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中華電信匯損案

看板CFAiafeFSA (精算師/基金經理人/銀行家)作者 (hugh)時間17年前 (2008/05/01 18:20), 編輯推噓3(307)
留言10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 [本文轉錄自 Economics 看板] 作者: ashugh (hugh) 看板: Economics 標題: [心得] 中華電信匯損案 時間: Thu May 1 18:19:28 2008 (OS:一進來經濟版一整頁都是那無聊的話題~看得很煩耶XD!! 我來換個話題好了!!) ---------------------以下正文------------------------------------------- 參考資料 http://www.businessweekly.com.tw/webarticle.php?id=30519&p=1 (商周) and 其他大大小小的報紙 很多報章雜誌對這件事都用很負面的觀點下筆 甚至隱隱約約有影射內部人不法行為 這種落井下石的作法 真是令人厭惡 所以我查了一些資料 以下是我的看法 首先中華電是手頭現金過多 欲找資金出口而開始 而當時高盛提出來的正好符合中華電的需求 每兩個星期為一期 一期給予中華電200萬美元在31.5的匯率部位 當時的匯率大約是在32.x吧 這樣一年52個星期 就是大約5200萬美元 對照中華電一年2億美元的需求 將一部份避險是沒問題的 然而 問題在這 一是這項合約長達10年 而新台幣並非市場上主流貨幣 合約期間越長 流動性低得越離譜 二是中華電內部人員對匯率押寶 以過去的匯率數據對未來的匯率做預測(這樣跟技術分析有什麼差別XD!) 三 最嚴重的是 內部人員錯誤評估案子的大小 以每一次200萬美元的交易金額當作這個案子的規模 造成這個案子在財務處長魏華美那就可以簽下去 真是一整個白痴作法 (我認為整個案子最明顯有問題的就在此處   這種錯誤是一般大學修過財務管理等課程 就不應該犯的錯誤) 財務長謝劍平到造成重大損失時才知道這個案子 由此看來並不奇怪 PS 不記得哪個白痴記者寫到:一下說200萬美元,又怎會造成40億匯損 謝劍平到底是知道還是不知道 (這名記者真是又傻又不用功!) 當然實際的計算過程我不清楚 不過謝劍平教授已經解釋得很清楚了 40億匯損是帳面損失 是假設從簽約開始固定升值幅度計算下去 也就是說 當時是32.x幾個月升值到30.x 然後假設一直這樣升值下去 到10年結束匯率將是2x或1x 是基於這樣的假設才有40億的帳面損失 最近匯率趨於穩定 中華電沖回9億多的帳面損失 也是基於升值速度變慢的關係 如果10年結束後匯率還是30 那麼中華電真正的損失只有15億 PS二 我記得我當初一聽到這個事件時 第一個想法就是反簽回來 不過似乎說成本過高 而謝劍平教授說的第二個方法我則是看不懂= =''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204.121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9.204.121

05/01 18:20, , 1F
開頭第一句是針對經濟版...請大家多指教
05/01 18:20, 1F

05/01 21:53, , 2F
中華電信風控有問題...
05/01 21:53, 2F

05/01 22:06, , 3F
那可否請問正確的風控,實際上的作法是?
05/01 22:06, 3F

05/02 00:11, , 4F
應該說是風控與內控
05/02 00:11, 4F

05/02 17:16, , 5F
不管是誰簽的,內控都有很大的問題。也不能說財務長都
05/02 17:16, 5F

05/02 17:16, , 6F
沒責任吧?
05/02 17:16, 6F

05/02 21:22, , 7F
我只是說財務長不知道是有可能的...沒說沒責任= =''
05/02 21:22, 7F

05/08 16:05, , 8F
避險匯損不也是表示市場上獲利嗎?只是短期長期差別罷了!
05/08 16:05, 8F

05/08 16:06, , 9F
不了解為何這麼貶低CHT的操作策略,避險上買US賣NT沒錯呀!
05/08 16:06, 9F

05/08 16:07, , 10F
內控部分可以在加強,看是真的不了解,還是在推諉責任。
05/08 16:07, 10F
文章代碼(AID): #186Pb_FQ (CFAiafeFS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86Pb_FQ (CFAiafeF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