revival
01/09 20:31, 26F

01/09 20:55, , 27F
陽明山中山樓...
01/09 20:55, 27F

01/09 21:20, , 28F
我的觀念上...很多主義對前一個主意多少都帶有反動
01/09 21:20, 28F

01/09 21:21, , 29F
的意味 只是 他的名詞上是 neo 或是post
01/09 21:21, 29F

01/09 21:21, , 30F
而撇開這些不說 新古典 就是對巴洛克 洛可可 君主貴
01/09 21:21, 30F

01/09 21:22, , 31F
足品味的反動 浪漫也多少是對新古典的反動
01/09 21:22, 31F

01/09 21:24, , 32F
雖然後現代世紀現代之後
01/09 21:24, 32F

01/09 21:25, , 33F
雖然後現代是継現代之後
01/09 21:25, 33F

01/09 21:29, , 34F
如果說現代主義追求的是一種在藝術上和思想上不斷創
01/09 21:29, 34F

01/09 21:30, , 35F
新的形式 那麼現代主義就沒有一個固定的形式
01/09 21:30, 35F

01/09 21:31, , 36F
所以後現代主義來說 他就是反對創新 反對發展?
01/09 21:31, 36F

01/09 21:32, , 37F
可是 後現代中將生活一切可能性都納入範疇..
01/09 21:32, 37F

01/09 21:34, , 38F
產生多樣性的環境 以CHARLES MOORE的義大利移民社區
01/09 21:34, 38F

01/09 21:35, , 39F
來說 他是不是也是"混合"(非直接)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
01/09 21:35, 39F

01/09 21:36, , 40F
風格
01/09 21:36, 40F

01/09 21:37, , 41F
所以...也是有人說後現代是 第二現代
01/09 21:37, 41F

01/09 21:55, , 42F
沒有...只是覺得有些問題想問..
01/09 21:55, 42F

01/10 03:32, , 43F
而台灣的建築如很多玻璃帷幕的商業大樓 他應該都算是
01/10 03:32, 43F

01/10 03:32, , 44F
國際風格 事實上 後現代建築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才有新
01/10 03:32, 44F

01/10 03:33, , 45F
地方的特色 我覺得不太能夠以一個大的Project未出說
01/10 03:33, 45F

01/10 03:34, , 46F
未出現說 台灣的建築無帶有現代主義的色彩
01/10 03:34, 46F

01/10 03:47, , 47F
而你說的「隱喻」 在很多時代都有
01/10 03:47, 47F

01/10 03:48, , 48F
因為此書 是在 1966年寫的 我想在這個年代裡 被提出
01/10 03:48, 48F

01/10 03:48, , 49F
來討論 是有其重要性存在 因為不能說其實其他時代也
01/10 03:48, 49F

01/10 03:49, , 50F
是有這樣的特色 並不違背後現代特色的討論空間
01/10 03:49, 50F

01/10 03:50, , 51F
這樣是非充分也非必要條件耶...
01/10 03:50, 51F

01/10 11:12, , 52F
用排除來定義 可以想成 後現代主義是一個大框框
01/10 11:12, 52F

01/10 11:13, , 53F
框著那些尚未被定義 確定的.
01/10 11:13, 53F

01/10 19:32, , 54F
後現代是現代之後 半繼承半反動 但立場不一定要對立
01/10 19:32, 54F

01/10 19:33, , 55F
不是說現代主義追求創新 後現代主義就該反對創新
01/10 19:33, 55F
文章代碼(AID): #1BHsfpCV (Architecture)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HsfpCV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