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dry-lab vs. wet-lab

看板BioMedInfo (生醫資訊)作者 (阿一)時間16年前 (2008/06/01 22:36), 編輯推噓3(302)
留言5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3 (看更多)
各位板友好~ 這是我在本板非自介文章第一po 小弟的背景是純生物的(Life Science) 只不過高中一直都是假三類 生物真是誤打誤撞念到的XDDD 因為在入學的自介上,寫過自己較善長數理方面,希望能將資訊和生物結合 在我大二時,系上請來一位做生資的教授(以前在賽亞工作,現在轉兼任又回業界去了) ,所以我就直接被徵召了 而lab裡一直都沒有做dry-lab的學生 碩班學長都是負責wet-lab的 我都是跟助理們在學(前後跟了2~3個人吧) 一開始從NCBI handbook開始念 之後take了生資和生統的學分,接著去陽明生資修暑期學分(系統生物,Perl程設等) 去年也上了有關藥物開發及代謝體學的相關課程 目前大四(因為是五年一貫,同時也是碩班學生),參與過很多計劃 但我想不是我特別厲害什麼的 只是因為學校做這塊的人太少了 再加上我現在的老闆是大咖(周成功),共同指導是分醫中心主任 所以接case機會很多 在這麼多的case裡,縱使開發了新的algorithm或是建立新的framework (以上有一篇被別先用類似的方法先發走了... 目前趕第二篇中=.=) 每位老師都坦白和我說,這些預測出來的東西,我其實不是很相信 不過你做的東西很有趣,值得一直趕快設計個實驗吧~ 換句說話,他們想看的是預測結果配合實驗後是否有novelty 這學期有到陽明生資所的實驗室合作,那邊的老師則會針對我framework的每一步來看有沒 有novelty,比較不是注重最後實驗的驗證 其實2邊老師的考量我都能接受,也很有道理 不過同時夾在2種觀點下,實在有點confused,也有點累 我覺得...畢竟我們最後是希望解決生物的問題 像我這樣生物背景的人,在開發方法上我想很難超過資訊背景的人 與其和他們競爭,不如利用別人的工具組合成新的framework 找出原傳統生物及過去資訊方法找不到的東西是不是更好呢? 小弟和板上的前輩們相比,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不知道各位前輩在這個領域待下來 對dry-lab及wet-lab上不同觀點的結合有什麼樣的看法或經驗可以分享呢? -- ★ミ ζ _. /(╯ 【今晚的天空有一顆流星劃過 在預言著什麼】|>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63.25.118.137

06/02 00:20, , 1F
我是覺得啊,黑貓白貓,可以抓老鼠的就是好貓。有人真的拿去
06/02 00:20, 1F

06/02 00:20, , 2F
用的才是好系統啊。
06/02 00:20, 2F

06/02 12:25, , 3F
用不同的角度來問新的問題,然後用對的系統來提出新的假設
06/02 12:25, 3F

06/03 07:06, , 4F
用別人的工具組合是ok 不過前提是得要確切了解工具本
06/03 07:06, 4F

06/03 07:06, , 5F
身的功能,限制等等,才不會得出錯誤的東西
06/03 07:06, 5F
文章代碼(AID): #18GhG0Al (BioMedInfo)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GhG0Al (BioMedInf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