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 ] 20041021 本週摘要~

看板Biotech (生命科學)作者 (嗨北鼻)時間20年前 (2004/10/22 22:58),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本週的《自然》雜誌全部目錄以及中文精彩摘要,均可以免費在《自然》雜誌的 亞洲網站( http://www.natureasia.com/taiwan/ )上的中文連結看到。 最後要說明的是若你點了摘要或全文,他們會自動將你連結到《自然》雜誌的首頁 http://www.nature.com/ 。你必須要註冊才能看摘要,但是註冊是免費的 至於全文則需要訂閱雜誌才能看。 =================================== Nature 431: 7011 21 October 2004 =================================== [自然要覽] (選自英國Nature雜誌,2004年10月21日出版) 封面故事:黑青斑河豚的基因組序列草圖 本期Nature發表了黑青斑河豚(Tetraodon nigroviridis)的基因組序列草圖。黑 青斑河豚和相關的紅鰭多紀ˉ(Takifugu rubripes)作為研究工具對演化遺傳學 家來說有很多優勢,更不用說它們是已知最小的脊椎動物基因組了。被認為魚類所 沒有的關鍵基因現在已在黑青斑河豚身上識別出來,與人類基因組所做的比較顯示 出900個以前沒有標記的基因。在其與哺乳動物分化之後的某個時候,在硬骨魚類 中發生了整基因組複製。與人類和小鼠基因組所做的比較顯示出最早有骨基因組 (在哺乳動物出現前已知最近的有骨魚)的基本結構,這是一個緊湊型基因組,只 有12個染色體。封面圖片提供:Olivier Jaillon。 (Article, p. 946; News and Views) 抗生素的“貧富差距”(Antibiotics: leaky pipeline) 富國普遍存在對抗生素產生抵抗力的問題,而窮國又普遍缺乏抗生素來治療疾病。 前一個新問題與後一個老問題同時存在。儘管如此,Carl Nathan認為,制藥行業 在開發新抗生素上花費太少。他分析了開發經費下降的根源,得出結論說情況是嚴 重的,但國家與私人建立合作夥伴關係可能是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 (Commentary, p. 899)7月份,“美國傳染病學會”在題為“Bad Bugs, No Drugs”的報告中也警告說,自由市場將不會提供明天所需的抗生素。Martin Leeb 介紹了該學會對促進新的研究工作的建議。 (News Feature, p. 892; Editorial, p. 883) 聾啞人選擇“沉默”(Choosing silence) 對很多聾啞人來說,他們的狀況被理解為一種文化,而不是一種缺陷:他們將自己 看作一個有凝聚力的群體,用一種獨特方式來接觸外界,而不是將自己看成是殘疾 人。很多聾啞夫婦甚至寧願要聾啞子女,他們與聾啞子女可以用自己的方式進行交 流。如果將基因篩選技術用於聾啞兒甄別,那麼會引起爭議。產前診斷會讓人想起 優生運動,當時曾有人認真地提出要根除聾啞文化。現在,一些聾啞父母歡迎用這 種技術進行產前診斷的提議,但其意圖卻是相反的,這便引發了一系列新的倫理問 題。 (News Feature, p. 894) Nature年度秋季書評專輯(Concestral voices) 在《祖先的故事》(The Ancestor's Tale)一書中,Richard Dawkins談了一個很 大的話題:地球上生命的歷史。追溯歷史,我們會遇到我們假設中的共同祖先(被 稱為Concestors),他們出現在演化史上的關鍵階段。Nature的年度秋季書評由一 篇關於Dawkins近作的評論開始,我們的評論員發現,該書可以用一個詞來概括: 光彩照人。今年被評論的其他圖書包括《普羅秋斯效應》(The Proteus Effect ),在該書中,Ann Parson將現代干細胞研究的誕生追溯到1953年,但不是那篇論 文。在《好奇心:孩子怎樣成為科學家》(Curious Minds: How a Child Becomes a Scientist)一書中,27位傑出科學家告訴我們,是什麼讓他們成為科學家的。 (Arts and Books, p. 903-911) 兩種基因組測序方法的融合(Genomics: shotgun marriage) 2001年人類基因組序列草圖的發表使得兩種不同測序方法形成鮮明對比。“私人” Celera序列採用“全基因組隨機”法,即把基因組切成小DNA片段,對其各自進行 測序,然後根據基因重疊將它們重新排序;“公共”序列採用“克隆順序”法來對 一個染色體上已知位置的大塊DNA進行測序。公共測序工作在今後項目中也將採用 隨機方法,所以了解隨機方法的測序能力至關重要。研究人員對最近的序列(公共 版本的“Build34”)做了比較,發現隨機方法的主要侷限性是片段複製不夠清 楚。在很多情況下,複製是不存在的,導致對基因組大小的估計過低。但這一比較 的確為怎樣改進算法和雜合策略、以恢復“困難”區域提供了線索。(Analysis, p. 927)與此同時,“國際人類基因組測序組織”已能夠供應“Build34”了,這 標志著另一個里程碑。對常染色質基因組(轉錄成RNA的部分),從實用目的來 說,測序工作已經結束。 (Articles, p. 931; News and Views) Lense-Thirring效應的高精確度探測(Relativity: satellites on the move) 廣義相對論預測,像地球一樣的一個天體的轉動將帶動其周圍一個局部慣性參照 框,這將影響衛星的軌道。這種Lense-Thirring效應(按1918年預測到該效應的理 論工作者命名)迄今尚未被以高精確度探測到。但是現在,對LAGEOS衛星近11年的 激光測距數據所做的分析被用來獲得一個99±10%的數值,這是廣義相對論預測的 數值。這個數值是對預計即將從Gravity Probe B宇宙探測器獲得的更準確結果的 一個及時確認。 (Letters, p. 958; News and Views) 分子中的信息傳遞(Message in a molecule) 分子構象變化常被受體和變構蛋白用在活細胞中,來向一個遠處的活性點傳遞信 息。一些合成分子能完成類似的“壯舉”,但信息傳遞的距離只有8或9個化學鍵 長。本期Nature上描述的一種化合物利用沿一個碳鏈的信息傳遞來將這種效應延伸 到相距超過20個化學鍵長(2.5納米)的點上。該分子是一個寡黃嘌呤,在其中, 一系列氨基官能團以一種“構象接力”的方式將立體信息從該分子一端傳遞到另一 端,從而對立體選擇反應實現“遙控”。這一體系是研究“變構現象”的一個化學 模型,在該模型構建中氨基官能團所表現出的多功能性表明,有可能用這種分子來 探索化學信息處理過程。 (Letters. p. 966) 40年代初的極端氣候異常事件(Climate fluctuation: the roaring forties) 研究人員通過對來自氣球和飛機的數據重新評估,發現了1940-42年的一個前所未 有的大氣異常現象。伴隨異常溫暖的北極氣溫和歐洲的冷冬所出現的是同溫層臭氧 和環流的極端變化,其誘發因素似乎是一次強烈的厄爾尼諾事件和北太平洋寒冷的 氣候。1942年以來也發生過類似的、但較弱的事件。這一新發現的氣候事件對於我 們了解大尺度氣候變化、尤其是厄爾尼諾事件的全球效應可能具有重要意義。 (Letters, p. 971; News and Views) 海蜘蛛的化石及分類(Sea spiders find their niche) 海蜘蛛是節肢動物,廣泛存在於今天的海洋中。由於它們獨特的外觀(長鼻子和 專門的攜卵足),它們與其他節肢動物的關係尚不清楚。由於它們的結構很脆弱, 因而它們留下的化石很少,不便於進行研究。最近在威爾士邊界發現的一個化石 (是從4.25億年前的岩石中用數字方法恢復出來的),是已知保存最好的海蜘蛛, 其大大的螯使其起源清清楚楚:海蜘蛛可以被肯定地歸入鋏角動物類,這類動物還 包括蠍子和馬蹄蟹(Limulus)。 (Letters. p. 978) 基因組中的非編碼序列(Genomics: a 'mini' mouse lives) 如果說一種生物的基因組是其“生命之書”的話,那麼小鼠似乎至少能省去這部書 中的一、兩章。哺乳動物基因組中近98%不與蛋白編碼基因對應,對這種在演化中 保留下來的、但卻明顯沉寂的DNA的作用,研究人員有很多猜測。在用小鼠所做的 一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兩大塊非編碼“基因荒漠”從基因組中去除,每個長度約 100萬個鹼基對,包括在演化中保留下來的非編碼序列。所獲得的小鼠不僅能夠存 活,而且就形態、生殖適合程度、生長和壽命等而言,它們都與野生的同窩幼仔無 法區分。雖然被刪除的序列中有一些可能為尚未識別出的功能編碼,但這些小鼠明 顯良好的健康狀況的確說明,在哺乳動物的基因組中有潛在的可以棄掉的DNA。 (Letters, p. 988) 抑製造血幹細胞功能的機制(Cell proliferation: stemming the flow) 造血幹細胞(HSC)在我們的一生中維持血細胞的生產。只需一個細胞就足以恢復 一個經過致命輻射的肌體的血液供應,所以,當只需要少量新細胞時,控制HSC的 這種增殖能力就顯得非常重要。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研究人員在本期Nature上 報告說,他們發現,小鼠的Gfi-1(獨立生長因子-1)基因限制HSC的增殖。這一發 現為控制HSC增殖提供了線索。研究人員曾發現,白血病與Gfi-1受損有關,但該基 因的這種抗增殖功能卻是未曾料到的。Gfi-1基因發生突變的小鼠產生很多HSC,儘 管它們在重新增加血細胞方面效果不像來自非突變動物的細胞那麼好。因此, Gfi-1對於限制增殖和保持HSC細胞的功能兩個方面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Letters, p. 1002) ----------------------------- News and Views ----------------------------- 人類基因體 Human genome: End of the beginning Lincoln D. Stein Page 915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431915a_fs.html> 比較基因體學 Comparative genomics: Small genome, big insights John Mulley and Peter Holland Page 916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431916a_fs.html> General relativity: Frame-dragging confirmed Neil Ashby Page 918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431918a_fs.html> 癌: Cancer: Negative feedback for B cells Louis M. Staudt Page 919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431919a_fs.html> 氣候 Climate: Wider connections for El Nino William J. Randel Page 920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431920a_fs.html> 生理 Physiology: Joint approach Amanda Tromans Page 921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431921a_fs.html> 追悼:Maurice Wilkins 氏(1916-2004) Obituary: Maurice Wilkins (1916-2004) Walter Gratzer Page 922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431922a_fs.html> ----------------------------- Brief Communications ----------------------------- 古生物 Palaeontology: Leg feathers in an Early Cretaceous bird Fucheng Zhang and Zho nghe Zhou Page 925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431925a_fs.html> ----------------------------- Articles ----------------------------- 遺傳: Finishing the euchromatic sequence of the human genome International Human Genome Sequencing Consortium Page 931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nature03001_fs.html> 遺傳: Genome duplication in the teleost fish Tetraodon nigroviridis reveals the early vertebrate proto-karyotype Page 946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nature03025_fs.html> ----------------------------- Letters to Nature ----------------------------- 宇宙: A confirmation of the general relativistic prediction of the Lense-Thirring effect Page 958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nature03007_fs.html> 物理: Poisson's ratio and the fragility of glass-forming liquids Page 961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nature02947_fs.html> 工程 Low-voltage organic transistors with an amorphous molecular gate dielectric Page 963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nature02987_fs.html> 化學 Ultra-remote stereocontrol by conformational communication of information along a carbon chain Page 966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nature02933_fs.html> 氣候 Extreme climate of the global troposphere and stratosphere in 1940-42 related to El Nino Page 971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nature02982_fs.html> 地球: Release of gold-bearing fluids in convergent margin magmas prompted by magnetite crystallization Page 975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nature02972_fs.html> 化石: A Silurian sea spider Page 978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nature02928_fs.html> 演化: Performance of maximum parsimony and likelihood phylogenetics when evolution is heterogeneous Page 980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nature02917_fs.html> 生態: Ecological constraints on diversification in a model adaptive radiation Page 984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nature02923_fs.html> 遺傳: Megabase deletions of gene deserts result in viable mice Page 988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nature03022_fs.html> 神經 Neural correlates of mental rehearsal in dorsal premotor cortex Page 993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nature03005_fs.html> 細胞:造血幹細胞 Regula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by ATM is required for self-renewal of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s Page 997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nature02989_fs.html> 細胞:造血幹細胞 Gfi-1 restricts proliferation and preserves functional integrity of haematopoietic stem cells Page 1002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nature02994_fs.html> 免疫: Essential role for the p110[delta] phosphoinositide 3-kinase in the allergic response Page 1007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nature02991_fs.html> 細胞: DNA end resection, homologous recombination and DNA damage checkpoint activation require CDK1 Page 1011 <http://www.nature.com/nlink/v431/n7011/abs/nature02964_fs.html>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1.156.27
文章代碼(AID): #11UH_wCG (Biotech)
文章代碼(AID): #11UH_wCG (Bio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