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關於後現代主義的建築特徵..

看板Architecture (建築板)作者 (sonstif)時間15年前 (2010/01/04 21:20), 編輯推噓1(1013)
留言14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7 (看更多)
我想 後現代是(現)當代思想的狀況 或是文化現象 文化學者們試著將這現象在不同領域中的情形整合起來下定義 有興趣的話 可看史學家Perry Anderson的書the Origin of Postmodernity後現代的起源 王晶(!)譯 他依時間軸和地理軸將20世紀中晚期的重要"文化事件"一一檢視爬梳 應該對了解這文化現象的背景有幫助 據理論家言,"後現代"不是一種主義,也不是一種系統化的教條和思想 如是會違反其理論的設準 所以Lyotard把它命名為postmodern-condition "後現代情境" 它比較像各領域中發現的一種文化狀況、氛圍、態度 至於在各領域中的文化藝術理論如何給文化對象下定義 我想各家會有各家的說法且會彼此矛盾 就建築領域來講 我覺得可以參考Norberg Schulz的書, 後現代就是現代之後,而透過他如何從新檢討建築的現代運動, 可以對現代運動的涵義有較清楚的了解(個人認為) 以及了解後現代建築如何對建築的現代運動作出背叛、批評、或激進化 不過他的書有點舊1980,1990之間,其後我們還有 Peter Eisenman, Daniel Liebeskind之類理論型的建築家 我不曉得他會怎麼看這些建築 不管怎樣,後現代思潮是西方的思潮,有其時空地域的限制(約1980-2000年之間) 不彷就西方本身的理論和探討的對象(早期當然是西方的)先有一番了解 再來看亞洲的情況 如果想從台灣的情況切入看,孫全文教授有一本"當代建築思潮與評論" 漢寶德先生也在各書中談過一些 不過這真的很重要嗎? 我們一直在作命名、再命名的動作 情境一旦改變,對象也跟著改變 尤其是教條式一一對應的命名,很快就不能用了 當然對美學對象應該要有嚴格的理論要求 但在這之前,對文化脈絡有清楚的了解比較重要 對了有點好奇原po是建築系的嗎? ※ 編輯: sonstif 來自: 114.41.171.175 (01/04 21:38) ※ 編輯: sonstif 來自: 114.41.171.175 (01/04 21:39)

01/04 22:06, , 1F
嗯嗯...里歐塔的東西我正在看中 還在消化...
01/04 22:06, 1F

01/04 22:11, , 2F
...當然 我也是有看過 有人寫文章正反說了後現代是
01/04 22:11, 2F

01/04 22:12, , 3F
現代的延續..我再找找那篇文章好了..
01/04 22:12, 3F

01/04 22:13, , 4F
你說的書 我沒有看過..不過我想有多餘的時間會找來看
01/04 22:13, 4F

01/04 22:14, , 5F
呵 這個對現階段還說 對我而言啦..算是一個門檻
01/04 22:14, 5F

01/04 22:14, , 6F
不過我覺得學問總是有時效性 就像中世紀 之前有人說
01/04 22:14, 6F

01/04 22:15, , 7F
是黑暗時期 不過現在也有了另一種說法..
01/04 22:15, 7F

01/04 22:15, , 8F
在另一面 只是人類看世界的角度不一樣
01/04 22:15, 8F

01/04 22:16, , 9F
我們藝術上會說是"所知與所見的不同"
01/04 22:16, 9F

01/04 22:17, , 10F
不過這並不代表之前說的觀點不能參考 也並不能被否決
01/04 22:17, 10F

01/04 22:17, , 11F
呀...不過 好像有點離題了..這裡..我只想知道
01/04 22:17, 11F

01/04 22:18, , 12F
後現代在建築方面的一些手法與特徵上的用語..其
01/04 22:18, 12F

01/04 22:19, , 13F
確切的涵義...這樣說會不會太堅持了.....
01/04 22:19, 13F

01/04 23:55, , 14F
歡迎使用回文阿...
01/04 23:55, 14F
文章代碼(AID): #1BGUi6qI (Architecture)
文章代碼(AID): #1BGUi6qI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