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情報] 我們到底該信誰?科學的局限性

看板Biotech (生命科學)作者 (goodday)時間9年前 (2016/08/20 19:26),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keku (雲破月來花弄影)》之銘言: : 生為生技人 和板友們分享羅輯思維討論對醫學和營養學的討論 : 現在的學術界的體系 : 即使全世界最頂尖的醫學研究有6成都沒有經過第三方驗證 : 被推翻的醫學結論更是層出不窮 更別說一般非頂級期刊的研究了 : 如何做出有衝擊力的醫學研究 值得我們科學人好好重新思考 :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3kaUxG5NWyQ
該信甚麼? 這個問題的答案 影片中就有 就是信眾多大咖覺得對的東西 或是有得到眾多其他團隊重複驗證的東西 這樣的問題或概念也不是甚麼重大的弊端或發現 相信這問題在世界應該也有數十年之久甚至更久 只是學術界對這問題比較保持隱晦的態度 所以不同階層或身分的人可以用不同態度看待這問題: [普羅大眾或媒體記者] 普羅大眾或媒體記者並沒有時間或資源去求證 學術期刊的真實度或可信度 甚至你去問學者 學者照樣給你ㄧ個誇大畫大餅的答案 較健康的態度 可以教育民眾或媒體 學術報導甚至頂級期刊 並未確保重複驗證 可信度並不高 當閱讀科幻小說來欣賞或吸收新點子 會比較健康 [底層相關學生或研究者] 現今教育對於學術倫理及 學術文章之審核 很少開完整的課來教育 用比較健康的態度來思考 其實可以開課教育: 當今學術制度並無主動審查機制 閱讀文章要應多加比較 勿輕信文章 即使是NCS [實驗室主持人] ㄧ路順遂沒看過壞人的主持人更需要多ㄧ分心力留心 實驗室最好建立內部檢驗機制 逼迫學生衝p 或受升等壓力ㄧ時衝p 後 最好之後也能重複檢驗 確保自己知道lab 關鍵data哪些真、哪些假 哪些誇大、哪些穩固 制度逼迫下ㄧ時衝p 在所難免 但不要搞到主持人自己都搞不清楚哪些真哪些假 就糗了 [政府政策] 學術期刊發表的本質 本身就帶有美化結果的原罪 (或是說盡量說自己的東西多棒多好) 自古皆然 可是政府政策需留心 過度衝量的制度 (如勞工化研究生、或單純衝量數數的制度) 會造成弊端的擴大 政府應該留心教育或高教目的為何 仿美之餘應有配套或通盤考量 避免營造惡性循環的環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2.104.57.144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Biotech/M.1471692365.A.399.html
文章代碼(AID): #1Nk3vDEP (Biotech)
文章代碼(AID): #1Nk3vDEP (Biote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