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情] 我又想PO幹版了
看板CS_TEACHER (補教老師)作者sunmou (sunmou)時間17年前 (2008/08/07 12:56)推噓10(10推 0噓 15→)留言25則, 5人參與討論串5/8 (看更多)
※ 引述《longbow2 (踮起腳尖的親吻)》之銘言:
[delete]
: 所以如果理化老師在國二時用到平均速度的公式,
: 這樣寫,
: 可能會跟我當初的東西超級大矛盾~
: 可能必須解釋這是等加速度運動,
: 比較不一樣.
: 不過沒關係,
: 反正會上國二的學生,
: 表示我當初國一的策略已經成功了嘛~~~XD
[delete]
當然上課時,
在使用平均速度=(V1+V2)/2這樣的概念必須先跟學生說清楚他的使用說明
=>等加速度直線運動,且不回頭
相對的,其實大家忽略一點,在大家使用V-t圖求位移時
學生"能"依題意畫出來的V-t圖,也必然是等加速度直線運動,且不回頭
(就初速末速,拉成一直線,一定是等加速度直線運動,不回頭)
所以其實在國中範圍中,求位移的題目,
我們要學生畫V-t圖求解的,
也必然可以使用 [ 平均速度x時間 ] 求解
版大所題的平均的種類的概念等等,在我的授課中
在講位移/平均速度/平均加速度時我會先提到
我也認同補充這些東西可以使學生更容易接受平均的概念
所以我覺得在我的授課當中應該是並不矛盾
而且正規的物理當中其實也很常使用平均速度的概念在解題的
他並不是算速算法或特殊解法
並且我目前小考完的結論,八成的學生能使用平均速度x時間計算出位移
在九年一貫的理化教材 與 舊版國立編譯館理化教材 交接中
最大的困擾就是"數學工具"
尤其是當初九年一貫的第一屆第二屆更是慘兮兮
(現在高二升高三這一屆是九年一貫第一屆)
第一屆有的版本密度放在國一上教,而國一上數學根本還沒學到分數....
當時我問過了,國小也沒有,那,要如何上密度?
當然現在的理化教材已經修正過了,其實排序跟舊版差沒有很多
(九年一貫在自然這部分已經名存實亡了,當初的合科教學理想已經沒有人再提了)
所以理化老師常常得自己幫學生補足數學工具是很常有的事情....
另外提一點,我是花2hr左右的時間,跟學生磨 x-t => v-t => a-t 圖的
我挺喜歡這個討論串的,大家把自己的授課方式及想法都提出來討論
謝謝所有參與這個討論串的同業
(我不是原po.....)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0.193.140
推
08/07 14:27, , 1F
08/07 14:27, 1F
→
08/07 14:28, , 2F
08/07 14:28, 2F
推
08/07 16:02, , 3F
08/07 16:02, 3F
推
08/07 16:05, , 4F
08/07 16:05, 4F
推
08/07 16:05, , 5F
08/07 16:05, 5F
推
08/07 16:06, , 6F
08/07 16:06, 6F
推
08/07 16:07, , 7F
08/07 16:07, 7F
推
08/07 16:09, , 8F
08/07 16:09, 8F
推
08/07 16:10, , 9F
08/07 16:10, 9F
推
08/08 20:41, , 10F
08/08 20:41, 10F
→
08/08 20:42, , 11F
08/08 20:42, 11F
→
08/08 20:44, , 12F
08/08 20:44, 12F
→
08/08 20:47, , 13F
08/08 20:47, 13F
→
08/08 20:48, , 14F
08/08 20:48, 14F
→
08/08 20:50, , 15F
08/08 20:50, 15F
→
08/08 23:29, , 16F
08/08 23:29, 16F
→
08/08 23:29, , 17F
08/08 23:29, 17F
→
08/08 23:33, , 18F
08/08 23:33, 18F
→
08/08 23:34, , 19F
08/08 23:34, 19F
→
08/08 23:34, , 20F
08/08 23:34, 20F
→
08/08 23:34, , 21F
08/08 23:34, 21F
推
08/13 20:39, , 22F
08/13 20:39, 22F
→
08/13 20:41, , 23F
08/13 20:41, 23F
→
08/13 20:44, , 24F
08/13 20:44, 24F
→
08/13 20:47, , 25F
08/13 20:47, 25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CS_TEACHER 近期熱門文章
PTT職涯區 即時熱門文章