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campbell 練習題

看板Biology (生物學)作者 (摳咪霉庇)時間7年前 (2017/09/29 20:42),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7年前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這題選擇耗能的主動運輸我想沒有爭議 不過我想討論一些東西 ※ 引述《leptoneta (台湾高山族自治区书记)》之銘言: : ※ 引述《aromaQ626 (摳咪霉庇)》之銘言: : : ※ 引述《char222 (liu)》之銘言: : : : 【問題】:Which of the following would increase the electrochemical potent : ial : : : across a membrane? : : : (A) a chloride channel : : : (B) a sucrose-proton cotransporter : : : (C) a proton pump : : : (D) a potassium channel : : : (E) both a proton pump and a potassium channel : : : 答案:C : : : 【問題起因】: : : : 【個人看法】: : : : 目前在作campbell的題庫,我是學生物的新手,想要請教各位前輩,為什麼這題答案 : 不? : : : 選(E) : : : 想要釐清兩個疑惑,所謂的膜電位增加是指讓細胞膜內變得更負嗎? : : 他問的不是膜電位 (membrane potential) 而是電化學能 (electrochemical potential) : : 這裡的電化學能主要來自 membrane 兩側 : : 物質的濃度差異 : : 聽過濃差電池嗎 就是那個概念 : 既然是"離子"的流動與"電"化學位能 : 除了細胞內外濃度差以外 還要考慮細胞內外電位差的影響 : 物質濃度差的影響是遠小於電位差的影響 : 所以不能只探討濃度 以我的認知 MP 就是來自於膜內外離子濃度的差異 因此我不是非常認同濃度差的影響遠小於電位差的影響這句話 舉個例子:神經纖維的 action potential 在一個神經纖維處於未受刺激的狀態 他的 MP 大於等於 -70mV 當某些足夠大的外來訊號刺激這個神經元時 細胞膜上的 voltage-gated Na+ channel 大量開啟 使得大量的鈉離子從膜外進入膜內 並且改變 MP 到 +30mV 到目前為止 光是因為鈉離子的流動就影響了 MP 大約 100mV 當然不能否認的是鈉離子可能因為原先 MP < 0 進入細胞膜的速度加快 但是這絕對不會是離子流動的主因 否則當 MP = 0 時鈉離子就應該停止流動 : : : 為何不能選鉀離子通道? : : : 我的看法是,鉀離子通道可以讓細胞內的鉀離子出去膜外,鉀離子出去膜外,細胞模內 : : : 變負了 : : : 【參考資料/連結】:campbell testbank : : 因為是看每一種物質在 membrane 兩側的濃度差 (gradient of conc.) : : 而不是讓膜某側電位變正或變負 : : channel 屬於 passive transport : : 都是高濃度到低濃度 : : pump 屬於 active transport : : 可以將物質從低濃度運輸到高濃度 : : 同時消耗能量 (ATP) : 這裡是問哪個可以提高膜內外電化學位能差異 : 在不外加能量的情況下 : 陽離子會往相對負電處移動 陰離子往相對正電處移動 : 造成電位差縮小 造成電化學位能降低 嚴格來講是造成電位能降低 我不認為這段敘述有錯誤但是我認為不夠嚴謹 畢竟不是在電解 而且還隔著細胞膜 或許可以在物理版A我ID 有一篇有稍微提到 雖然不是非常命中這個問題 : 所以本題要選主動耗能的proton pump : 所謂的膜電位(membrane potential)就是指膜內外的電位差 : 正負值只是以膜外為基準點 膜內的相對電位差 --

02/02 22:03,
小學生烙國中生
02/02 22:03

02/02 22:11,
國中生烙高中生
02/02 22:11

02/02 22:11,
但高中生不會烙大學生
02/02 22:11

02/02 22:13,
因為大學生都在打LOL
02/02 22:13

02/02 22:18,
要烙也只會烙賽
02/02 22:1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0.24.133.12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ology/M.1506688940.A.39F.html

09/30 05:16, 7年前 , 1F
推這個
09/30 05:16, 1F
文章代碼(AID): #1PpZ-iEV (Biology)
文章代碼(AID): #1PpZ-iEV (Bi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