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Consequences of Regulation

看板CFAiafeFSA (精算師/基金經理人/銀行家)作者 (Edward)時間13年前 (2012/02/01 16:19), 編輯推噓2(204)
留言6則, 4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 (看更多)
http://forecasterror.blogspot.com/2012/02/consequences-of-regulation.html Consequences of Regulation Volcker rule 還沒有正式上路,副作用已經逐漸浮上檯面了。任何管制都不會只達成政 府想要達成的目標,永遠都會有副作用的。Volcker rule 中間最重要的一部份是禁止銀 行從事 proprietary trading,也就是禁止銀行用自己的資本進行高風險的賭博,最多只 能在顧客的要求下從事這類的投機操作。早先很容易看到的問題是監管不容易,因為銀行 有時扮演造市者 (market maker) 的角色,必須要持有庫存。我們不太容易分辨銀行到底 是從事高風險操作而買進資產或是為了造市而持有該資產。 目前大家是假設解釋上可能從嚴,銀行遊說的方向也在於希望在法規解釋上留有一些彈性 。如果真的發展向最嚴格的方向走,我們已經看到有兩個問題會突現: 1. 金融業的就業情況會更糟: 美國的失業率已經逐步下降了,但是 Wall Street 裁員還會越來越多。幾家大銀行去年 都有今年裁員的計畫,現在是時候逐漸執行了。 New York Times DealBook, 1/27/2012, "Citigroup to Close Prop Trading Desk" by Kevin Roose http://dealbook.nytimes.com/2012/01/27/citigroup-to-close-prop-trading-desk/ 雖然 Volcker rule 要七月才正式上路,Citi 已經打算把 proprietary trading 全部給 放棄掉。 他們在 2/6 之後就會逐漸請人走路。目前看到的新聞是已經有一些大頭要自己 出去開避險基金。上面這篇文章裡提到他們的 equity principal strategies desk 的頭 頭 Sutesh Sharma 要成立自己的避險基金,當年他還是跟 Vikram Pandit 一起被 Citi 『買』進來的。稍早也有報導說 Citi 的 distressed-debt trading 的 Rohit Bansal 和 high-yield bond trading 的明星交易員 Chris Yanney 也都離開了 Citi。這些人當 然還會創造出新的工作機會出來,不過根據經驗在目前這種情況下能創造出來的新位子一 定少於消失的舊工作。 我知道大部分的人都不會同情這些丟掉工作的 Wall Street 『銀行家』。不過真正丟掉 工作甚至可能找不到工作的大多是低階至中階的員工,他們並不是一年可以拿到上百萬美 金紅利的那些人,只是跟你我一樣做份工作賺錢養活自己的人而已。上班地點在大銀行並 不表示他們就是貪心的混蛋。被大家認為是惡棍的那些人(雖然我未必同意這樣的看法, 在此姑且從眾) ,也許還留在銀行裡,也許出去開自己的公司或基金,甚或就直接退休 了。 更重要的是,今年要畢業的學生工作會很難找,他們必須要跟一大堆已經有了一兩年工作 經驗的人競爭。 2. 更糟糕的是金融市場的流動性會大幅降低 New York Times DealBook, 1/30/2012, "Volcker Rule Stirs Up Opposition Overseas" by Andrew Ross Sorkin http://dealbook.nytimes.com/2012/01/30/volcker-rule-stirs-up-opposition-overseas 這篇文章談的是債券,而且是外國政府債券。 如果美國銀行及外國銀行在美國的分行都 不得從事 proprietary trading,而且在解釋上從嚴辦理的話,他們就無法維持這些債券 的庫存。Sorkin 這篇文章寫的很有意思,他拿二手車做比喻。當銀行賣出剛發行的三十 年到期的債券時,買家往往把手上的已經距離發行好幾年的『舊』的三十年債券賣回給銀 行。就像是買新車時把舊車 "trade in" 給車商。買家會這樣做的原因是他們要維持手上 的長期政府公債的部位比例,不會一直累積不同到期日的長期公債,買了新的自然就把舊 的脫手,就像是我們買了新車以後通常不會留著舊車一樣。銀行可以把這些『二手債券』 轉手在次級市場上賣出,不過任何一個國家的公債通常都有流動性隨著距離初次發行日越 遠而逐漸下降的特性,因此這些公債往往會在銀行手上待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直到他們 找到買家為止。如果 Volcker rule 被嚴格執行,所有其他的銀行都不會在次級市場上買 『二手債券』,這使得從投資者手上吃下來這些外國政府公債的銀行更難將它們脫手。 大家都不是傻子,既然知道後果,美國的銀行很可能就會大舉從外國債券市場退出。最近 看到一則新聞說美國前幾大銀行持有的幾個風險很高的歐洲國家公債大約總額是 $80 bn 左右。如果有很高比例退出,將來這些缺口都要由世界其他地方的銀行和投資人補上。假 以時日,我相信這不會是問題。美國的銀行退出,自然會有避險基金進入。如果補不上這 個洞,問題也是在於美國的經濟實力不如往昔。不過現階段全球景氣還沒有復甦的時候, 美國銀行在這當下撤出,歐洲有歐洲的洞、日本有日本的洞,大家都各自有問題,要指望 新成立的避險基金補上空缺是絕對不可能的。 不要以為這個問題離台灣很遠。我印象中上次看到的數字是我們的政府公債有大約百分之 三十左右為外資持有,有些是外國銀行分行因為作為中央公債交易商所持有,有些是為了 台幣匯率操作,賭台幣升值而持有本國短期公債(去年政府曾經討論過要對此類公債持有 加以限制,韓國政府甚至對這種持有方式課額外的稅)。這裡面有部分會撤出,目前很難 估計數字會是多少,因為外資可能因為本國資金需求而撤出而不是直接因為 Volcker rule 撤出。除了債市之外,股市的情況目前更是混沌不明。我們不用擔心所有的外資都 會跑掉,因為有很多資金不是來自銀行,或者即使來自銀行,也是顧客的錢而不是銀行自 己的資本。當美國的銀行把錢撤回美國,他們的本土資金過多,報酬率就會下降,不受 Volcker rule 管制的資金會自然流出美國,這是我之前說假以時日不是問題的緣故。但 是在短時間內的波動,特別是現在這個時候的大幅波動,無論如何不是好消息。 我的猜測是 Volcker rule 在七月上路的時候不會像現在大家所想像的這麼嚴格,對於外 國政府公債可能會有更大的彈性空間,甚至對於目前已經建立的資產部位會有一些豁免或 延後處理的機會。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108.229.169

02/01 20:39, , 1F
轉盧老師的這篇文章,是要表示這是您的看法嗎?
02/01 20:39, 1F

02/02 09:33, , 2F
沒有 只是覺得文章好 要大家傳閱 純分享
02/02 09:33, 2F

02/02 22:00, , 3F
銀行的prop trade 會搬到外面設公司,很多投銀最近把prop
02/02 22:00, 3F

02/02 22:00, , 4F
trade 切到公司外了,但原班人馬
02/02 22:00, 4F

02/03 20:32, , 5F
唷唷我只是因為原po沒講自己的看法才問,抱歉,無惡意
02/03 20:32, 5F

02/03 20:52, , 6F
覺得有好多似是而非的論點 lol
02/03 20:52, 6F
文章代碼(AID): #1FAFM7_u (CFAiafeFSA)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FAFM7_u (CFAiafeFS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